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考

2017-07-21罗力川

绿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沼肥沼气产业

摘要:指出了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是农村沼气建设的先锋,是事关农村沼气及农村能源发展成败的关键。分析了农村沼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德保县“网点+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路,在沼气后续服务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能源; 村级沼气服务网点; 沼气; 沼肥; 产业

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1403

1引言

德保县沼气建设蓬勃发展始于2001年,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始于2008年,现已建沼气池28665座,入户率44.26%;村级沼气服务网点63个,分布在12乡镇52个村,可为132个村12911建池户提供沼气后续服务。

沼气池建设和沼气后续服务是相辅相成的沼气建设体系。沼气池“三改”建设改善农村宜居环境,给农村带来了新型可再生能源,有效解决部分石山区居民生活用柴难的问题。同时沼液沼渣等有机肥使用,可改善农业生产用肥结构,助农增收。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为周边村屯提供新建沼气池、维护现有沼气池、排除隐患、宣传沼气安全生产使用管理知识、更换沼气灯炉具、抽排沼液沼渣、沼液沼肥综合利用示范等服务,做好本地区沼气安全生产使用管理,保障沼气池发挥良好效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德保县在农村能源建设中,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运营出现一些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首先,网点的服务深度不足。但来访群众大部分所在村屯都有网点覆盖,部分群众到县能源办咨询沼气维护,却不知道有网点存在。网点服务深度不足、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网点服务量和收入。其次,农村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家中沼气池投料少,无人看管,使用频率骤减,年使用天数不足月。建池户对沼气后续服务的需求减少,影响网点服务量和收入。再次,受市场波动影响,养殖小区的中、小型沼气池使用不稳定,有的养殖场出现间断养殖或破产,其沼气池则间断使用或废弃。中、小型沼气池受养殖场制约,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最后,网点自身的发展动力和空间不足,设备维护更新严重滞后。虽然该县每个村级服务网点约有205个服务对象,但是单靠维护和建设沼气池的收入,不足以保障备件补充、设备维护、设备更新,正常运营,可能导致网点破产。[1]

如何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需求减少的环境下,发展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关键是要解决网点的收入问题。为此,探索性的发展“网点+产业”的发展方式。在网点上“+产业”,或是在产业上“+网点”,利用网点服务体系设备,大力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产业。通过建设较大的沼气发酵池、沼液存贮池、沼气利用设施等,发展沼肥综合利用助产业发展,拓展网点收入来源,增加网点收益。例如,德保縣都安乡棋江村网点,采用“网点+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式。该网点建于2008年,属该县第一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现有50余亩水果产业,主要种植“德保脐橙”和红心蜜柚,依托网点设备,大量使用沼液沼肥,果品产量都较周边果场高,收入可观。2016年增加建设100 m3沼气池、250 m3沼液贮液池、稀释池、沼气集中供气管路、铺设35亩滴灌管路和增压泵等沼肥集中供给设施。该网点为满足果场对沼液沼肥的需求,主动到周边村屯建池户检查维护沼气池、抽取沼液;到没有沼气池的养殖场拉粪便集中发酵,处理粪污;所产沼气集中供给周边群众;沼液沼肥不但供自身利用,也供周边果场使用,带动本地沼气沼液沼肥综合利用,助果场增产增收,名利双收。为持续服务乡村沼气,服务产业发展,该网点对设备维护更新增加投入,提升网点持续服务能力。

2“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路

“网点+产业”是一个灵活多样的组合,是以“网点”为平台,结合“沼气综合利用产业”,为“网点”建设规模化的沼气池、贮液池、稀释池和沼气利用设施等,使网点服务能力提升;为“沼气综合利用产业”配套建设集中供气、滴灌、增压等,提高产业管理效率和促进收益。“网点+产业”的运营,首先,通过“全托服务”等方式,管理、维护现有户用、联户和养殖小区的沼气池,收集沼液,解决服务深度和现有沼气池无人维护管理问题;其次,对没有沼气池的养殖场,采用“粪污集中处理”,收集原料,解决沼气池同养殖场命运捆绑的问题,使中、小型沼气池摆脱养殖场制约,释放发展空间;再次,通过沼气发电、集中供气或沼液沼肥等服务创收增收,解决网点收入不足的问题。最后,促进网点更新维护设备,完善自身服务体系(图1)。

3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基本措施。

“网点+产业”的发展,不应把网点和产业捆绑致死,要各自独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因此,完善建设好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是“网点+产业”的成败关键。在完善建设好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中,需要明确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落实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领导和监督、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沼气服务模式、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信息共享平台等。

3.1明确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

做好农村沼气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用肥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生活用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近年来建设任务逐年减少,建设沼气池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已逐渐转变为维护管理后续服务为主。如今该县已建沼气池28665座,村级沼气服务网点63个,为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发挥网点在农村沼气建设领头羊的作用。在网点建设时,就同业主签订协议,明确网点建设宗旨。用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指导网点建设,网点要为该县沼气事业服务,维护现有沼气池正常运行,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森林;提高沼液沼渣利用率,引导农业施用有机肥,减少滥用农药化肥,充分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池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3.2落实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

德保县村级网点建设要求设一处服务场所,建一个沼气原料发酵贮存池,配备沼气进出料车、抽渣泵、沼气检测仪、设备维修工具、货架、办公桌椅各1套,配有一批沼气灯炉具配件。每个服务网点负责人、服务人员2-3人,还设有咨询电话,有服务承诺,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沼气配件、有原料。落實村网点规范化建设,首先需要配备先进的服务设备,配套服务场所,例如:气进出料车、抽渣泵、沼气检测仪、设备维修工具等,保证网点正常运行;办公场所、沼气备件货架、办公桌椅、沼液沼渣存贮池等,可以更好的储存各类配件、沼液沼渣沼肥,提升服务质量。其次需要建设沼气宣传设施,建立专门的宣传设备,例如:沼气宣传视听电器、沼气安全生产管理使用宣传栏、印刷沼气安全小册等,可以科普沼气利用技术,普及沼气管理与服务知识。再次需要组建高素质服务人才队伍,发展年轻沼气技术人才,吸收农村产业能人,阶段性的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服务质量。最后要规范其名称、建设内容、服务方式等。例如:建立专门的沼气档案,科学管理,做好安全使用规范工作,制定完善的技术指导模式;加强沼气检查,发现故障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明确服务内容,签订服务合同,各尽职责,树立沼气服务形象,加深沼气服务深度,打造特色沼气网点品牌。

罗力川:关于“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考

能源及节能

3.3加强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领导和监督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力度,根据网点建设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供建设帮助,引导网点建设分布,调整网点建设服务方向,协调网点有差异服务,统筹区域网点建设发展,给予网点足够支持。并且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进行监督管理,组织相关专业部门、群众等监督网点服务质量、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情况、备件采购是否规范、备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提升网点可靠性。

3.4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沼气服务模式

我国农村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农民生活现状千差万别,对沼气服务的要求各不相同,要适应不同沼气服务要求,就应该有相应的服务模式,形成符合当地实情,各具特色的沼气服务模式。例如:农村沼气全面托管服务模式[2],是由沼气物业服务组织与沼气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沼气用户向沼气服务组织定期交纳一定服务费用,享有沼气池的进料、出料、日常管护、故障维修、综合利用指导等全面托管式系列化服务。“全托”服务可以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缺人看管、缺原料等问题,又可减少沼气建池户维护费用,增加网点服务效益。又如:针对当前养殖小区和联户小型沼气池,受市场波动影响过大,沼气池使用不稳定,间断使用或弃用的现象,各级农村能源部门创导沼气建设与养殖户分离的“粪污集中沼气处理”模式,在网点中建设大型沼气池,收集周边养殖场粪污,集中发酵处理,产生沼气沼液沼肥通过沼气综合利用设施,集中供给周边群众、农场等,为网点创效益,解决沼气池因养殖场间断养殖或破产被间断使用或弃用。还用很多沼气服务模式,网点应从实际出发,选址适合自身发展的沼气服务模式。

3.5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电话、短信息、微信、QQ等平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的信息共享平台,公开农村能源建设信息、政策,宣传沼气安全生产管理使用知识,让社会各界和沼气建池户更加了解和关注农村能源建设,加强沼气网点服务深度。

4扩大沼气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沼气技术提高,沼气的利用从生活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建设范围由农村发展到城镇,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养殖、加工多个环节联合起来,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沼气综合利用是沼气、沼液、沼渣“三沼”利用,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沼气综合利用把沼气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庭院经济、生

收稿日期:20170509

作者简介:刘启泓(1980—),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HT][CDH01248*4/5]

态农业,增加农户收入,开拓沼气应用领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利用农村土地优势,结合当地情况,选址事宜的沼气综合利用项目,扩大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建设。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沼气综合利用知识,让沼气综合利用的优势深入人心,提高群众对现有沼气池管理和综合利用意识。其次,完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改善农村沼气服务模式,加强网点人员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沼气巡查力度,及时维护沼气池,排除各种故障,提高现有沼气池的利用效率。[3]再次,鼓励农村种养能人等,探索适宜农村发展的沼气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农村种养能人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动员种养能人在其产业中探索利用“三沼”,是沼气综合利用产业的有效示范,具有超强的领导号召力,能带动周边广大群众一起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产业。最后,结合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适时的把沼气综合利用产业和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相结合,协调好网点与产业的相互发展,齐头并进,建成“网点+产业”的运营模式,助农增收,推进农能源建设。

5结语

通过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和农村产业能人共同发展沼气综合利用产业,为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网点生命力。同时,在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予以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网点建设规范性与可靠性。做好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保障沼气后续服务,发展好农村能源事业,为“三农”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孝轩,张宾鸿.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J].宜宾科技,2012(4):14~19.

[2]张国强,谢长松.农村沼气全托服务模式探析[J].河南农业,2011(3):24~25.

[3]史永琼.浅谈永胜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86.

猜你喜欢

沼肥沼气产业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沼肥在西瓜种植上的应用效果
沼肥施用对玉米产量影响试验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果树施用沼肥注意事项
河北农民凭沼气专利致富
农田沼肥的施用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