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7-21魏芸云许新亚

绿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公厕对策

魏芸云++许新亚

摘要:指出了公厕布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从侧面反映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及其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商丘市的公共厕所调查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商丘市公厕在建设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试图对公厕布局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条适合商丘市公厕建设与管理的新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商丘市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厕;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0603

1引言

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从一定程度上體现出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影响到市民和旅游者的居住和旅行舒适程度,影响到城市的总体形象和投资环境。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基础设施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厕建设却相对滞后,因此公厕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1]。

在国外,公厕问题早已引起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各地行政机构开始将“公厕革命”列为重要事务。2002年足球世界杯举办城市之一的韩国水原市把“厕所文化”作为城市的特色。德国政府在公厕地点的选择上,除了硬指标外,还非常重视软调查,公厕管理部门在确定厕所的地点、数量、设施时,规定必须依靠著名的调查公司来配合完成[2]。在国内,公厕问题也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尧文元提出了公厕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阐述了公厕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以广州市公厕规划为例,对公厕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了介绍[3]。邹茜对按照城市区域的功能定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深圳市公厕的布局、建设方案、改造设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经济实用的可行方案[4]。大多数研究从公厕外观、内部设计或者公厕文化角度出发进行论述,但很少涉及公厕布局和选址,缺乏可操作性[5]。

公厕是表现城市细节的一种基础设施。现代城市公厕可以理解为:是独立建筑于城市道路、广场、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附近,或附建与公共建筑之内,向公众提供方便和服务的设施。首先,它是以满足人的生理排泄需求为主的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同时还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精神的服务性基础设施[6]。公厕在城市运行、发展中,在公众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政府的城市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研究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极大丰富了城市规划学的理论。本文以商丘市为例,分析其公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对策。

2城市公厕空间合理性布局的标准

2.1城市公厕规划的原则

落实公厕规划用地,合理布局公厕,是公厕建设的首要问题。公厕的建设规划,应以“合理布局、附建为主,寻找方便”为原则。在装修、等级配置上应全部达到一类或以上标准,以附建式为主,除附建于商场等公共建筑物内以外,还可附建于道路两侧住宅楼底层,沿街单位一隅等,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协调公厕周围环境。公共厕所布局的原则是“总量合理,明确重点;就近服务,便民利民;规划指导,确保落地”。按照300 m的服务半径,步行3~5 min能到达。公共厕所设置应鼓励充分依托公共设施,依托城市公共空间,原则上不得占用道路空间,贯彻环保和节能、节水的要求,鼓励加大女用厕位比例,加强统一标识,加强引导[7]。

2.2城市公厕空间合理性布局的标准分析

公厕具有单个占地面积小、总体数量较多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公厕布局规划时可以见缝插针,与周围用地功能和景观环境协调布设。公厕分布必须满足整个规划区域内出行人群的如厕需求,因此公厕服务范围必须基本覆盖整个规划区域,还应合理分散分布。然而,对于公厕合理性布局的标准一般是按照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来确定的: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 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 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 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 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 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8]。

2.3城市公厕合理性布局影响因子分析

一座城市的公厕分布,是受到政策、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影响的,文章重点从政府行为、人口分布情况、商业布局、旅游目的地分布、车站、场馆6个因子进行分析:①政府行为。首先,公厕的建设一般要与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相一致。其次,公厕空间分布要考虑公平性和均衡性。②人口分布情况。人口是影响公厕空间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越密集的区域,对公厕的需求量越大。③商业布局。交通繁忙的区域,对公厕的需求量大,对于流量大的区域,考虑增加公厕的数量,并可设置流动性公厕。④旅游目的地分布。根据当地人群数量,考虑到景点吸引的旅游人群,可以考虑增设公厕数量,并在旺季考虑增加流动公厕。⑤车站。车站附近是人口高密度分布的场所,在车站等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增设公厕。⑥场馆。这些区域是集贸,休闲的密集区域,除了增设公厕之外,可以考虑增加流动公厕。

3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3.1商丘市公厕现状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全国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现辖六县一市两区,全市总面积10704 km2,人口800余万人。商丘市现有水冲式公厕104座,属于商丘市环卫站直管的公厕有87座,90%的公厕始建于1998年至2006年。其中一类公厕共有20个,占全市公厕的0.19%,二类公厕共有78个,占99.75%,三类公厕共有6个,占全市公厕0.06%。商丘市公厕在整个商丘市的空间分布状态,也就是公厕分布现状。从搜集上来的资料及分析来看,有以下特点。

(1)公厕在商丘市的各个街道都有分布,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凯旋路(9座)、文化路街道(6座)、神火大道等商业密集区,分布最少的是平原路(2座)。

(2)公厕总体上来讲分布不均衡。部分街道公厕部分过于密集,如凯旋路与文化路交界的路段上,布设有6座公厕;神火大道上布设有8座公厕而平原路上公厕寥寥无几。

(3)若按城镇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1座公厕推算,商丘市应有104座完全开放的公厕,每个街道现有和应布设的公厕数量如表1所示。

3.2商丘市公厕的存在问题

(1)公厕设施配置、功能不完善等。仅在数量上和最基本的质量、卫生水平上达到要求,公厕建设尚处于“初级”阶级。

(2)重点区域用厕不方便。在大型商业步行街、大型商业中心、娱乐场所等公共活动中心和轨道交通站点、长途客运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地区,公共厕所配置相对缺乏。

(3)厕所标识不够清晰明了。厕所导向标志设置位置不合理,不易寻找;现有标志不够规范,不易识别;造成如厕者不能及时找到厕所,现有公共厕所无法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4)落实公厕建设用地困难。在古城区,由于用地比较紧张,新建公厕用地难以落实;在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不按要求进行公厕等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公厕建设用地落实困难。

(5)社会公厕监管难度大。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淡薄,如厕后乱扔烟头,纸屑,对公厕设施不爱护,有些市民素质较差,随意破坏公厕设施,如:步行街道(一类厕所),配备上档次冲水、便池设备,现已出现被损坏现象。建议新闻媒体加强对市民文明卫生,爱护公物设施的宣传教育,相关只能部门制定措施,对损坏公共利益行为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6)在公厕的需求空间与供给空间上,通过对商丘市的实地调查,我发现商丘市公厕在空间布局上还不能使市民的需求与供给达到统一,也就是物质空间与行为空间还不能达到有机的结合。

综上所述,商丘市的公厕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都没有达到供给和需求的统一,即物质空间和行为空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4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的对策

(1)以预测结果为标准,增加凯旋路,神火大道,平原路的公厕数量。包括增加凯旋街道原有的9座公厕至14座,增加神火街道原有的6座公厕至13座,增加平原路街道原有的2座公厕至4座,并按照繁华区域300~350 m距离设置一座公厕的标准,在道北增设公厕公厕2座,总的增设公厕数量为16座(表2)。

(2)提高特别繁华区域和繁华区域的公厕等级。特别繁华区域有步行街道、古城内部、团结路、大商字区、站前路、凯旋大道、神火大道7条街道,此类区域的公厕等级以一类标准设置,繁华区域的食品街、长征路、青年路,繁华地段按一类标准设置,非繁华区域八一路、平原路、文化路,非繁华地段按二类标准设置。

(3)落实商丘市公厕的选址保障。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土地主管部门对规划和用地的审批和监管;对必须利用道路退缩带和道路绿化带作为公厕建设用地的,还必须与市政园林主管部门协调;公厕建设需要供电、供水和排水配套,必须与供电、供水部门协调;其产权属于旅游主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社会公厕的建设,必须与旅游主管部门协调。公厕建设过程,还必须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批。做好了部门协调工作,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4)对商丘市公厕进行“厕所微化”。所谓“厕所微化”,是指将原来体型较大的独立式公厕,微缩成体积较小、占地不大、布点灵活、美观卫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小型厕所,这类厕所占地一般为6 m2左右,仅为原固定独立式公厕占地面积的1/20~1/10,便于在人行道两侧布设,解决了建厕用地难的问题。“厕所微化”牵涉用地问题,因此,建议城市规划部门、路政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在布点规划、选点用地上应给予大力支持。

(5)对商丘市公厕进行“厕所显化”。有些地方不是没有公厕,而是缺乏一定的诱导标识,公众即使走到公厕跟前,可能也不会意识到这是厕所,给人造成一种公厕缺乏、布局不合理的假象。因此,增设公厕引导标识、加强公厕引导措施工作。凡在有供行人、顾客使用厕所的公共建筑内,应规定在其导购平面图、通道醒目处,标注厕所所在位置,悬挂明显的引导指示牌。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公众提供“导厕”,如在网上公布公廁分布的电子地图和开展电话咨询等。

5结语

本文首先对商丘市公厕分布进行了概述,现在商丘市正处在城市发展的快速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了不少城市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就是其中一个问题,本文拟以商丘市的公厕布局出发,探讨其布局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商丘市公厕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商丘市公厕的空间布局方法与对策,以期给商丘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华奎元.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Marc Bilodeau,AlSlivinsk.Toilet cleaning and department chairing volunteering a public servic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59):299~308.

[3]尧文元.公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以广州市公厕规划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1):98~101.

[4]邹茜,廖利,吴丽,等. 深圳市公厕规划建设研究[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 8(6):263~266.

[5]惠劼.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胥传阳. 顾承华.公厕管理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7]孙施文.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3(2):15~27.

[8]顾承华.城市公厕的分类[EB/OL].城市厕所网,http://www.toiletweb.cn.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公厕对策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
澳三成人患有“公厕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