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联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2017-07-20全红香陈昌明

商业会计 2017年9期
关键词:财务舞弊

全红香 陈昌明

摘要:文章以海联讯财务舞弊案为例,在财务舞弊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其财务舞弊的过程和识别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海联讯财务舞弊的手段,为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提供了些经验。

关键词:财务舞弊 舞弊识别 舞弊手段

一、引言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损害了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随着财务舞弊危害性的加剧,研究财务舞弊,加强对财务舞弊的防治已经成为学术界、企业界乃至政府关注的课题。

二、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舞弊的概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指出:舞弊是被审计单位为获取超额利润或掩盖某种不当财务行为而单独采取的或与治理层、员工合谋的欺诈手段。

(二)财务舞弊的识别。对其识别可以从上市公司和其他机构的关系、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特征、公司整体角度、财务经营角度等方面进行。

1.从与其他中介机构关系识别财务舞弊。要看是否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一旦出现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就要考虑其是否存在舞弊嫌疑,舞弊主体可能会为了得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会计师事务所同谋,联合进行财务舞弊。

2.從公司所在行业特征识别财务舞弊。同一行业的公司在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上很相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这些公司之间的毛利率、销售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应该相差不大,如果公司的毛利率等指标明显大于同行业同期的竞争对手,那么就要考虑其是否存在财务舞弊。

3.从公司整体角度识别财务舞弊。要考虑公司是否急需上市融资,是否面临被ST、退市等严重经营风险。如果公司有这些方面的压力,它就很可能通过财务舞弊来粉饰财务报表、传递虚假利好消息。

4.从相关异常财务指标识别财务舞弊。其一,现金流量表反映了现金流量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一般而言,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当多于净利润,如果不是或远小于净利润,则进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比较大。其二,通过分析营运周转指标来辨别财务舞弊。公司在虚增收入的时候,往往伴随随着虚增应收账款和存货,这样长期舞弊下去会使营运资本周转速度明显下降,资本的利用效率下降,但公司却能创造长期高额盈利,该公司则难逃舞弊嫌疑。其三,收入的增加与费用的增加不符合配比原则。一般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费用也应对应增加,如果公司经营业绩与费用呈相反方向发展,表明公司可能进行了财务舞弊。

三、海联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上市之路比较长远。2003年因SARS的原故被迫放弃海外上市,2009年又因其核心竞争力不足被否上市,2011年11月,终于在平安证券和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的保荐下得以成功上市。但好景不长,2013年3月21日,海联讯因涉嫌财务欺诈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14年11月14日证监会发布了对海联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明海联讯自2009年到2011年6月底共虚构收回应收账款24 205万元,自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共虚增营业收入2 761万元,涉嫌上市欺诈,上市后海联讯仍以相同的方法进行舞弊,虚增2012年净利润340.74万元。鉴于此,证监会对海联讯处以822万元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罚款1 357万元并给予警告。

(二)海联讯异常财务指标识别。海联讯的财务舞弊其实是有迹可循。分析其财务报表可以发现: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远小于净利润。海联讯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1 039.4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2 303.93万元,2011年全年的净利润为6 273.2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112.11万元。公司的净利润一般应小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但是海联讯的净利润远远大于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禁让人怀疑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2.营运指标异常。海联讯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一向比较高,2011年和2012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02和1.4,营运资本的周转率分别为0.62和0.71,如此低的营运效率却能创造佳绩,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

(三)海联讯财务舞弊手段。

1.推迟确认外包成本。分析海联讯招股说明书可以得知其有部分项目依赖外包。

从表1可知海联讯的外包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占有较大比例。海联讯是在实际收到提供商结算清单时确认外包成本,而不是在相应收入进行确认时按服务完成情况暂估成本,即推迟确认外包成本,这是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海联讯外包成本的舞弊对部分会计科目也造成了影响。

海联讯通过外包成本的推迟确认,使2010年营业成本虚增930.56万元,而使2011年营业成本虚减117.97万元,进而达到调节当年营业利润的目的。推迟确认外包成本也使得2010年、2011年年末应付账款分别虚减369.72万元、487.69万元。通过追溯调整可以看出外包成本的舞弊对未分配利润的影响,2010年的虚增额为1 300.28万元,虚增幅度竟然高达37.87%,这与海联讯筹备上市有着密切联系,2011年的虚增额为369.72万元。具体见表2。

2.推迟确认年终奖金(见表3)。海联讯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而是在实际支付时根据绩效考核确认年终奖金,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使得应付职工薪酬在2010年年末虚减320.69万元,虚减了70.55%,虚减幅度大;2011年年末则由869.6万元虚减到380.87万元,虚减了56.20%。应付职工薪酬的虚减导致了职工薪酬按受益对象分配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的虚减,从而虚增了当年的利润,可见该舞弊手段的隐匿。最后年终奖金的推迟确认对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分别是2010年的291.78万元和2011年的320.69万元。

3.虚构收回应收账款。虚构收回应收账款是海联讯惯用的财务舞弊手段,上页表4展示了海联讯舞弊前后的应收账款数额及其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分析表4知,舞弊前海联讯的应收账款是逐年增长的,特别是2010年年末上升到20 659万元,与上一年相比,上升了83.79%。上市舞弊之前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平均在53.7%左右,舞弊后的比重平均占32.25%。一般而言,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若超过则经营风险就比较大,于是为解决海联讯应收账款余额过大的问题,2009年海联讯决定采取垫资或向他人借款的方式,在季末、年末冲减应收账款,麻痹审计人员,然后再在下一年初冲回的方式来调整比重较大的应收账款。

经过证监会调查,海联讯在2009年年末通过向他人借款1 429萬元冲减应收账款虚增营业收入,然后在次年1月把借来的1 429万元全额退还给股东、贷款人并冲回应收账款。在2010年,该公司则分别在9月和12月通过大股东自行垫资2 566万元和向他人借款8 754万元冲减应收账款,并在2011年初把向他人借款的8 754万元全额退还给贷款人并转回应收账款。在2011年6月底海联讯通过向他人借款8 890万元冲减应收账款并于7月初把钱全额退还给贷款人并转回。海联讯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频频运用虚构收回应收账款这一手段进行财务报表粉饰。上市后海联讯仍用类似手段冲减2011年年末应收账款13 307万元,冲减2012年9月应收账款10 813万元。海联讯反反复复利用虚构收回应收账款这一手段,粉饰财务报表,传递虚假利好消息。

4.虚构合同及相应的验收报告,提前确认收入。为了成功上市,海联讯不惜采用各种手段美化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据查,海联讯在2010年共捏造4份合同及相应的验收报告,使得当年的营业收入虚增了1 426万元;2011年上半年共捏造6份合同及相应的验收报告,使本应为 10 664.25万元的营业收入上涨到了11 999.25万元,2011年度则总共捏造了15份合同及相应的验收报告,使得营业收入虚增到35 536.75万元,虚增了3 769万元。

总而言之,海联讯通过推迟确认外包成本、年终奖金,虚构收回应收账款、虚构销售合同等财务舞弊手段使公司得以成功上市。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海联讯财务舞弊终被世人发现,海联讯也因此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四、结语

海联讯冒险采用各种舞弊手段,粉饰财务报表,侵害了不少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中类似于此的财务舞弊事件屡屡发生,财务舞弊手段层出不穷,这些与企业本身的内部治理、外部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加强市场的外部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本市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芸达.企业财务舞弊识别及审计对策[J].财会月刊,2011,(14):68-69.

[2]黄莉娟.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分析及防范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29):25-27.

[3]孙乃中.上市公司收入舞弊审计策略的多案例研究[J].商业会计,2016,(24):67-69.

[4]王一冉.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违规治理研究[J].财会研究,2015,(6):61-63.

[5]黄宏.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2,(18):121-123.

作者简介:

全红香,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陈昌明,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财务舞弊
IPO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
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上市公司建造合同业务核算问题及对策建议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分析
辨认及防治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及启示
浅析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