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下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项目的改进

2017-07-21蒋薇薇

商业会计 2017年11期
关键词:PDCA循环应用型本科供给侧改革

蒋薇薇

摘要: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如何保证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供给侧改革要求,文章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基于PDCA循环对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项目的改进进行了实例剖析,为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项目管理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应用型本科 校企合作 PDCA循环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11-0122-02

校企合作又称“合作教育”“工作场所的学习”,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引导一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一方面,校企合作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如何保证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供给侧改革要求,实现真正的“工作场所的学习”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供给侧改革与PDCA循环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应用型本科的供给侧改革,同样必须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社会的需求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驱动力。而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恰恰是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提高应用型本科的人才供给质量,必须与行业、企业接轨,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人才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

然而,校企合作成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校企合作也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保证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人才培养供给,是产教融合实施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合作前,需要确立合作目标、合作形式,制定合作内容、整合资源;合作时,依照规范和流程实施,并对合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通过评估和反馈,提升合作质量。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一个持续循环、不断改进的过程。管理学对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的控制与改进是通过PDCA循环来实施的。因此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同样可以通过PDCA循环来推进和完善。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PDCA由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和A(Action)处理四个环节组成。从计划到处理环环相扣,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实施,处理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层层递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管理,完善系统,以达到持续改进。因此该循环又被称为质量环。

二、PDCA循环在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项目中的运用

(一)校企合作课程与第一个PDCA循环

2013年2月,出于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想法,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苏州众勤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尝试校企共建课程。

1.计划与目标设定(P)。校企共建课程选择的是财会类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将这门课程建成“上班式”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资源引入课堂:企业经理作为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岗位工作;工作内容基于企业真实的商务活动提取,业务以高度仿真的交易单据形式呈现。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仿若企业“上班”,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培养岗位意识与专业能力,在互相配合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执行与指导(D)。“上班式”课程的实施通过学生分岗、轮岗工作形式进行;企业教师的教学以“师徒”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内容颠覆校本教材中对经济业务的具体描述,取而代之的是真实的“单据”。学生在“上班”时首先需要对拿到的“单据”进行专业判断,然后才是账务处理。这无疑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了职业素养,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

3.检查与评估(C)。“上班式”课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将原始单据转化成会计语言的能力,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课程的实施同时还培养了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效促进了校内课程的教学改革。但是仅仅依靠一门课程的改革,期望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显然是“杯水车薪”。从供给侧出发,要培养“勤会、好用”的“财会新人”,必须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

4.处理与改进(A)。校企双方在第一次合作后认为还可以将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时间、范围等进一步深化。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专业综合实训”只是诸多实践课程中的一门。校企合作的内容可以由单门课程扩大到课程群;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由校企共建课程深化到全面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时间跨度可以由一段时间延伸到一个学期;校企合作的范围可以从企业拓展到行业。

(二)校企合作命名班与第二个PDCA循环

1.计划与目标设定(P)。基于前期共建课程的合作,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规律出发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的“三三制”模式。将大学四年分成三个阶段,大三学年分设成“上、中、下”三个学期,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三阶段的划分是在财政部财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确定的,由会计理论到会计实践再到管理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检验,再从实践思考到理论提升,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律;三学期将原先“大作业”“小学期”零散进行的实践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运用;三方专业、企业、行业协同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三三制”模式的集中实践环节安排在大三中学期通过三方合作命名班方式展开。

2.执行与指导(D)。三方合作命名班将财会类专业会计实践环节的主要课程:专业综合实训、电算化会计操作、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课程的内容重新整合嵌入到“一个月的专业实训”和“三个月的顶岗实习”中。“专业实训”的实施方式依照“上班式课程”进行。学生在完成实训并经考核合格后,被安排到行业内知名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学生会在实习企业老师指导下参与企业工作,按照实习岗位的职责独立完成工作。

3.检查与评估(C)。首期命名班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的四赢。学校通过与企业、行业的对接,重塑了课程,培养了社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企业解决了用人的需求,并将企业员工招聘与培训前置,提高了企业员工录用的效率。学生的顶岗参与有效解决了会计师行业“忙季”的用人需求。通過参与项目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与道德自律能力,同时更提高了就业质量。但是合作三方发现,命名班实施只在第二阶段(即大三中学期)割裂了与前后各期的联系。

4.处理与改进(A)。合作三方认为项目的实施倘若能向前向后延伸,贯穿到整个大三学年,将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首期命名班项目基础上,合作三方将命名班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将财会类实践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嵌入到整个大三学年,由此实现了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在内容安排上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内容见下表。

按照上表改进后的教学内容,目前又成功实施了两期。每一期项目仍然依照PDCA循环的改善思路,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将四个阶段不断的循环下去,做到了期期有改进、期期有提升,从而有效提高了合作项目的质量。该项目曾获评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市优秀科技服务团队、市优秀新课程、市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同时被作为成功经验在2016年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议上交流,并被兄弟院校借鉴推行。该项目之所以成功运行就在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质量管理的思想持续追踪、持续改进。

三、小结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要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是基本途径。若可以将PDCA循环应用于校企合作过程,则可以使校企合作各个环节规范化,形成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动态的闭环管理,使校企合作质量呈阶梯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状态。“更闻来取楮,何以应需求”,在校企合作实施前必须以持续改进、卓越提升为主线推进产教融合,由此才可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和创新供给。

参考文献:

[1]李成龙.PDCA循环管理法在印后加工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印刷,2015,(5).

[2]张雪,罗章.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价值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1).

[3]赵蒙成.校企合作质量: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基于苏州市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6,(28).

猜你喜欢

PDCA循环应用型本科供给侧改革
PDCA循环应用于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