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怒江州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2017-07-24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3期
关键词:乔木林怒江州怒江

王 生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怒江州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王 生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 671000)

介绍怒江州森林资源现状以及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布。对2006和2016年2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基于对林地面积、乔木林资源、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分析,对怒江州森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认为,怒江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类型丰富独特,科学研究价值高,森林以发挥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生为主,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增长空间有限,提出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实施怒江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林产业发展等建议。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森林质量;资源评价;生态安全;生态旅游;生态修复工程;林产业发展;怒江州

怒江州地处滇西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峡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蕴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1],而且还保留着面貌原始、类型多样、结构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突出。怒江州449.47 km长的国境线占了中缅边境线的20%,实属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边防屏障,生态区位极其重要。 通过调查分析怒江州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旨在更好地促进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1 概况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理位置为25°33′~28°23′N、98°39′~99°39′E。地势上形成北高南低和西向东倾的三大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多为高山谷深陡坡之地,境内“四山”逶迤,“三江”奔涌,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

境内江河密集,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三大水系。气候属低纬高原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沿江从南到北,气温随纬度的差异而变化,南热北冷;从河谷到山顶随海拔增高气温依次递减,江边炎热,半山温暖,高山寒冷。

全州植物资源富集且分布错综复杂,从河谷最低海拔738 m到最高海拔 5 128 m的山顶垂直分布规律为:1 000 m以下有残存的沟谷雨林;1 000~1 500 m以下为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1 500~2 400 m为暖性针阔混交林;2 400~2 800 m为中山常绿阔叶林;2 800~3 200 m以温凉性针叶林为主,3 200~3 900 m以寒温性针叶林为主;3 900 m以上依次为亚高山灌丛及草甸。是我国寒、温、热3个气候带兼备的物种基因库。已知高等植物有200余科、1 000 余属、3 600 多种。高山针叶林带的铁杉林、云杉林、冷杉林是全州森林资源的主体。

2 森林资源

2.1 资源现状

全州土地总面积 1 458 576 hm2,其中:有林地 1 013 169.4 hm2,疏林地 3 272.0 hm2,灌木林地209 788.7 hm2,未成林造林地 14 026.1 hm2,苗圃地12.8 hm2,无立木林地 15 363.4 hm2,宜林地9 887.5 hm2,辅助生产林地1.5 hm2,非林地193 054.6 hm2。全州森林覆盖率为75.31%,林木绿化率为84.06%。林地各地类面积统计详见表1。

表1 林地各地类面积统计[2]Tab.1 Areas of different land types hm2

全州活立木总蓄积量 178 102 230 m3,其中:有林地蓄积 177 685 350 m3,疏林地蓄积 88 700 m3,散生木蓄积 234 080 m3,四旁树蓄积 94 100 m3。

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 936 154.9 hm2,蓄积 172 290 920 m3;人工林面积 31 255.8 hm2,蓄积 1 147 230 m3;人工促进林面积 45 758.7 hm2,蓄积 4 247 200 m3。

乔木林(纯林、混交林)面积 985 060.5 hm2,蓄积 177 567 300 m3,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 84 495 hm2,蓄积 3 904 060 m3;中龄林面积 239 519.8 hm2,蓄积 23 958 590 m3;近熟林面积 186 377.3 hm2,蓄积 30 145 500 m3;成熟林面积 339 817.5 hm2,蓄积 82 347 210 m3;过熟林面积 134 850.9 hm2,蓄积 37 211 940 m3。

2.2 资源分布

怒江四山三江相间排列,形成北高南低和西向东倾的三大高山峡谷地貌,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各区域的森林资源分布各有不同。

2.2.1 森林面积按流域分布

怒江流域森林面积 639 885.5 hm2,占全州森林面积的58.25%;江边受人为活动影响,以人工植被为主,向上有较大面积的云南松分布,随海拔的逐渐上升过渡到以青冈、硬斗石栎和云南铁杉为主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带;在海拔3 100~3 700 m范围内,以冷杉林、落叶松林分布为主,局部地段针叶林破坏后,形成次生性质的箭竹林。

澜沧江流域森林面积 299 193.5 hm2,占全州森林面积的27.24%;由于河谷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生境干旱,在低海拔地区以多种耐旱的灌丛为主,其形态矮小、多刺。随着海拔升高,湿度的增加,乔、灌、草种类增多,盖度增大,同海拔地带的树种与怒江流域相近。

独龙江流域森林面积 159 385.7 hm2,占全州森林面积的14.51%;其中:在海拔 1 500 m范围内以钝叶桂、长梗润楠林为主。在海拔 1 600~2 900 m范围内,除与前两江一样以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带为主,期间有局部地段还有秃杉林、旱冬瓜林和乔松林分布。

2.2.2 森林蓄积量分布

怒江州森林蓄积量主要集中在怒江流域,各县分布差异较大,地处西北部的贡山县活立木蓄积和单位面积蓄积最高,2项指标均为东南部兰坪县2倍以上。按流域划分:独龙江流域森林蓄积 31 709 380 m3,怒江流域森林蓄积 113 481 470 m3,澜沧江流域森林蓄积 32 911 380 m3;按行政区域划分:贡山县森林蓄积 68 240 530 m3,福贡县森林蓄积 38 533 670 m3,泸水县森林蓄积 38 416 650 m3,兰坪县蓄积 32 911 380 m3。

2.2.3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由南向北逐渐增高,总体分布均衡。按流域划分:独龙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最高,达82.21%,其次是怒江流域,为77.33%,澜沧江流域为68.43%;按行政区域划分:贡山县森林覆盖率最高,为80.46%,福贡县为79.47%,泸水县为74.04%,兰坪县为68.43%。

3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在对2006和2016年2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比较时,扣除因调查方法或技术上差异,上期调查有农地上森林的概念,本次调查无农地上森林但增加了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两者有一定可比性。但因调查时纳入的范围有差异,因此,在比较时扣除2006年调查中的农地上森林面积 1 108.6 hm2和2016年调查数据中非林业部门管理林地面积 19 278.9 hm2后,从林地面积、乔木林面积蓄积、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林地面积变化

从林地面积上看,10年来林地面积增加了 34 204.5 hm2,增幅2.82%。其中:有林地增加 42 330.3 hm2,未成林造林地增加 2 312.3 hm2,无立木林地增加 3 863.3 hm2,增幅分别为4.41%、43.83%和33.59%;疏林地减少143.6 hm2,灌木林地减少7 919.6 hm2,苗圃地减少20.8 hm2,宜林地减少 6 218.9 hm2,降幅分别为4.20%、3.65%、61.90%和38.61%;辅助生产林地上期没有,本次调查面积净增1.5 hm2。各类土地面积具体变化情况详见表2。

表2 各类土地面积动态Tab.2 Change dynamics of different land types hm2

怒江州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完成了退耕还林 25 107 hm2和石漠化陡坡地治理 8 600 hm2,以及实施了天保公益林建设 42 000 hm2,封山育林 4 600 hm2等任务,导致10年来林地、有林地及新造林地面积逐年增加,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是由于“十一五”期间大面积种植的油桐经营不好,保存率低,另外,受火灾影响,部分林木被大面积烧死,火烧迹地面积增加所致。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减少正说明林业部门通过10年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将疏林地、灌木林地管护成林和灭荒绿化成林的成绩显现。

3.2 乔木林资源变化

乔木林是森林主体和核心,对乔木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经营管理好全州森林资源。

3.2.1 面积蓄积变化

林分构成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是衡量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3]。怒江州乔木林地面积由 96 236.7 hm2增加至1 004 078.2 hm2,蓄积从 165 815 340 m3增加至 177 719 670 m3,增幅分别为4.33%和7.18%。其中:纯林面积、蓄积分别增加了 13 782.6 hm2和 5 272 260 m3;混交林面积、蓄积分别增加了 21 155.9 hm2和 6 555 840 m3;乔木经济林面积、蓄积分别增加了 6 772 hm2和 76 230 m3(表3)。

表3 乔木林地面积蓄积统计Tab.3 Areas and volumes of forest lands

从表3数据可看出:2006—2016年,乔木林各地类面积蓄积均实现了增长,尤其乔木经济林增幅较大。通过分析,纯林所占乔木林分的比例从2006年的72.56%下降至70.91%,降幅为1.64%;混交林所占乔木林分的比例从26.18%上升至27.20%,增幅为1.02%;乔木经济林所占乔木林分的比例从1.27%上升至1.89%,增幅为0.62%。很明显,混交林比重增大,树种组成丰富,生态防护效果进一步得到改善。

3.2.2 龄组变化

龄组结构主要反映森林资源年龄分布,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森林资源的质量和经营状况[4]。怒江州乔木林中幼龄林面积蓄积明显减少,尤其是幼龄林面积蓄积降幅均超过40%以上,而近成过熟林面积呈上升趋势,蓄积则有升有降,增幅最大的是成熟林面积蓄积,增幅分别为29.73%和29.24%(表4)。

表4 纯林、混交林龄组面积蓄积统计Tab.4 Areas and volumes of pure forests and mixed forests

3.3 森林质量变化

森林质量内涵丰富,包含生物学质量、社会经济学质量和环境学质量[5]。本文主要从单位面积蓄积、郁闭度和林木健康状况对森林质量进行分析。

3.3.1 纯林、混交林的单位面积蓄积

单位面积蓄积是衡量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怒江州林地单位面积蓄135.7 m3/hm2,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174.5 m3/hm2;到2016年全州林地单位面积蓄积平均达140.5 m3/hm2;林分单位面积蓄积达180.3m3/hm2,全州单位面积蓄积均有所提高,林分质量得到提升。

3.3.2 纯林、混交林的郁闭度等级

怒江州乔木林(纯林、混交林)郁闭度主要分布在0.50~0.70之间,按郁闭度等级为中,经过10年的管护,郁闭度为中的林分面积有所下降,减少部分多数过渡到等级高的区间,表明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到位,林分茂密,郁闭度等级越来越高(表5)。

表5 纯林、混交林郁闭度等级比例Tab.5 Canopy density proportions of pure forests and mixed forests

3.3.3 森林健康状况

森林健康状况以森林健康度来衡量,怒江州森林以健康类型占主要优势,在间隔期内健康和亚健康面积逐年增加,中健康和不健康面积逐年减少(表6)。

3.4 森林生态状况变化

如何对生态状况进行衡量和评价,目前缺乏统一界定,以下是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现有数据中选择出自然度、群落结构和灌木林盖度3项因子进行分析。

表6 森林健康等级面积比例Tab.6 Areas of forests calculated by health conditions

3.4.1 天然林自然度构成

怒江州天然林自然度以Ⅰ、Ⅱ级为主(表7)。

从表7可看出间隔期内自然度Ⅰ级明显增加,而Ⅱ级面积明显减少,说明近年来,随着扶贫异地搬迁和一些地区以电代柴等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深入林区的活动逐年减少。

表7 天然林自然度面积比例Tab.7 Areas of forests calculated by natural extends

3.4.2 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

怒江州生态公益林群落以结构完整面积为主,说明全州林分茂密,乔灌草齐全,地被物丰富。10年来群落结构完整类型面积增加,群落结构复杂、简单面积均逐渐减少(表8)。

3.4.3 灌木林地覆盖度等级

怒江州灌木林地间隔期内覆盖度等级为密和中

表8 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面积比例Tab.8 Areas and proportions of ecological public-welfare forest communities

的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度等级为疏的面积则上升,究其原因是2006年覆盖度等级为密和中的一些灌木林地块经过补植补造或封育管理,达到了有林地标准,相反有一些立地条件较差或受人为活动影响大的地块盖度有进一步降低的事实。

4 森林资源评价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怒江州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质量不断提高,部分森林已达到顶级群落结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得到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凸显。

表9 灌木林地面积按盖度等级统计Tab.9 Shrub areas calculated by coverage degree

4.1 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怒江州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 1 265 521.4 hm2,占国土面积的86.76%,人均占有林地面积2.3 hm2,活立木蓄积总量高,人均占有活立木蓄积330 m3,全州森林覆盖率为75.31%,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为180.4 m3/hm2,根据2017年2月9日云南省林业厅对外发布的云南省第四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以上指标均处于全省各州市前列,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2 植被类型丰富独特,科学研究价值高

怒江位于泛北极植物区系和古热带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新老、珍稀、孑遗和特有种兼备,为著名的新物种分化中心,而且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几乎汇集了植物分布的各种类型,形成了以栎类、云南松、冷杉、其它阔叶、铁杉等20多个树种为优势树种的多样类型,再加之峡谷区复杂的地质构造,使怒江峡谷的生态景观资源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多样性等特点,摸清区域内的特种情况,对研究我国乃至世界的植物以及动物的起源、演化、传播路线、遗传学、引种驯化以及地质变迁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4.3 森林以发挥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为主

怒江州地处滇西北中缅边境,国境线长449.47 km。境内四山三江相间排列,四分之三以上的国土面积坡度在25°以上,生态极其脆弱,同时又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决定了全州森林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功能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

4.4 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增长空间有限

怒江州森林龄组结构中幼林龄面积逐年减少,成过熟林面积不断增加,多数林分已处于顶级群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坡耕地森林包括退耕还林地稳定性差,容易因经济利益驱动而出现复垦,存在林地和森林面积在短期内快速减少的风险。

5 建议

5.1 切实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

怒江是典型的横断山与江河深切割地貌,山高谷深坡陡,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2%,公益林面积占全州森林面积的65.4%,又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极高。怒江的森林保护工作对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又是全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屏障。因此,只有切实加强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才能为全州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5.2 以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建设国家公园是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和森林资源有效保护与社区群众脱贫致富相协调的双赢模式。怒江州委、州政府应以全局的思维、前瞻的布局,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科学谋划,使怒江独一无二的生态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得到更有效保护。并做好全域旅游和脱贫攻坚规划,将文化挖掘与生态保护相融合,异地搬迁与美丽乡村相融合,努力将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2个国家公园打造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怒江生态保护的名片、生态脱贫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5.3 实施怒江沿岸生态修复工程,着重城镇面山的绿化

怒江州近7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两江流域占国土面积5.6%的河谷生态恶化区,森林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进行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在海拔 1 500~2 000 m的生态脆弱区,应积极采取移民和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生态。对此,要以怒江城镇面山、沿岸城乡、村寨、公路沿线的适宜造林地段为重点,在抓好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采取点线结合、见缝插针的方式,种植以木棉为主,凤凰木、三角梅等为辅的适宜树种,通过“五年打基础、十年见成效”的绿化、美化、特色化建设,着力打造怒江大峡谷靓丽的花谷风景线。

5.4 加快林产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打好扶贫攻坚战

充分利用林业产业在绿色发展、绿色经济中的优势和潜力,着力抓好全州主要发展的经济林木“两树一草”和林下经济产业,保护好怒江绿水青山的同时,努力打造金山银山。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实施的“五个一批”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采取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等措施,使更多农村群众从生态保护中直接受益,实现大峡谷从大难题变成大动力,为怒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1] 华朝朗,杨东,赵元藩,等.怒江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6):44-48.

[2]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汇总报告[R].2016.

[3] 石春娜, 王立群.浅析森林资源质量内涵[J] .林业经济问题,2007, 27(3):31-34.

[4] 胡云云.我国森林资源结构变化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2014(S):1-5.

[5] 安元强,张小玲,梁玖华,等.铜仁地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 30(2):28-33.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Dynamics ofNujiang Prefecture

WANG Sheng

(Dali Branch, 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Dali, Yunnan 671000, China)

The present status of forest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areas, volumes and coverage rate of forests of Nujiang prefecture, was illustrated. The data of twice forest investigation respectively in 2006 and 2016 was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forest area, the amount of forest, forest quality and ecological status, the forest resource of Nujiang prefecture was evaluat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orest resource of Nujiang prefecture was rich, with high forest coverage rate, unique vegetation types and high valu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major role of forest in Nujiang was ecological function, the space for growth of both forest area and volume was limited. Some suggestions, namely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developing forest eco-tourism, implementing the ecological remediation along the bank of Nujiang rive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were proposed.

forest resource; dynamics, forest quality; resource evalua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eco-tourism; ecological remediation; 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Nujiang prefecture

2017-02-20.

王 生(1972- ),男,云南宾川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遥感与信息化管理工作.Email:lgyws@sina.com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3.009

S757.2;F316.23

A

1671-3168(2017)03-0036-06

猜你喜欢

乔木林怒江州怒江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宁安市江东林场乔木林碳储量分布及特点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分析
作品赏析
怒江求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