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川北山水作品赏析
2017-07-22母春生
母春生
陈子庄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也是巴蜀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绘画作品在当今画坛中地位显赫。陈子庄善于学习他人绘画风格,并擅长用寫生手法摆脱古画对自己的影响,自成一家,他常有表现巴蜀地区地理面貌、民风民俗的绘画作品,生动传神,丰富厚重。本文试图对陈子庄的写生作品中描绘川北广元地区景色的作品进行赏析,研究其川北山水的独特绘画风格。
陈子庄(1913年10月-1976年7月),四川永川人(现重庆市荣昌县),著名画家,号兰园、南原石壶山民、石壶等,擅长山水、花鸟、书法等,尤以山水画得名,四川省政协委员,文史馆研究员。陈子庄年少时便离家在成都生活,解放前因生活窘迫,以卖画为生。陈子庄是一个独具个性和风格魅力的画家,他从传统入手,以生活为创作之源,认为绘画应通“心灵”,得“机趣”,追求平淡天真、迹简意远的艺术境界。
陈子庄的绘画曾受齐白石、黄宾虹的指导,令他眼界大开,他充分吸取方方壶、孙龙、任伯年、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名家精髓,为绘画风格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写生,古代画家把写生作品视为上品,石涛“搜集奇峰打草稿”的方法也是强调写生对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意义,陈子庄也尤其喜爱山水写生。《林泉高致》曾言:“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邱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晚年的陈子庄因受政治影响,生活上不尽人意,于是特别喜爱山水写生,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忘记烦恼。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其脚步曾经走过广元、剑阁、绵竹、灌县(现都江堰)、龙泉山及成都众多周边巴蜀地区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大量的不同地区的美术作品集,其独特绘画风格便是在山水写生中逐渐形成的。本文通过分析陈子庄绘制的川北地区山水画作品,分析川北地区对他绘画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川北地理环境
川北地区泛指广元、南充、巴中一带四川北部地区,是四川的北大门。该区幅员辽阔,多为高山丘陵地区,风景名胜较多,辖区内既有剑门关、明月峡、光雾山、米仓山等自然风光,也有阆中古城、昭化古镇等古迹,嘉陵江自广元地区流入四川,连接南充,在重庆汇入长江。广元地区为高山丘陵地区,森林茂密,山石陡峭,有剑门关地区的砾石岩体结构,有米仓山火地垭群岩石等岩体结构群,形成了巴蜀特有的美丽风景,是绘画创作良好的写生基地。
二、陈子庄川北写生作品分析
陈子庄喜欢古画中的写意一路,认为唯有写意能生动表现自己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色。他的绘画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画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生活。前人诸家中,我常学方方壶、孙龙、石涛、八大、任伯年等人,此外再掺以秦砖汉瓦、殷周铜器等。” 陈子庄喜欢自然生活,川北地区的景色是他的喜爱,他遍游川北地区,作多幅作品,张张精品。
《剑山峡道》(见图1)作品题有“此景来自剑山峡道”字句,画面中用简单线条勾勒近处四块砾石岩体,把砾石复杂的肌理结构用大块的面表现,笔法轻松熟练;在大块的岩石上居住着农户人家,木结构的房屋构造,墙体白色与房顶青瓦形成对比,屋前石梯是通往家的小路;屋前古柏耸立,树的动态弯曲又笔直,硕大的枝干用线条勾勒,叶子用大墨混点表现;枝干的茂密代表着树的年龄,好像一个老人在这小山里撑起了一片天,无论风雨怎么洗刷,苍老的身躯依然经得起考验;旁边的两棵夹叶表现的小树与古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古树的背后,陈子庄用一大一小墨块概括了剑门的山形,它们是挡住外面世界的屏障,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有一小路,它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这幅作品采用写实的手法,笔法简练,笔墨层次丰厚,是对剑门关地区的山村的实景描绘。
《梁山松云》(见图2)与《梁山寺》(见图3)两幅作品是陈子庄描写剑门关梁山寺景的画作。梁山寺位于剑门关七十二峰中的桃花峰与逍遥峰之间的舍身崖上,坐北朝南,因剑门山古称梁山故以之为寺名,传为梁武帝修真之地。据史料记载,梁山寺始建于唐代,历代有毁建,清代时复建为现在的前后四合院。《梁山寺》作品是一张仰视写生画。作品中,在一片生长在山坡上的松林里,几座红色建筑的寺庙矗立在山头,在茂密的松林里,若隐若现,松树干直,针密茂盛;树干用双勾后,着赭红色,松针墨笔勾形,着深花青色,外形似扇形;林间山坡上长有小竹子,稀稀落落地在松树间穿梭,一条通往寺庙的石梯小路在林子里穿过。此幅作品技法娴熟,体现了陈子庄的传统笔墨功夫,疏密相交,参差错落,画面非常协调。《梁山松云》作品左边画款为“壬寅四月于剑门梁山寺写”,画款下部有一朱文印为“陈”。此幅作品是剑门山水画的代表作,将梁山寺的寺庙、松树作为近景画在作品下部,以双勾画松干,深墨画松针,中景将剑门山石用线条勾勒,上体顶部树木用泼墨表现,远处的云烟缭绕,乌云密布,似有雨将来,远处赭黄色远山拉开了画面的空间。此幅作品笔墨刚健,疏密交叉,繁简错落,色彩清新,处处耐人寻味。
《明月峡小景》(见图4)画的是今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明月峡,它是一幅经典的川北山水小品画,作品构图简洁,近处江边岩石的大与对面远山的小形成对比。画面上近处的砾石结构岩体,占用了大半个画面,独占一角,陈子庄用勾皴结合方法,充分表现了砾石岩体肌理,岩石突出的一角,显得灵动,增加了奇险的感觉,岩石似一个个从河水里捞起的大小不一样的鹅卵形石头,经过地质的变迁,经过很大的压力,成为硕大、坚硬的岩体;嘉陵江对面的山用简单笔画勾画,隐藏在近处岩石的背后,若隐若现,画面中江面上一打鱼小船正在逆向行驶着,小船是江两岸的交通工具,渔船的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画面中的建筑近处两间瓦屋,远处两间,相互呼应,近处屹立在山石上的两棵小树,用线条勾树形态,用墨点叶,远处屋前后小树用圈画叶,简约概括;采用淡墨画远山,连绵起伏。此幅作品删繁就简,笔墨洗练,愈显空灵。
三、川北山水对陈子庄绘画风格的影响
陈子庄的绘画风格与众不同,被称为逸品,洒然自得,气韵天成。他的绘画作品没有明显的师承关系,一方面师法古画,一方面悟于山水写生。对待学习古画,他给自己绘画提的要求是:“我们学古人的画,要立志超过他。学古与抄袭古人是两回事。学古人并想超过他,不是坏事。”怎样才能超越古人呢?陈子庄的画能够别具一格,在于他在自然界中寻找到绘画的方法。这一绘画方法最初形成于川北作品的创作时期,川北山水到底对子庄画风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川北山水开启了子庄画风。陈子庄的绘画优秀作品大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是子庄画风形成的关键时期。人们翻阅陈子庄的绘画作品,从其题款可考证,《梁山松云》《山区小学》《明月峡小景》等山水作品正是陈子庄于1962年春在川北地区所作。
其次,川北的自然风光为子庄“简”与“拙”画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在山水画皴法的表现立意上,陈子庄的作品大都是从强烈的主观感受和被自然中的鲜活素材所激发出来的直觉式情感出发进行创作。这一点从《剑阁梁山》《剑山远色》《桐树山村》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绘画技法不受古代皴法等的制约,而是根据川北地区自然界写生对象的实景,运用绘画技法中的虚实、透视、构图方式等,用“简”和“拙”的方法,表现出剑门雄奇险要和景色秀丽。
四、陈子庄风格绘画创作的启示
陈子庄另辟画风的做法为现代山水画学习提供了一些创作启示。第一,绘画应注重从自然中寻找方法。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自然”“精品”“谨细”的绘画理念,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上”。以“自然”为上,是古典美学的审美思想。陈子庄正是遵循了这一古典美学精神,从写生中学习自然,体会自然,绘画自然。吴凡评价陈子庄的作品:“这些掇出了大自然的美和作者心灵的画,使我们和作者一起,与大自然翕然“神会”,在那清新、灵宕、朴质、喜悦,有时也带有淡淡的哀愁的气氛里徜徉、沉呤。”只有在大自然中寻找不同的意趣、境界,通过笔墨运用,画者才能悟出耐人寻味的作品。第二,陈子庄的作品富有“野逸之美”。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出“黃家富贵,徐熙野逸”这一美学命题后,“富贵”代表贵族气、宫廷绘画审美,“野逸”代表山野气、江湖绘画审美,二者相互对比。然而,“野逸”的画风是情、趣、意格调最高的审美思想,被苏东坡、倪云林等画家喜爱。陈子庄以山村之趣味、民间之情怀、江湖之视角,运用禅宗任运天真的生命态度,追求心灵自由,倡导顺其自然,不拘于法,是一位“野逸”画家。他常在画上题“偶近”“偶得”“偶然得之”的语句,体现他若不经意,依照自然,进行创作。
陈子庄的画作之所以成为“逸品”,是因为他对故土山水真心的热爱,是因为他天真的童趣未受时代的影响。他对川北山水的描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心灵感受,田野小景中寄托了田园梦想,得自然之气度,值得人们欣赏和学习。
(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