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以课外阅读促进写话的教学实践和效果
2017-07-20张燕霞
张燕霞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读、写常常是分开进行,似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但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读写结合。本文主要从“阅读积累,提升能力”“以读促写,迁移写作”两个方面论述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对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以课外阅读促进写话的教学实践,从而达到读写相结合的效果,做到既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写作能力
一、阅读积累,提高能力
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说过:“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认识到指导的重要性,这个学期,笔者主要从下面三点指导学生阅读,让他们积累一定的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一)提供资源,激发兴趣
刚开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重点引导他们阅读以情节简单、配有插图的童话、寓言、儿歌、谜语为主的注音读物。笔者还经常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读书,让他们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的书籍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读课外书的欲望,诱发他们极大的读书兴趣。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书可以阅读,笔者花钱做了一个书架,在班里建起了一个小小图书角,把小朋友的各种书籍收集在一起。并让学生明白捐献一本书可以换来几十本书,激发他们捐书的积极性。没想到,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不少书籍,充实了班上的图书角。每天早上回教室之后,学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来阅读图书角的书籍。自从有了图书角,下课追逐打闹的同学少了,看书的同学多了。有时一本好看的书会在孩子们之间传阅;甚至短短的课后十分钟,也成为一部分爱读书的孩子最企盼的阅读时间。为了有共同的班级读本可以进行讨论,笔者还推荐学生买了《轻松作文》《小学语文阶段阅读训练》这两本书,并且动员全班家长订了小星星版《小学生现代报》。所以,班里就有了三本班级读本。由于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
(二)合理安排,养成习惯
1. 合理安排课时,充分利用时间
在繁重的课时教学中,笔者充分地利用短短15分钟的早读课和20分钟中午的自习时间,并把它定为阅读课。每周有两节早读课和三节中午自习课是属于语文科的。于是,在早读课,笔者和学生一起研读《小学语文阶段阅读训练》中有趣的片段,积累优美的词句,仿写精彩的句子等。中午自习课,有时笔者和学生一起阅读《小学生报星星版》的各类专题,共同欣享《小主人》的精美文段,了解《历史、民俗》的丰富知识;探索《BOBO熊》的科学奥秘。有时学生朗读自己阅读到的精彩片段,共同交流阅读体会,分享收集到的好词好句。一个学期下来,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阅读了三十几篇课外小短文,十几期报纸,几本课外书。
2. 与家长取得联系,落实课外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光靠学校里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有效地落实阅读计划,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共同参与。于是,在开学的家长会上,笔者让家长明确知道从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课本上,要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补充课外阅读量,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会促进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家长支持后,笔者每周都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家长要指导学生划出好词好句,学生要把优美的文段读给家长听,并且一起填写好课外阅读登记卡。家长反应,因为课外阅读变成了家庭作业,碍于老师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不再将家里的课外书籍束之高阁,而是拿出来和家长一起阅读。慢慢地这种读书习惯成了学生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
(三)形式多样,指导阅读
1. 讲述与朗读相结合,享受阅读快乐
“讲述”是用精彩的语言把文章主要内容生动地讲给学生听。“大声读”是有选择地把精彩片段念给学生听。两种阅读形式结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既了解情节,又对语言风格等有所感知。阅读课中,当笔者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时,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当笔者深情地朗读某片段时,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当遇到到好词佳句时,笔者会单独解释一下,有意识地帮助他们理解,积累词汇。学生从声情并茂的讲、读中,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2. 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章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以文章插图、题目来猜一猜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有意識地设置一些悬念或者以疑问引发对阅读的期待。例如,笔者在讲《动物的耳朵》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公鸡、松鼠、蚊子、蝗虫等动物的耳朵在哪里。由于这些动物的耳朵不易被发现,学生讲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当笔者说答案就在书上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贪婪”地读了起来。这些疑问和悬念促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去阅读这篇文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文章中精彩的片段。还可以在讲精彩部分时,故意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猜测故事该如何发展,让想象自由地驰骋。
3. 发挥领头人的作用,形成阅读深度
因为在一个班级中总有领头人走在前面,在领头人的带领下,整个班级的阅读更容易走向深入,形成深度阅读。刚开始,笔者利用中午读报时间引导学生共同阅读《小学生报纸》,让他们把读到的好词好句划下来。没想到,二年级的学生不是很明白哪些是属于好词好句,居然划了“我们、他们、上面”等一些名词。于是,笔者将几个阅读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同学划到的好词好句念给他们听。渐渐地,他们都可以划到如:亮晶晶、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迫不及待等一些形容词、叠词等;甚至能划到比喻句、排比句等句式。
二、以读促写,迁移写作
所谓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和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之后,笔者从第四单元开始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看图写话,逐步提高写作的能力。
(一)围绕一幅图画,写清事件四要素
围绕一幅图画,先是引导学生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即“在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例如:早晨,人们在公园做运动。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中积累的修饰词语来美化句子,使学生写的话更加生动优美,图画的内容更加全面。例如:在宁静的早晨,人们纷纷来到环境优美的公园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在周末的家庭作业中,笔者就画一些简单的简笔画印好之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围绕画面的主要人、事、物、景等,从不同的侧面写出几句完整的话,而且一定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星期一收回来之后,笔者进行批改、讲评。讲评的时候,首先把学生写话本中出现的好词打在大屏幕上,告诉大家这是谁运用了这些词;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读好的作品,并让他们猜猜是谁写的;最后,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展示写得完整、通顺的作品,以此激励学生的写作动力。受到表扬的同学特别自豪,下一次的写话练习就更加认真了;而且在写话本上出现的好词好句越来越多。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班上的学生基本能够根据任意一幅图画,用四五句话写清楚图画的内容了。
(二)根据内容,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在学生能够独立运用知识,清楚、完整地表达图画的内容,而且能够美化自己的语言之后,从第六单元就开始训练学生注意观察图画的方位,如先远后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顺序,并且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顺序。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基本能够根据任意一幅画面素材,围绕画面的主要人、事、物、景等,从不同侧面运用两个以上不同的关联词语描述画面的内容,掌握了言之有序的基本写作方法。
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在课余时间去图书角拿书看了,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字;写话本上的文章随处可见标记的好词好句,甚至在课后,有的学生还会拿着书本跑过来问笔者这个词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学生渐渐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日记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语句通顺,优美了;他们也爱上了写话,有时作业本上会夹着学生写的一段话,让笔者帮忙修改。有时笔者布置写一篇日记,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写上两篇。
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能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积累一些写作技巧,开阔阅读的视野,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所以笔者相信,只要有所行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一定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