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建议

2017-07-23卢占列

世界家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监管食品监督

卢占列

摘要: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不安全食品影响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作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食品安全检测应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很多问题,其表现在多方面,影响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控制效果。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建议

1导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到巨大改善。食品安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方面,不但关乎全民的健康,同时也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目前,国内已经不断通过立法、执法、教育和环境等方面优化了食品安全的管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长期来看,我国食品的质量、品类和品牌影响力和卫生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食品抽检合格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60%提升到了目前的95%以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水平提升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食品行业的相关标准较低,造成了出口食品质量高于国内食品,同价不同质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未成形长期稳定的体系和机制,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部门各环节衔接得不严密,造成了经常出现踢皮球和扯皮的现象。除此之外,权责界定不清也是造成食品安全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

3存在的问题

3.1监管效率低、效果差

目前我国以分段监管方式为主,由于多个部门采取分段式监管,使得监督工作存在大量的空白,主要体现在不同部门间无法将管理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工作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时有监管职能重叠、监管缺乏效率的情况。由于卫生部门、质监、工商和农业部门均为平级,所以协调食品安全综合事宜的效果差强人意。食品安全委员会后期的成立,由于缺乏执法权,导致其只能做到协调及监督指导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无法切实行使综合监督食品安全人权利。

3.2被动执法,未建立问责制度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为执法人员失职、渎职。监管部门没有做到尽职、事后监管主动监管的本职工作,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媒体曝光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从而审批进行执法。其他地方存在保护主义,体现在权力干预执法,以及个别部门的监管人员为违法者开绿灯,使监管部门的形象与威信一落千丈。导致以上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问责机制不完善,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多数是对违法生产和经营食品的人员进行惩罚,但很少追究政府及执法相关人员的责任。

3.3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检测人员存在专业知识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等情况,缺乏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人才及先进的检测设备,使得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无法保证。在日常开展的监督检测项目里,存在落后的县市或偏远地区几乎没有监督检测条件的情况。很多监管部门单独设立技术机构,使检测资源重复配置引起浪费,造成检测的各项结果无法共享。

3.4无法有效监管分散的食品加工经营者

我国有较多的小规模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存在很大的潜在安全隐患。如街上随处摆入的食品小贩和地下食品加工作坊,卫生条件堪忧,大肆添加食品添加剂,很多企业没有进货凭证,食品进货的渠道不正规,甚至销售“三无”产品。众多卫生条件极差的分散经营者的流动性经营行为,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5未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

由于食品安全要牵涉多方面的问题,监督起来任务量较大,仅靠政府负责安全监督远远不够,目前发达国家中很多采用社会监督的方式。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未有社会组织及民众监管食品安全的内容,单一采取行政机构监管的模式,制约了社会对于食品安全的临管作用。

4我国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借鉴国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办法

相对于中国来说,国外进入工业革命要早中国一个世纪,其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显然更快于我国的企业,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与管理经验值得我国许多食品类企业学习。以美国为例,其信息透明化与公开化制度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类企业会将绝大部分的生产监管信息及标准予以公布,继而引起全社会的有效监督;在企业的食品生产过程中,采用了预先防范的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尽可能的把隐形问题避免;尊重法律法规,对违法的企业采取巨额罚款,同时接受法律制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产标准。此外,在欧盟的食品管理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了各项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健全食品监控体系,密切注重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4.2政府监管部门层面提升监督管理

政府在食品企业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起着一个监督与导向的作用,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管理与规范的角色。为预防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政府: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管理监督职责,创建联合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管理质量;其次,政府应切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相关的食品条例可以参照国际法規,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各个企业真正的以法定管理原则为核心,做好危险因素的事前评估与防范,严格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吸收国际食品控制标准,预防食品问题的发生;再次,强化监督作用,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惩处力度,对于违法企业,除了罚款的处罚,还应处以必要的刑事责任,使企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觉地遵纪守法;最后,建立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服务平台直接向企业反映食品系列问题,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做到信息公开,服务至上,真正的为消费者谋取利益。

4.3从企业自身层面规范生产和管理

企业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因此,加强企业自身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观念。企业只有从社会层面出发,认识到食品安全合规的重要价值,才能切实响应国家号召、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将国家的政策融合进企业的发展管理中,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次,提高质量控制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食品质量的安全控制管理、检测设备与技术、人才的配备是一个食品企业所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该方面的投入力度还有所欠缺,技术落后、人才队伍缺失。所以,食品类企业必须积极引入高水平的检测技术,完善检测标准;最后,企业应努力构建与第三方认证或检测机构的协作。当自身资金不足、资源有限时,可以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将部分检测监督权力让渡给第三方机构,形成互利共赢。也可适当结合专业机构的建议,立足于自身实际,不断调整或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5结语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存在诸多漏洞亟待解决,可借鉴和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目前分段监管为主模式的情况下,逐渐转变为品种监管模式,从而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主力军,其他相关部门各司职责的同时相互监管,并且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垂直管理式改革,从而实现无需地方保护,可独立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标。

猜你喜欢

监管食品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危险食品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