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蓝色”的人民币?
2017-07-24程实编辑张美思
文/程实 编辑/张美思
“乌蓝色”的人民币?
文/程实 编辑/张美思
现实的世界是多彩的,人民币也是双向波动的。没有只是乌蓝色的人间,更没有只贬不升或只升不贬的货币。
霍小树有一首民谣,名字叫《乌蓝色》。慵懒的吉他、突然的鼓点,伴着充满“乌蓝色”的歌词,把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魔性味道唱得格外醇厚。魔性的声音,往往听上去没什么逻辑可言,但又隐隐会有种特别哲学的高深感。
“乌蓝色的天空,飘着乌蓝色的树叶;乌蓝色的衣服,挂在乌蓝色的墙上;乌蓝色的鞋子,踏在乌蓝色的土地;乌蓝色的心情,流入乌蓝色的河。”“乌蓝色的玻璃,嵌在乌蓝色的窗;乌蓝色的灯儿,发出的乌蓝色的光;乌蓝色的花朵,结出乌蓝色的种子;乌蓝色的火苗,烧着乌蓝色的忧伤。”“乌蓝色的雨伞下有乌蓝色的背影;乌蓝色的姑娘是否有乌蓝色的爱情?乌蓝色的书包藏着乌蓝色的信,乌蓝色的信纸上写着乌蓝色的诗。”这三组歌词,每组四句,每句有两个“乌蓝色”,用无厘头的排比,把一种抽象的写实感唱得入耳入心。
其实我并不知道乌蓝色代表怎样的一种情感,但我觉着这并不重要。于霍小树而言,是乌蓝色;而于你于我则可能是藏青色、草绿色、鲜红色: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魔性颜色。问题是,哪来那么多乌蓝色?对此,霍小树的回答是,“我喜欢用乌蓝色的画笔,涂满一尘不染的白纸,在我悲伤难过的时候,给我乌蓝色的快乐;我习惯用乌蓝色的眼睛去看花花世界,在我脑海空白的时候给我乌蓝色的幻想”。原来,用了这么多乌蓝色,是因为要用乌蓝色的眼睛看世界,从而看到一个乌蓝色的世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真实地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
作为一个投行经济学家,我无法真正在生活与市场间划出清晰的界限。《乌蓝色》的歌声,使我不禁想到,对于很多人来说,人民币也是乌蓝色的。这种乌蓝色在他们眼里、心里,就是人民币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贬值。自2015年“8·11”汇改之后,很多人对人民币抱有坚定的贬值预期。他们或不惜代价地将人民币换成美元,或不计成本地建立沽空人民币的头寸。在这些人眼里,乌蓝色的人民币不仅是预期,还意味着利益。人民币贬值会给他们带来真金白银的快乐,而且他们还真心期待有更多的人同样拥有乌蓝色的信仰。
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成见和利益,人民币贬值预期很自然异化成心魔,以至于在最夸张的时段(如2016年年初和2016年第四季度),几乎成为一种带有魔性的声音。在各种路演、论坛、采访中,我对这种魔性声音有着切身感受。记得在2016年年末一次年度经济展望论坛的会议间歇,一大群记者围上来问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当我说“不会破七”时,所有人都流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甚至有个年轻记者惊讶得把话筒都掉到了地上。
然而,世界终究不总是乌蓝色的。2017年以来,人民币就走出了另一种颜色。先是年初,就在很多人迫不及待到银行排队购汇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不仅没有破七,反而走出一波强势升值。这给了那些急于用满购汇额度的人迎头一击。而在端午后,就在市场还在猜测6月美联储加息会不会带来又一轮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贬值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却突然大幅走强:离岸市场人民币一马当先,在岸市场人民币紧跟不让,而方向不是向上“破7.0”,而是向下“破6.8”。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放弃乌蓝色的信仰。他们阴阳怪气地将升值归因于某些短期外因,甚至连阴谋论都用在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在我看来,乌蓝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面对现实”是每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现实是,世界不会存在于幻想之中。决定人民币价格波动中枢的,是其内在价值而非市场预期。这个世界是多彩的,人民币也是双向波动的。没有只是乌蓝色的人间,更没有只贬不升或只升不贬的货币。根据我的研究,人民币的内在价值构成了一道底线,且这道底线始终是稳固的。这不仅是央行努力的目标,更是市场长期运行的基准。
无论是《乌蓝色》,还是人民币大贬值的论调,魔性的声音总会让人念念不忘。但对于这些,娱乐一番尚可,当真则有失偏颇。
作者系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