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从绿化设计方面创建绿化公路
2017-07-23展德惠
展德惠
摘要:结合银百高速工程沿线资源环境特征和工程特点,紧靠绿色公路设计理念,从绿化角度出发,切实探讨如何创建绿化公路的可行方案,本项目建设绿色公路的亮点主要有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施工迹地的生态修复、房建区互通区等绿化设计。
关键词:绿色公路;绿化
绿色公路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16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建成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项目概况
银百高速公路宁东至甜水堡段(以下简称“银百高速”)于2017年5月被列入交通运输部第三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一条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沿线途径缓坡丘陵区、冲洪积平原、黄土梁峁沟壑三类工程地质分区,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工程建设面临湿陷性黄土、风沙区等不良地质条件,绿色公路建设势在必行。成功打造银百高速公路宁东至甜水堡段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对于解决我国西部干旱脆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西部地区公路绿色建设品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建设目标
银百高速公路宁东至甜水堡段绿色公路定位为“西部干旱脆弱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力求打造成为西部内蒙古高速与黄土高原上的绿丝带。
根据干旱脆弱区与特殊地质条件的建造特征,依托脆弱区生态修复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创新,着力提升工程建设在资源集约、生态保护和周期成本控制方面的水平,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减少工程资源能源消耗、控制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在西部地区为绿色公路建设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将银百高速打造成一条西部干旱脆弱区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的典型示范工程。
3.建设思路
银百高速绿色公路建设将贯穿银百高速公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围绕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打造“西部生态脆弱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总体定位,坚守“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有破坏就做最强的修复”两项基本原则,加强生境保护,注重生态修复。
4.实施方案
4.1边坡防护绿化
本项目沿线边坡的生态修复以边坡安全性为基本原则,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公路沿线边坡存在的实际问题,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进行生态修复,重点在保证修复效果的同时,实现对边坡水土流失的治理,尽量以植物防护为主,但部分坡度较陡的区域考虑与工程防护结合使用。具体修复时根据边坡坡度、土质状况、稳定性等进行考虑,较为平缓、土质尚可的低矮边坡可直接采用植物纤维毯、六菱砖植草生态防护技术;对于坡面较陡,不稳定的边坡,可考虑框格植草技术和柔性生态防护技术;在红砂岩与高陡边坡开展三联生态修复技术。
土质高边坡绿化采用鱼鳞坑绿化防护、三联防护等对开挖边坡做生态修复,鱼鳞坑绿化设计为穴状种植灌木,苗木选择根系发达的当地适生灌木,如柽柳(两年生苗,2株/穴,穴距1m)、紫穗槐(两年生苗,2榭穴,穴距1m)、柠条(两年生苗,2卡朱/穴,穴距1m)。种植穴穴状换土,以丰富沿线景观。
4.2房建区
服务区作为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的重要配套设施,随着人们出行客流量的增长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服务区建设多元化服务设施,最大限度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科学拓展增设地域文化展示、旅游服务站等特色设施,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找准市场需求实行多元化经营模式,提出差异化服务内容。
服务区根据景观功能需求,一般可为屏蔽种植区、停车区、景观展示区和诱导区:
1)屏蔽种植区:位于建筑物的背侧及与主线道路与服务区的分隔区域,被划分为屏蔽种植区。在此区域一般选择常绿的乔木进行密植,遮挡不良景观。
2)停车区:服务区内停车位区域。小车停车位区域一般选择常绿乔木列植,形成绿荫,另外停车区作为服务区主体空间之一,常用色叶灌木点缀和分隔局部空间,形成景观带。
3)景观展示区:又分为服务区的出入口及服务楼等主体建筑周围区域,作为景观展示的主要区域,用精细化的植物配置、丰富的景观层次。
4)诱导区:服务区入口及出口的延伸段。主要配置开花小乔木及灌木作为引导性植物。
收费站绿化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员工提供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并满足休息、娱乐的需要。
收费站主要采用的苗木有:
乔木:国槐、白蜡、香花槐、樟子松等
花灌木:黄刺玫、连翘、美人梅等,另外可增加枣树、桃树、杏树等果树,为员工增添生活情趣。
4.3互通區绿化
汇流绿化区:在立交的合流处,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视线通畅,根据设计车速确定以合流处为圆心确定半径30-50米范围内为禁乔木绿化区,禁乔木绿化区内栽植低于司机视线的绿篱、草坪、花卉等,同时应注意与周边区域种植植物一致。
分流绿化区:在立交的分流处,为了起到提示驾驶员的作用确定,以分流处为圆心确定半径30-50米范围内为指示绿化区,指示绿化区内。
引导绿化区:在匝道平曲线外侧采用小乔木或者灌木,用来预告匝道线型的变化,引导驾驶员视线,弯道内侧绿化则尽量保证视线通畅,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乔灌木,在不影响视距的前提下,路肩内侧可种矮而密的灌木,间接示意司机减速。
风貌绿化区:互通匝道围合区中心是互通绿化的主体,该区域的种植往往体现了互通的风貌。应遵循风貌段落规划,同时结合互通周边环境进行设计。
4.4施工迹地生态修复
风沙区施工迹地恢复。银百高速土建1~4区段沿线分布着诸多的工业企业,在施工进场前应以减少便道数量为原则,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或结合现有工业企业进厂道路修建,采用合理措施减少便道占地,在施工结束后,便道可归于地方使用。
黄土梁峁区施工迹地恢复。银百高速土建5~6区段沿线人烟稀少,后期可利用性差,且施工便道质地以湿陷性黄土为主,土质松散,土壤贫瘠,表面无植被覆盖,遇风易形成扬尘、遇水易变形,对施工安全及周围环境构成威胁。因此宜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施工便道修复,提高植被盖度,固土抗蚀,以期达到近自然状态。
取弃土场施工迹地恢复。对取弃土场进行平整压实处理,位于风区的取土场应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在分块分段取土的基础上分块分段平整。并在此基础之上选择耐旱乡土草种进行喷播修复绿化,修复取弃土场的生态系统,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稳定。
4.5节水灌溉设施
银百高速全线一百多公里,路线较长,且沿线水源较少,中央分隔带采用工程措施防,无绿化。建议本项目运营期服务区、收费站等区域的景观植物养护与灌溉用水,采用滴灌技术及其他适宜的节水灌溉形式,路侧绿化选用当地耐干旱乡土树种。
(1)中央分隔带采用工程措施防,无绿化。
(2)服务区、收费站等区域的景观植物养护与灌溉用水,采用微喷技术进行节水灌溉。
(3)路侧绿化选用当地耐干旱乡土树种。
(4)互通区绿化选用当地耐干旱乡土树种。采用微喷技术进行节水灌溉。
5.结束语
按照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开展本职工作,根据银百高速公路宁甜段工程特征,做好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严格环境监理。
从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角度出发,提出绿色公路创建建议,在项目建设单位协调下,与专业咨询单位共同完善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创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