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分析

2017-07-23姜滇

世界家苑 2017年4期
关键词:换乘行车网络化

姜滇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网络化运营下行车组织的原则,而后分析了在网络化发展中我国地铁交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铁网络化运营下行车组织的协调措施。希望通过对地铁网络化运营下行车组织原则、存在问题、协调措施的分析,为城市地铁交通的网络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地铁交通;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存在问题;协调措施

1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的原则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为城市交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地铁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内逐渐形成了地铁网络,各地铁线路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使得地铁交通引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地铁交通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地铁交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网络化运营中,地铁的行车组织应遵循及时性、安全性、整体性三大基本原则,为用户创造安全、便捷的乘车服务,为地铁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表1概括了地铁网络化运营行车组织这三大原则的基本内容,笔者将在下文对这几个原则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首先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就是及时性原则。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做出反应,及时进行调度调整,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地铁正常行车。遵循及时性原则,就应做到反应灵敏,面对事态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在事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就实现事故的有效控制,保证地铁能正常运营。安全性原则是地铁网络化运营下行车组织必须遵守的原则。无论是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安全性原则都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地铁运营行车组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组织、管理地铁车辆运营而保证地铁安全行车,行车组织的调度和调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性原則。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还应遵守整体性原则。当地铁线路已经建立了交通网络,那么,每一次调度调整都将对整个网络产生影响,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及时性,行车组织的调度调整必须遵守整体性的原则,站在整体利益的角度上进行思考问题,处理意外情况时应综合分析。

2网络化发展中地铁交通存在问题

表2概括了网络化发展中我国地铁交通存在的一些的问题。

地铁交通网络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需一次规划,逐步完善,其线路设计不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设成本,还应考虑与其他线路的搭配运营,而其规划和建设过程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武汉市的整体地铁交通网规划建设需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地铁交通网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未知的。建设地铁线路后,地面交通的部分客流量将流向地下交通,间接增加了地面交通的成本。但就目前而言,地面交通具有许多地铁交通网无法取代的优点。比如在便利性方面,地面交通可以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地铁线路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地铁线路的建设间接增加了地面交通的运营成本,为此,需对不同交通形式进行运行协调和互补。地铁交通是城市交通骨干,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的要求也是一大问题。

3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协调措施

要实现地铁交通网络行车组织的协调性,可以从优化线路能力匹配,协调地铁枢纽站线路运行时刻,调整列车首末班车时间等方面人手。地铁交通需要接待大量的换乘客流,包括不同地铁线路的换乘和不同交通形式的换乘,地铁线路需做到衔接独立而又相互关联才能满足换乘乘客的需求。为此,应合理匹配不同线路的运营能力。地铁枢纽站的客流量相对较大,其车站设备和空间资源等方面需要满足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枢纽站是地铁交通网络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为此,各个线路枢纽站的协调十分重要。在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应做好枢纽站运行时刻的协调工作,避免出现大客流聚集。协调列车首末班车时间设定对于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网络化运营的模式必然会吸引大量的换乘乘客,为了满足乘客换乘需求,需合理设置首末班车的时间。

4小结

目前我国的地铁交通仍然缺乏完善、健全的内部协调机制,而网络化运营的发展又对地铁交通的协调性提出了严格要求。地铁网络化运营能有效促进地铁行业的发展进步,优化地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地铁的服务能力,实现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地铁网络化运营下的行车组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换乘行车网络化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地铁折返站微机联锁故障时的行车组织路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架、大修的管理研究
地铁网络化运营乘客信息需求阐述
地铁运营非正常行车组织及要点相关阐述
地铁大空间地下多线换乘站建筑设计探究
一件难忘的事
对地铁换乘站对远期线路换乘条件预留影响与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