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2017-07-21吴琬婷杜学峰
吴琬婷,杜学峰
(1.南安普顿大学商学院,南安普顿SO17 1BJ;2.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校,上海 201400)
上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吴琬婷1,杜学峰2
(1.南安普顿大学商学院,南安普顿SO17 1BJ;2.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校,上海 201400)
目前,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近30年来,上海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老龄化程度发展迅速。根据预测,在2030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500-600万。发展养老产业不仅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内需的增加,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产业必然会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我国研究老龄化程度较浅,在养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消费需求;养老产业链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世界性的趋势。1979年,上海率先于全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上海老龄化的进程,随着家庭规模的日益缩小,家庭养老供给能力的减弱,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得到社会的照护,社会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会日趋增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不再满足于温饱等基本生活需求,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老年人的购买力甚至超过了社会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这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老龄化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上海的养老产业尽管已经有所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养老机构存在结构性不平衡、服务供给和需求等矛盾。
二、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人口规模大 2015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0.2%,也就是说每3人中就有1个60岁及以上老人,老龄化率远高于全国16.1%的比例,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5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435.9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1.97万人。预计到2018年,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500万,2020年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54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二)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1979年,上海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10%,30多年后的现在,上海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根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上海市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且呈加速增长的态势。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老年型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比例4%-7%的称为成年型社会,占4%以下称为年轻型社会。一般来讲,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最终转变为老年型社会需要近百年时间,而上海完成这一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仅仅经过了15年时间。由此可见上海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
(三)高龄化程度深 自1996年以来,上海高龄化程度发展迅速。高龄化是指8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体老人的比例不断趋于上升的过程。上海8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高龄人数是1996年高龄人数的近三倍。预计2010至2025年的15年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18.5万人,2025至2050年新增的老年人口都将进入高龄,从而使上海进入急速高龄化阶段。(见图一)
人口高龄化反映了人口寿命和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这对于社会养老体系和老年人保障制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 历年上海市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
(四)老龄人空巢化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另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空巢化现象严重。“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后独立出去而留下老年一代独自生活的家庭。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空巢家庭”老年人数98.66万人。根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长人数约1000万。另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化,在上海即将步入老年的人口数量中80%以上都是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将进一步加剧“空巢家庭”的增长。
空巢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属于生存风险较高的脆弱群体,空巢老人单独生活,特别是有一个人失能的情况下,对养老生活的需求较多,要求的专业化和特殊化也较高,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形给予照护和支持。
(五)老年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 老年人口的地域分布状况直接关系到养老资源的配置问题。目前,上海市各区县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中心城区的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区县,高龄化趋势也更明显。从2014年末各区县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来看,静安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重较大,为32.4%,松江区老龄占比最小,为24.90%。另外,随着上海市城市建设格局发生变化,老年人口的地域分布格局将随之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养老医疗服务的资源配置也应随之调整。
三、上海市老年消费市场的特征
(一)老年群体消费能力较强 华泰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从2010-2050年,老年人口的消费总量将不断上升。据预测在2020年,老年消费总量将达到41591亿元,2050年将达到58594亿元。如此大的消费量将为市场提供巨大的商机。其次老年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断扩大。2010年仅为6.4%,到2050年将达到16.8%,这意味着超过十分之一份额的消费将被老年人占据,所以老年产业的前景非常可观。
决定老年人对于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的关键因素是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上海市的老年群体主要依靠企业及事业单位离退休金,由于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大多数退休老人有较高的购买力。2015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298.10万人领取了城镇基本养老金,月均养老金3800元。城市老年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不断增加,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20年为28145亿,老年群体已经成为相对富裕的收入阶层,对于老年产品和服务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二)老年消费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追求服务质量 老年群体有着特殊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尤其是对于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满足基本的需求之后,老年人对于生活质量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1]
发展养老产业要了解老年人的消费特征和偏好,才能生产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首先,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时,追求产品的经济实用性,老年人对于商品的包装、时尚性要求不高,而更在意商品的舒适度和质量。这就要求企业注重养老商品的质量,加强对养老服务的培训。其次,由于老年人体能下降,所以更加偏好方便、简约、快捷的消费方式,因此在针对老年人购物的商场等地方应设有老年人休息室等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设施。
(三)老年消费对广告依赖度不高,注重体验 年轻人常见从众、攀比、求异心理,而老年人消费特征比较理性,从“广告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可发现,广告对大部分老年人的影响程度“一般”(41.1%),“没什么影响”(22.7%),表明老年人对广告依赖程度不高,因此企业在广告营销时应避免夸张虚假广告,传播真实商品信息;注重老年人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服务,宣传成果会更加显著。
(四)老年消费依赖消费经验,有稳定的消费习惯 老年人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消费习惯,依赖于长期积累的消费经验,一般不会轻易尝试新产品,对某一品牌忠诚度较高,偏好于老品牌和传统商品。针对这种消费特征,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需要分析老年人的普遍消费习惯,生产适销对路的老年用品,使老年人保持对产品的消费欲望。
(五)老年消费市场的潜力将继续增大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激增,使得老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调查,老年人的消费绝大多数来源于自身的退休金。2015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298.10万人,平均每月养老金3800元。
1、健康商品的需求。调查显示,随着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个人收入的增加,老年人对医疗保健、食品、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针对为老年消费者的产品与服务仍旧处于落后水平。健康消费品、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产业区域未来发展呈上升态势。
2、对生活商品的需求。老年人不只会购买必要的商品,对产品的质量、款式以及品牌还有更高的要求。
3、对精神文化商品的需求。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老年人旅游的人数也再创新高,各地旅行团也相继开展了老年旅行团等项目来吸引更多的老年游客,说明老年人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满足,对精神文化商品的消费也会逐年增多。
四、上海市养老产业发展的不足
(一)上海养老机构结构性不平衡
1、养老机构床位的数量性短缺。养老机构建设与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同步,2011-2013年这3年间,上海市养老机构数量没有增长,保持在631家。至2015年末,上海市共有养老机构699家。(见图二)
图2上海市2006年-2015年养老机构及床位数量
其次,床位数量短缺严重,养老服务机构中可供给的床位数与实际需求量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统计,2015年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有12.6万张,而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为435.95万人,平均每100位老人只能分到不到3张床位,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的增长速度滞后于老年人数的增长。预计到2050年,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650万人,从未来长期需求来看,上海养老机构床位还需增长1-2倍。
2、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突出。上海养老机构存在供给相对过剩问题。第一是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与老年人区域分布不匹配,即在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较高,而郊区入住率相对比较低。由于地域分布不均匀造成城区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而郊区养老机构多,规模大,但郊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远低于供不应求的中心城区。
图3 2013年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数量
由图3得知,在市区县等发展较好的地区,床位数少。2013年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为387.62万人,而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数普遍没有达到老年人口数量的3%;由街道乡镇等偏远地区成立的养老服务机构较市区县较多,但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较差,空置率较高。因此,也导致了养老机构分布不均匀的状况。第二是养老机构差距较大,出现极端化趋势。服务质量好的养老机构价格昂贵,大多数老年人难以负担;而价格低廉的养老机构服务和设备质量落后,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3、服务的对象范围与老年人的需求不符合。养老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本应主要针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需长期照料的老年人,但以目前的养老机构来看,由于这些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很大,许多养老机构并不愿意接受,反而是更倾向于接收生活可以自理或半自理老年人。这造成了老年人的需求和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范围的不符合。
4、养老机构服务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差距。更多的老人比较偏向于“居家养老”的模式,但是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心理需求等;其次未能细分老年人服务群体,如低龄老人的文化、娱乐、心理健康等设施服务。总之,养老服务的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二)养老机构发展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认知程度较低,甚至一部分人认为生活无依或是子女不孝的老年人才会去住养老院。而且由于中国养老机构社会化的发展进程较慢,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养老机构发展的不完善使人们对养老机构的评价偏低,这些都影响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总体认知和接受程度。
(三)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行困难,面临亏损 养老产业资金投入大,盈利低,回收期长。国际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上海市67个养老机构展开调研,结果显示亏损的养老机构23家,比例达到34.3%;只有14家盈利,比例仅为20.9%,也多为微盈利。上海市养老机构超过三成面临亏损、成本上升、招工压力大等困难。社会办养老运行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劳动力、租金成本逐年大幅提高。上海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都会有所提升,造成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租赁房屋的养老机构面临增加租金的困难,尤其是中心城区,地租阻碍了社会办养老产业的发展。
2、养老机构运营管理风险大。养老机构负责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服务,所以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属于养老机构管理范围,属于高风险行业。一旦发生意外,赔偿不可避免。这对养老机构的规避风险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也提高了运营管理的风险。
五、上海市发展养老产业的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规范行业标准 政府要对加强对将养老产业的政策支持,将养老产业的发展列入经济的发展规划中,探索养老产业经济增长点。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布局和规划养老产业。
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突出,政府在城区要建立更多的养老机构,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民办养老机构运行困难,政府应加强与完善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与扶持政策,如财政拨款等方式;针对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差距大的问题,规范养老服务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明确法律法规,定期对养老机构的资质进行检查,加强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地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立产业投资机制,养老服务资金渠道多元化 政府应引入养老产业投资和融资竞争机制,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例如社会办养老机构出现运行困难缺乏资金的情况,政府应鼓励多元化的资本进入养老机构,保障资金的来源,发挥养老机构的规模效应,统一管理,节约社会资源。一方面,政府提高养老金水平,进而增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和产品的能力;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加大信贷力度。另一方面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支持养老服务产业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养老服务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和主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养老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增加资金保障。
(三)发展和完善上海市养老服务产业链
1、养老产业链的核心——养老服务和养老地产。要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投入,致力于开办养老机构和增加床位数,同时注重养老服务的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在未来的地产规划中,开发以养老机构为模式的养老产业,加入适合老年人居住的配套服务设施。例如建立老人购物中心、医疗保健机构、活动中心等,最大满足老年人需求。
2、产业链的主体——养老支柱产业及辐射产业。养老支柱产业主要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消费品、护理用品、食品及保健产品、文化娱乐用品、医疗及康复产品等,全面满足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求。随着老年市场的完善,养老服务的形式还将出现老年人高级护理服务、保险服务、旅游服务、老年产品设计研发行业、老年休闲娱乐行业等衍生服务。[2]这将形成除了上述三种养老模式服务内容以外的辐射行业。
3、产业链末端——上下游服务业。目前,上海市养老产业缺乏专业型的人才,如专业护理员、心理健康师、营养师等,这阻碍了养老产业的发展,也表明养老产业提供就业岗位的空间很大。要积极鼓励在综合性大学开设老龄经济、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等专业课程,引进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人员机制。
养老产业还可以拉动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各类行业的发展,对于上下游产业起到极大拉动作用。例如运输业、建筑业、殡葬业等。[4]养老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将辐射各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六、结论
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市老龄化特点对比全国具有其特殊性,除了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化程度深,还有空巢化、老年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未来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等特点。因此,养老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前景。上海老年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较强,养老产业前景非常可观。尽管目前上海正在探索一系列与养老相关的产业,但是从市场看养老产业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养老产业链。比如上海的许多养老机构仍定位在福利性和非盈利性的范畴,难以按照市场进行有效资源配置,限制了机构的运营,仍有许多潜在的商机未开发。养老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养老产业结构不平衡、养老床位数量性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但是可以从政府、机制和建立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改善。
上海养老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养老产业良好的市场前景表明,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具有必要性。养老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并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1]张宁宁.老年用品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1.
[2]蔡 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4-13.
[3]邓 力,顾 静,吕婷茹.完善上海市养老产业的对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3):36-38.
[4]向 甜.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J].劳动保障世界,2012(06):18-2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Aging in Shanghai
WU Wan-ting,DU Xue-feng
(1.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Southampton,SO17 1BJ; 2.Party School of Fengxian District of Shanghai,Shanghai,201400)
s:Recently,Shanghai is a city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aging in China.In the past 30 years,the aging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and the aging degree has developed fast.It is estimated that in 2030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Shanghai will be 5 to 6 million.To develop pension industry is not only good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aging,but also useful to promote domestic demand and China's econom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ing,pension industry will certainly become a new industry.However,the aging degree of China is not deep,many problems appear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pension industry.
aging of population;pension industry;consumer demand;pension industry chain
D632
A
〔责任编辑 赵晓洁〕
2016-10-25
吴琬婷(1994-),女,山西寿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银行和金融;杜学峰(1967-),男,山西山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农村治理、基层自治。
1674-0882(2017)01-0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