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与QQ群的话语权探析

2017-07-20黄敏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微信群话语权

黄敏

【摘要】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微信群和QQ群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技术变革推动着群体传播方式转变,现实社会的群体交流迁移至网络空间中,通过微信和QQ组建交流群组,本文拟从微信群和QQ群着手,探析微信群和QQ群中话语权问题。

【关键词】微信群;QQ群;话语权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們。”QQ群与微信群已融入生活,逐渐塑造我们自身,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话语方式等。

一、微信群与QQ群的话语权

微信群、QQ群的出现带来了新的“群”社交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方式,在网络空间构建一个虚拟“会议室”,聚集一群人在此讨论“议题”,“议程”由谁设置?“意见”由谁总结?在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即能看清群内话语权的归属。

(一)自媒体时代下的话语权

“话语”最先是出现在语言学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话语”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为了更好地理解“话语”,米歇尔·福柯在他的演讲《话语的秩序》一文中提出了“话语即权力”的理论[1],随后便出现了“话语权”概念。有学者将话语权界定为“人们为了充分表达思想、进行言语交际而获得和拥有说话机会的权利。话语权是语言权利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需求的变化,大众传播开始被去中心化的小众传播消解,一个新的时代正悄然降临——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以个人传播为主,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生产者,有技术条件和物质手段通过个人向特定的个人或大众传递话语。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自媒体作为个人的媒介就是个人的延伸,扩大了个人话语能力,让个人有机会、有权利将自身话语快捷、广泛传播。

(二)舆论场中话语权的争夺

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曾提出“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因素,从而能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3]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于1998年率先提出“两个舆论场”的概念,分别指以党媒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民间舆论场”。现在也有“三个舆论场”的提法,指政府舆论场、媒体舆论场和民众舆论场。[4]不管是“两个舆论场”,还是“三个舆论场”,都会出现不同的话语和声音,这也意味着舆论场之间存在话语权的争夺。

舆论场如同话语集中地,各自微小话语集中趋同后形成强势话语,最终形成舆论场。不同话语代表不同利益诉求,有着各自差异化的表达方式。在舆论场中争夺话语权一是要凭借实力,二是需要掌握技巧。从发声主体角度来看,话语权天生依附于有实力的主体,掌握政治大权,占据经济优势,拥有较高学识,处于较高地位、身为意见领袖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发声者争夺话语权。从争夺技巧来看,在于如何争夺、如何发声、何时发声、何处发声等。争夺话语权一方面在于“建构”,建构己方利益态度、观点,树立利于自己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在于“解构”,解构已有舆论观点,转而表达己方诉求。[5]

笔者认为,舆论场中话语权的争夺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同舆论场之间话语权的争夺。最典型的即为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话语权的争夺:“官方舆论场有意识的、节目单式的议程设置”以达到引导社会主流意识的目的;民间舆论场行使“集合传播权”[6],倒逼官方舆论场。另一类是同一舆论场内部话语权的争夺。以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就存在一定的内部竞争关系,各大党媒总体论调统一,但话语表述多元化;在复杂、不稳定的民间舆论场更是如此,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民间舆论场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话语权的争夺更加激烈,人人有权参与争夺。

(三)微信群与QQ群中的话语权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话语权去中心化,让草根大众拥有发声机会,微信群、QQ群作为一个网络虚拟社群,就如同一个小型“舆论场”,不同意见在此交汇聚集、不同的成员在此讨论,在“意见自由市场”内,群成员之间依然存在话语权的争夺。

微信群与QQ群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控制群内话题。拥有话语权的成员能够制造话题,提供讨论,或强行终结话题。第二,引导群内观点、意见。拥有话语权的成员可以对话题发表个人观点,并得到其他成员拥护,引导群内意见。第三,拥有追随者、响应者。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信群和QQ群是人群聚集的虚拟社群,在群内拥有话语权的人,拥有自身的追随者、响应者,一发声就会有人附和回应,不至于“冷群”或无人理会。

二、微信群与QQ群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微信群与QQ群作为即时通信工具,从规模上来讲,几人的小群具有和谐的社交关系且话语权争夺不明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群就存在明显的话语权区分,群的规模越大,话语权纷争越明显。笔者主要以较大规模(默认20人以上的群)的微信群或QQ群为考察对象,分析群内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微信群和QQ群作为网络通信,定然少不了网络社交,即线下无交集的个体因某些原因加入微信群或QQ群,建立了“网友”关系,这样的网络社交属于弱社交,现实的社交黏合度不高,甚至有可能仅用网络身份交往,缺少现实背景信息,与匿名无异。另一方面,微信群和QQ群又是群体即时通信工具,现实生活中有共同目标、共同圈子的个体为方便交流,以群的方式探讨问题、增进感情,这类是建立在现实社交关系基础上的强社交关系群。因此,通过微信群与QQ群的强、弱社交关系划分,便于探讨群内话语权影响因素。

(一)强社交关系的微信群与QQ群

强社交关系的微信群、QQ群的话语权受现实社交关系影响极大,呈现的规律为:现实生活中的话语权与群内话语权成正比关系。

因此,考察强社交关系的微信群、QQ群话语权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考察群内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

1.政治地位差异:若群成员之间存在政治地位差异,政治地位高者拥有更大话语权。

2.经济地位差异:若群成员之间存在经济差距,则拥有更多资本的富有者拥有更大话语权。

3.受教育程度差异:若群内涉及专业知识,则该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拥有更大话语权。

4.社会关系差异:强社交关系群受社会关系影响很大,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能够直观地在群内彰显。

5.身份差异:在部分微信群或QQ群内的群成员个体差异错综复杂,可能同时存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差等,此种情况下针对不同的话题又存在一定的身份差异。

(二)弱社交关系的微信群与QQ群

弱社交关系的微信群、QQ群因群成员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集较少甚至是没有,话语权受现实社交关系影响不大,话语权单纯地建立在群内网络社交上。如个体加入某个共同爱好交流群,该个体与群内成员互不相识,群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身份地位,最理想的状态为入群之初各自相等的起跑线,每个人都拥有相等的话语权;群建立一定时间之后,群成员之间出现一定差异,群成员在群内的表现决定其话语权。

1.群主拥有最大话语权

在弱社交关系群内,群主为该群的主导者,后续入群的成员是群主的跟随者,群主设置一定的群内制度,拥有管理群成员得权利。弱社交关系群成员之间不依附现实社交关系,因此群主若不满某一群成员,可将该成员踢出群,而不因社交关系承担任何压力或后果。如此看来,群主似乎拥有了群成员的“生杀大权”。

2.资本因素

微信群、QQ群拥有发红包等资本交易的功能,发红包可以引起群成员关注。在弱社交关系群中,在群成员互不知晓现实身份的情况下,多发红包、红包金额越大的成员自然被视为拥有更高经济地位、更多资本的富有者,在群内拥有更大话语权。

3.活跃程度

在较大规模群内,几十甚至上百位成员虽拥有话语权,一般而言,始终有部分成员偏向“潜水”“看聊”,这类沉默的群成员因不常发言,在群内的社交不足,与其他群成员不够熟络,拥有的话语权较小,发言时会经常出现被忽略的情况。相反,较活跃的群成员经常发言,与其他群成员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网络社交关系,其发言一般能够引起他人响应,不会出现“冷群”现象。因此,除群主及管理员之外,活跃程度越高,能影响群内的话语权。

4.言论水平

在弱社交关系群中,群成员之间陌生,个人的身份、素质往往通过群内聊天展现,其他群成员可通过其言论来辨别身份背景。一个人言论水平高,发言精辟独到,自然具有吸引其他成员讨论、拥护、跟随的魅力,逐渐地从普通群成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话语权的主导者。

自媒体时代,人人拥有麦克风,却不一定人人都是意见领袖,话语权的争夺在自媒体舆论场中愈显激烈。作为自媒体时代即时通信的网络社交工具——微信群和QQ群,创建了网络群体的内部舆论场,群内言论的扩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有了群内更大的话语权便于更好地取得群成员的信任,若群内意见领袖散布了不实信息,这对于群内舆论而言是一种灾难;反之若群内意见领袖能够正确引导舆论、澄清真相,这对于群内舆论而言是一种福音。因此,群内话语权的争夺不仅仅是一己之事,拥有较大话语权的群成员要有担当意识,树立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传播虚假信息,正确引导群内舆论。

参考文献:

[1]温馨.自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

[2]冯广艺.论话语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刘九洲,付金华.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J].新闻界,2007(1)

[5]姜艺萍.简析當下社会的两个舆论场[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4

[6]支庭荣.集合传播权与谦抑性原则——解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两个舆论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猜你喜欢

微信群话语权
网络圈群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路径选择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微信群于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出院延续护理的应用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让“微信群”成为农村流动党员参加“两学一做”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