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
2017-07-20杨艳红
杨艳红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高校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面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不断上涨,人才需求结构不断变化,各大高校纷纷致力于图书馆建设,整合和优化现有的数字资源,以实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本文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咨询、数字资源检索、数字资源挖掘、数字资源重组、数字资源存储以及数字资源共享等服务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旨在为推动高校图书馆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评价
1.引言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的,在不改变传统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前提下增设了浏览、筛选、汇总虚拟智力资源的功能,大大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信息采集于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为高校学子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而提升高校整体的服务水平,故此,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与背景下,积极探究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会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核心。
2.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广泛关注,使得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逐渐从理论研究延伸到实际应用阶段,以数字资源利用数据为主要依据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发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导致在进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时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高校信息化程度不高,对数字资源的引入缺乏,使得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仍然采用结构化的数据库来实现相关数字资料以及信息的管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比较被动,难以满足信息化、大数据时代需求。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设备软件更新速度加快,高校的硬件设施平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实际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工作受限,无法充分的发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优势,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降低。
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强烈要求高校尽快落实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现代社会发展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日趋强烈,无形中给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只有密切关注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数字化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数据库的资源优势,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你呢该李,吸引更多的读者,使更多的人热爱学习,实现图书馆的实质价值,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建设走向更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4.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包含诸多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指标体系。本文结合钻石体系分类标准,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如下图所示。由于在进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等级的指标数据,因此,应将下图中所含有的指标体系内容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切实确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1 数字资源咨询
由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内容体系庞大且复杂,为了方便用户快速、准确的在庞大的数字资源系统中找到需要的资源,高校图书馆采用了图书馆员资源、学科馆员资源等咨询方式,并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减少用户寻找资源的时间,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
4.2 数字资源获取
数字资源检索是是用户快速获取有效资源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一站式检索方式的引入,用户只要在检索目录中输入所需资源的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系统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找到所需的资源。
4.3 数字资源挖掘
所谓的数字资源挖掘是指从庞大的数字资源体系中提取出最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发挥重要资源的优势,确保数字资源的利用价值。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越丰富,那么其挖掘的价值就越大,提取的有效数字资源就越多。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不断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数字资源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4.4 数字资源重组
数字资源重组是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而增設的功能,是对数字资源挖掘的进一步延伸,资源重组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数字资源重组工作,切实提高重组的效率和质量。
4.5 数字资源存储
数字资源存储是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由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内容众多且复杂,需要采用高校的、大容量的存储方式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随着计算机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存储、数字仓库以及元数据等多种储存方式应运而生,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用户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存储一些数字资源,方便应用。
4.6 数字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加快数字资源的流动效率,逐步提升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必要的数字资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应避免侵犯他人隐私,并保护好个人隐私,确保资源共享的合法性。
5.强化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的措施
5.1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由于各个高校的财务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投入的力度不同。财务能力强的高校其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模不教大。而对于一些财务能力相对较弱的高校应加强与数据库供应商的交流与合作,整合所有有用的资源,扩大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模。同时拓宽图书馆建设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快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速度。
5.2 重视信息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对信息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涨,因此,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将重点放在培养信息型人才上,发现和挖掘社会优秀信息人才参与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确保数字资源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结合高校实际科研情况和用户需求,不断丰富图书馆创新服务内涵,提升数字资源创新服务能力,为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5.3 加强数字资源研究与建设工作
不同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积累和服务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经济较发达、教育资源较充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接收和利用较早,并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较强。而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高校更应该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充分的发挥大数据时代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投入力度,广泛的收集和整合各项数据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图书馆数据库,逐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外,还要提高高校数字资源研究工作者的地位,重视其研究理论成果,以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文献服务联盟及出版社、国外文献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功能的联动发展,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目标。
5.4 做好知识技术建设工作
技术是现代社会竞争的主要砝码,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谁就获得了优先的发展权,在激烈的市场中能更好的展现出其竞争优势。因此,面对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更应该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引入先进的知识技术,科学部署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工作。充分发挥知识技术的优势,将知识技术与数据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此外,高效还应加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数据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广泛的汲取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高质量的图书馆数据资源系统,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5.5 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
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大量的数据资源闲置,资源共享程度偏低,无法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使其更加适应大数据环境,应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加快管理模式创新脚步,构建数字化的管理平台,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
6.结语
21世纪是知识型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对知识型、信息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发展可以为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各大高校应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加大数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步伐,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知识型人才。
參考文献:
[1]梁茹,李建霞,刘颖,刘云,孙晓星.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2):38-46.
[2]李迎迎.知识服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3]刘玉美.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能力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李瑞金.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J].知音励志,2016,(17):247-248.
[5]化明艳.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6]李迎迎,王娟,郑春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4,(03):192-197+142.
[7]李迎迎,王焕景,郑春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拟熵权模糊综合评价[J].图书馆论坛,2014,(05):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