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科举制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之思考

2017-07-20胡萌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局限性

胡萌

【摘要】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吏的任用关乎国家大事,为确保人才得以有效选拔,一方面国家鼎力兴办教育;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重要就是科举制度的创建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科举制度的特点,总结出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进一步学习、揣摩科举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专制统治;局限性

为政重在择人,这是中国古代行政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纵观中国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选拔官吏的途径和方法也有所变化,包括世袭制、军功爵制、察举制、纳赀制、恩荫制以及科举制等等,其中对后世尤其现代官僚选拔制度影响为深远的是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兴起过程追溯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以隋代周。隋朝统一后,随着世家贵族日益没落、寒门地主势力不断提升,九品中正制的流弊阻碍了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隋朝初年,为巩固中央集权,隋文帝杨坚大力改革政治体制,开始推行三省六部制度。而之前的荐举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统治需要,如何有效地实施人才选拔,以充实建立起来的官僚机构,成为摆在隋朝统治者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杨坚在对传统人才选拔制度,即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继承的基础上,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革,为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不断发展变革,迎合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以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统治者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使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因而使科举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中后期主要的官员遴选制度。

二、科举制历史作用探寻

张希清对科举曾下过一个定义,即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确切地说明了科举制度的实质和目的乃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且士人皆可自由报考,主要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录用与否。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延续了近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之所以能有效施行这么多年自然与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发挥的作用分不开,具体分析如下:

(一)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缓和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为巩固吸纳全社会优秀人才,官吏选拔机制本应足够开放,但以往在官吏选拔制度上存在着血统、门第、财产等方面的限制,科举制的出现就克服了选拔渠道狭窄的弊病,打破了世家贵族对行政权力的垄断,以科考成绩为选拔依据,使得下层家庭出身的人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一相对公平的竞争程序踏入官僚队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得以实现。从而增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缓和了长时期贵族垄断行政权力与士人得不到晋升阶层机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统治稳定。

(二)为专制统治提供优秀人才,一定程度上保证官吏清廉,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历代君主笼络人才、驱策英才的有力工具。手段和巩固专制独裁统治的它注重真才实学,为历朝历代贡献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保证了中国官僚体制在稳定中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克服了以往因选择范围狭小、任人唯亲、裙带之风盛行而致人才素质低劣的弊端,提高了官僚人员的素质,保障了人员数量上的需求,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提供了充足后备人才。大量有学识的士人通过科考进入官僚阶层,为统治者服务,满足了专制主义统治下对人才的渴求,而官吏选拔权在中央,于是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出身贫寒的科举人士,往往对贪腐深恶痛绝,因此大都不肯随波逐流,这对于维护国家法纪、澄清吏治自然具有重要作用。腐败的嘉庆皇帝曾经也承认:“各省膺民牧者,多读书人,于吏治民生实有裨益”。

(三)统一社会价值观——“学而优则仕”,延续传世经典儒家文化,启发当代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考察范围主要是经典儒学文化,可以说科举制是保障儒家社会意识形态普及的关键手段。它是以文化知识为标准的选拔方式,能够激励士子们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知识学问,由此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崇文尚学的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看重文化教育的国家之一,从而也保护了对经典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承传。当下“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标准已经深入人心,就是得益于科举制度。

三、科举制衰落原因思考

科举制为历代政权贡献了大批优秀人才外,还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给中华民族带来注重教育的导向,以至于有人深信“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但是,为何到了清末科举制惨遭废止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统治者对科考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限制,重新打造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阶层,稳固其政权统治。到明清时期,考试形式日益刻板,考试内容愈来愈僵化,只限于“四书五经”,立论依据只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不允许有丝毫独创;文体一律用“八股文”。这样的考试早已丧失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离,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且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这样的“人才”自然也没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无力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局势,更别说提出什么治国安邦的良策。由此埋下了清末行政作风沿袭怠废、统治能力衰弱的祸根,致使清朝在东西方对抗上危在旦夕。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思想逐渐被国民了解,广大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积弊进行了大胆的批判,清政府在1905年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正因科举制度这些作用使其得以在中国古代社会上长期存在;又因后期積弊使得科举制度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清末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考试选拔人才这种方式却一直承袭至今。有鉴于此,对科举制度进一步深入探究,取其精华,吸收其珍贵历史经验对完善我国当下考试制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志茗.科举制度之废除及其后果——兼析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55-61+125-126.

[2]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99-106.

[3]徐梓,王炳照.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J].教育学报,2005,04:3-9.

[4]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5-12+19.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局限性
滴水藏海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浅谈视听技术在刑事案件测谎中发挥的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