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山西临汾农村威风锣鼓传承现状与思考
2017-07-20高忠严刘文娟霍翠芳
高忠严 刘文娟 霍翠芳
【摘要】山西临汾威风锣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农村临汾一代是普遍而具有地方标志意义的群众文艺项目,大多延续庙会传统,或成为地方文化品牌。各村落威风锣鼓表演团体在服饰、乐器、表演规模和文化功能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传承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共同传承了这一民间艺术。
【关键词】社会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威风锣鼓 ;表演团体; 艺术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村落文化受到很大冲击。但有些民俗活动,因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依托于一定民间信仰活动,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传承能力。临汾的威风锣鼓表演是一项极富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有悠久的历史,往往伴随着民众的信仰活动或节日活动展开。
一、山西临汾威风锣鼓历史与文化传承
临汾地区的农村文化气息浓厚,大多村落多为文化村,各个村都有自己的锣鼓队,村民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就已经将当地的曲牌都记下,并学会了怎么敲威风锣鼓。正是因为农民的锣鼓基础好,对威风锣鼓有深厚的感情。农民始终是威风锣鼓传承的主力。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开始的1988年龙年的社火文化节威风锣鼓一炮打响,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威风锣鼓名扬海内外,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汾农民总是作为队伍主体参加演出,在临汾威风锣鼓的传承发展和对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威风锣鼓表演在临汾一代是普遍而具有地方标志意义的群众文艺项目。据笔者调查得知,在整个临汾市绝大多数村落都有自己的锣鼓队,大的村庄锣鼓队人数可以达到百人,魏村是临汾市有名的文化村,锣鼓队人数较多,每年阴历四月初十在远近闻名的牛王庙会上有精彩的锣鼓表演。小村庄也会有十人左右的锣鼓队,例如临汾市金殿镇的婆婆神村。在临汾,威风锣鼓有一定知名度的村庄还有临汾市亢村、贾得村、封侯村、东张堡村,襄汾县北关村,霍州市义成村,汾西县团柏村及城南掌村等。
二、山西临汾威风锣鼓表演团体现状
山西临汾农村威风锣鼓表演团体众多,大多依托于村落信仰或节日文化活动,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于庙会仪式的团体,如洪洞县“走亲”习俗活动参与村的威风锣鼓队,魏村威风锣鼓队;另一类则是服务于岁时节日或庆典仪式的锣鼓队,如亢村、婆婆神村等很多村庄。下面以魏村和洪洞走亲习俗相关村落为例来论述临汾农村的威风锣鼓传承和发展现状。
(一)曾经的辉煌与衰退:魏村威风锣鼓队
魏村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西北部旱地丘陵地区,距临汾市区25公里处。魏村历史悠久,村中牛王庙建于元代,供奉牛王、马王和药王,也称作三王庙。根据碑刻文献记载,这里元代开始就有开始于春祈秋报的隆重庙会,有丰富的演艺活动。 传说农历四月初十为纪念牛王生日,魏村每年举办七天庙会,祭祀仪式非常隆重,威风锣鼓表演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魏村文化底蕴深厚,村中老百姓均热爱文艺活动,村里很早就组建了威风锣鼓队,因为人口较多,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村,村中锣鼓队较邻村相比人數较多。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威风锣鼓队伍中就有来自魏村的农民威风锣鼓队员。经历了亚运会威震山河的表演后,村民对自己的村落艺术威风锣鼓队的自豪感增强,追求也提高了,也想把魏村锣鼓队训练成像亚运会的队伍那样规范整齐。于是村里请来宋庆云老师进行了半个月的系统训练。曲牌采用亚运会曲牌和国庆四十周年曲牌,表演队形在亚运会队形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以适合村落的表演场合,整个队伍的服装乐器配置由当时魏村的钢铁厂提供,再加上专业训练,魏村锣鼓队由传统的无队形变化、无专业服装的随意性表演到训练有素、气势恢宏 、威武雄壮的专业性表演,后来应邀参加了1997年香港回归柯受良飞跃黄河表演和2000年“世纪之交山海关”等演出,更是名声大振,经常受外界邀请参加演出,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魏村每年正月十五都会闹社火,举行文艺表演。表演有各种舞蹈节目,少儿花鼓,舞狮,打响鞭,划旱船,扭秧歌等节目,每次活动最后出场,且总能将活动推向高潮的都是汹涌澎湃、撼天动地的威风锣鼓表演。四月初十牛王庙会从四月初四开始,到四月初十正日子一共进行七天,祭祀及文艺表演都在四月初十当天。每年的祭祀仪式上,进献祭品的同时,锣鼓喧天,整个祭祀仪式达到最高潮,威风锣鼓是唯一进入牛王庙祭祀仪式中的表演节目,威风锣鼓表演的也是曲牌中最高潮的部分。此时,威风锣鼓演员全神贯注看着指挥手中的红黄指挥旗,威风锣鼓发出的雄壮声响似万马在奔腾,将老百姓心中对三王的崇敬,对一年丰收的希冀通通注入到充满激情的敲打中去。
魏村威风锣鼓队1992年成立时有两百多人,且均是男队员。在2015年正月十五社火时有八十多名队员,四月初十牛王庙庙会时大概有六十多名队员,且一半的队员是女队员。锣鼓队敲得依然是1992年宋庆云老师训练的亚运会三分零五的曲牌,再也没有进行变化,且村中老的旧的曲牌已忘却,服装依然是1992年村中钢铁厂赞助的那批服装,经过了二十几年,衣服比较旧,很多衣服的配饰也不齐全,腰带头巾不少已遗失。九十年代初买的乐器质量很好,不过也有几面鼓因保存不当,敲击时用力过猛而敲破。2005年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来魏村锣鼓队没有出去参加过演出或比赛,只用于村中社火表演、庙会表演。出现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落人口外流。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中半数以上的村民尤其是男性青壮年劳力均到城市打工谋生,锣鼓队员锐减。村中多留守妇女,老人,妇女参加进来,锣鼓队队伍女性化。
(2)集体收入减少。村中钢铁厂倒闭,村中财政紧张,没有多余资金置办锣鼓队服装乐器。
(3)缺乏专业人士训练队伍,对锣鼓队进行训练,创作新的曲牌。村中艺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二)洪洞走亲与威风锣鼓
在临汾,很多地方认为威风锣鼓是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和相关信仰习俗有关。当地有独特的“走亲习俗”。
“三月三”接姑姑和“四月二十八”迎娘娘活动规模大,参加人数多,涉及范围广,超过其他地方的庙会活动。洪洞“走亲习俗”起始村及沿线各村的威风锣鼓的发展相对于其他村落来说,发展得很好。
以羊獬村为例,受传统影响,参加走亲习俗的羊獬村锣鼓队队员大致有一百人,队员均为男性,表演服装为灰色运动服,红色棒球帽。羊獬村威风锣鼓队的主要表演时间为农历三月初三和四月二十八的接送神活动。如接姑姑活动中,农历二月下旬就开始筹备工作,唐尧故园“总社”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进行工作安排,例如对仪仗队的仪仗,威风锣鼓队的锣鼓器乐派专人进行检修,及队员的服装配备。接姑姑活动历时三天,威风锣鼓队员需一路行走,一路敲打锣鼓,运动服结实舒适,且利于保暖,由羊獬村前往历山,海拔逐渐升高,三月初二晚迎亲队伍到达历山上,气温仍然比较低。威风锣鼓表演队服仅适合表演,不适于长途跋涉,且在迎神仪式结束后,运动服也适于村民日常劳动穿着。灰色运动服还作为羊獬村村服,作为村里的标志之一,一衣多用。在外打工的大部分羊獬村村民在庙会前便请假回到羊獬村为接姑姑回娘家做准备,威风锣鼓队员进行排练。关于威风锣鼓队员的选拔,主要是村民自愿报名,羊獬村村民对娥皇女英二位姑姑的信仰极为虔诚,每年争相报名,名额有限经常难以协调,特别是不少年轻人认为作为传承人更应踊跃参加,所以很多年轻的队员加进来。羊獬村威风锣鼓队员均为男性是传统遗留下的规矩,虽然现在已经有女队员的存在,但是在接姑姑活动中以男性为主体。去历山接姑姑只能是男队员参加,女队员不能参加,整个迎亲队伍都只有男性,等姑姑接回羊獬村后,女威风锣鼓队员可以在村口迎接。羊獬等村的威风锣鼓表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流动性,边行进边表演,与其他地方场地表演,舞台表演不同。
羊獬村威风锣鼓曲牌内容丰富、曲目繁杂,有《吃凉粉》、《西河滩》、《四马投唐》、《风搅雪》、《笑回乡》、《东河沙》、《五路垣》、《乱丝麻》、《银扭丝》、《老鸭子》及《八牌子》等。羊獬村作为威风锣鼓发源地,也承载着“走亲习俗”活动,所以村中曲牌保存较多,较完整,且村中老年艺人仍然可以敲这些曲牌,青年艺人主要会敲《西河滩》、《司马投唐》、《风搅雪》、《笑回乡》等曲牌。每个曲牌都有特有的演出地点,时间和典故。如“接姑姑迎娘娘”队伍经过屯里渡口渡过汾河时,全体迎亲人员都要跪拜于汾河滩祭河神,此时锣鼓齐鸣,表演曲牌《西河滩》,第一节,节奏较为舒缓,体现的是所有人员对姑姑的虔诚,行三叩九拜大礼;第二节,紧接表现河水滔滔,水势凶猛,祭河神;第三节,反映了羊獬村民要集合队伍继续赶路,表现渴望尽早接姑姑回家的急切心情。传说曲牌《西河滩》是由尧所做,由帝尧作的曲牌还有讲述“司马”部落自愿投在唐尧联盟的《司马投唐》和体恤民情所作的《风搅雪》等。《风搅雪》又叫《三家义》《三结义》等,多在西桥庄和历山敲,体现的是羊獬村、历山和西桥庄三家的情义。当迎亲队伍接上姑姑返回了羊獬村时,敲《笑回乡》以示姑姑回娘家的喜悦及民众接回姑姑的喜悦。
羊獬村威风锣鼓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故事性、独特性、传奇性、持久性。羊獬威风锣鼓的表演起承转合,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变化奇出,体现千年习俗千回百转的流转演变。羊獬村的村民争相报名参与迎亲活动,耳濡目染中对威风锣鼓的曲牌、技巧很熟悉,羊獬村的威风锣鼓会持久的传承下去。
羊獬村的乐器和服装都依托于村民和村委会。鼓平时放在尧庙宫内保存,而锣钹铙等铜器由锣鼓队的负责人保管。最开始乐器购买由村委会和尧庙宫合资购买,当然也有村民的捐献和布施,整个接亲队伍的服装也是如此。
羊獬村锣鼓队发展虽说于其他村落而言,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威风锣鼓队员减少。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走亲习俗期间无法回到家乡。走亲习俗并非国家节假日期间,且不少年轻人远赴北京、上海等地打工、就业,旅程较远,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困难。
(2)新旧交替的困境。羊獬村的有些传统威风锣鼓曲牌传承不是很好。例如《五路垣》《乱丝麻》《银扭丝》《老鸭子》《八牌子》等曲牌相对复杂,只有五十岁及以上年龄阶段的人会打。这几个曲牌较为难一点,不经过系统的手把手训练,年轻人不容易学会。
(3)威风锣鼓发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在羊獬村和万安镇都遇到一种情况,对自己村流传下来的特色曲牌进行保密,不随意传授给其他村镇的艺人。
三、当代威风锣鼓艺术发展的思考
从以上对山西临汾威风锣鼓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整个临汾地区农村的威风锣鼓发展过程中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不需要担心威风锣鼓会失传,它作为一种群众性的表演艺术,已经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但在剧烈变化的社会转型期,也面临不少问题,要想全面科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是其传承的依据和动力所在,威风锣鼓的起源,曲牌名称及相关传说赋予民间艺术以丰富的地方意义。人们在年复一年的演奏活动和欣赏活动中传承了相关地方知识,可以为威风锣鼓及其团体修建一个集旅游、参观、欣赏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陈列威风锣鼓的相关东西,如书籍简介、服装简介、乐器简介、艺人简介及相关照片等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活态传承,与时倶进的创新是其发展的趋势。而传承发展的核心则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地方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与大力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和措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及相应艺术修养,才有可能使他们创造的非遗文化服务能够真正地融入时代进入生活,才有可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非遗传人可儿童抓起。例如,在临汾同盛学校将威风锣鼓的教学和学生体育融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地方文化活动开展
威風锣鼓的传承需要更多的表演机会和场合,除了地方庙会外,还可搭建舞台,专门用于威风锣鼓晚会表演。还可举办各种工艺美术专业展及相关博览会,引导从事威风锣鼓生产、经营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参加展销会、博览会等合作交流活动,为威风锣鼓及其团体发展搭建平台。继续举办“锣鼓文化艺术节”等,带动整个临汾地区威风锣鼓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振满,陈春生《民间信仰与当代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8
[2]张玥《临汾威风锣鼓的表演特色及文化功能》,《当代音乐》2016(28)
[3]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6
[4]纳钦《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民族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