APP下载

“补脑”保健品纯属忽悠

2017-07-24王庆峰

发明与创新 2017年25期
关键词:补脑广告行业保健食品

文/王庆峰

“补脑”保健品纯属忽悠

文/王庆峰

▲新华社朱旭东摄

每到高考冲刺阶段,保健食品就进入热销期。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出消费提示: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补脑”产品,截至目前,我国现有27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中没有“补脑”的功能,市面上这类保健食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调查表明,青少年保健品在整个保健品行业中的占比不大,但依然规模可观,它的特点就是利润率高、需求量大,家长们大都舍得花钱试一试。至于所说的功能有没有效,多达48%的受访者说“不知道”,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愿意使用,原因只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正冲着“花钱买安心”这份心理,许多商家才纷纷打起了保健品的小算盘。而“高考保健品”还有一个特点即通常是一锤子买卖,这决定了谁的推销技巧好,谁就可以卖得好,所以虚假广告漫天飞就不难理解了。

“产品做得好,不如广告做得妙。”从以往经验来看,有保健品以明星代言为依托,有保健品企业四处投放洗脑式广告,他们往往比的是谁更朗朗上口,谁更有大众知名度。产品质量几何,大众反而常常一头雾水。保健品这种以广告作为重心的做法,一不留神就会导向虚假、夸张广告。有鉴于此,有关部门曾专门发布《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等,然而仍有很多企业打擦边球,甚至无视相关法规。

保健品行业变成“广告行业”本质上是由保健品的性质决定的。保健品是什么?是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不是药品。但在全部27类保健功能中,有关效果的描述却相当含糊。比如“促进消化”,究竟促进消化到什么程度?27项功能中确实没有“补脑”一说,但是却有“辅助改善记忆力”“增强免疫力”之说,那“辅助改善记忆力”算不算“补脑”呢?

曾有业内人士称保健品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原因就在于保健品行业在功能说不清道不明之外,更在于它卖的是预期。当然,这并非说保健品完全无用,现代科学已证明,一些保健食品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对调节人体机能有重要作用。但正是保健品的某些自身特点才使得在正规厂商之外,出现了大量中小企业干扰市场,它们往往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夸张形容保健品的各类功能,以迎合特定人群的心理预期,毁坏了行业声誉。

当前,尽管相关广告审查层出不穷,管理部门发出各类温馨提示,但都属于一种事后纠错机制。保健品行业成为“广告行业”跟它自身的特点紧密相关,只有在相关功能描述里,用更科学的方法、更标准的度量代替语义含糊的描述,才能引导保健品行业找准广告营销的重点,继而引导行业把注意力放在产品本身上。(据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补脑广告行业保健食品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安神补脑制剂说明书的公告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最适合胖人去脂减肥的保健食品
直销保健食品业务迎来利好环境
爱 自 己
补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县域城市广告行业人才需求状况探析
核桃适合男人吗?
基于嵌入式的LED显示系统创新设计与实现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