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材有效开发的策略研究

2017-07-20冯喆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新教材小学数学

冯喆

【摘 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有效开发,通过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材利用存在的误区,积极寻找对策,进而建构科学的、合理的教材使用策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其取材、用材、整合教材,从而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体现教材的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教材;教材开发;策略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一方面,教材是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最重要的媒介,它有着参照物的作用;另一方面,教材又只是学生认识世界、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渠道。换言之,完全忠于教材、局限于教材,忽视地域差异以及班级特征,就会让教学陷入刻板的境地;倘若完全舍弃教材、无视教材、随意创造教材又会使教学陷入杂乱无序的境地。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有效开发。

一、小学数学教材开发的两大误区

目前教师面对教材的使用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完全丢弃教材,常见于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寻求新意,追求独创性,完全改变教材的例题,学生根本不需要或很少用到教材,教材成了数学课堂上的 “摆设”;二是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尤其存在日常教学上,循规蹈矩,无视班级实际情况,对于教材中的例题没有取舍,不懂改造,不论是否合适,通通照搬。

教材是教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依靠,教师没有完全舍弃教材的能力和时间,但也不能视教材为铁律。刚改版的新教材,在知识体系、内容呈现顺序、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如何理解并使用好教材,就更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和研究。

二、小学数学教材有效开发的三大要求

(一)挖掘教材

加涅在有效教学策略思想中谈道:“许多情况下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因此,挖掘例子背后的潜台词以及提炼例子中蕴涵的认识精髓,是研究教材、确定目标的要义所在。”由此可知,研究、挖掘教材是使用教材的前提。想让教材“说话”,关键要靠教师去“挖”,挖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二)以学生为出发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对象。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组教材再创造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情感与态度,教师自身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化为“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不能单一地信奉课本,应细心揣摩,适当地改革教材。教材使用范围极广,使得其在呈现时就没有办法顾全时间、地域的差异性。因此,教材应成为教学的依据而不应成为教学的“枷锁”。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有一种重组教材的意识,在认真研究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发现教材空白点的基础上,挖掘、合理使用教材资源,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三、小学数学教材有效开发的具体策略

(一)教材开发的连点成线策略

“点”是指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线”是指一节课中所有知识点之间、本课知识和其他知识之间及本课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学生年龄的特征和篇幅的局限都导致教材很难将线状的知识一一呈现;地域差异的存在也导致无法用统一的教材去呈现灵活变化的线性学习材料。在这样的情境下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基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连“点”成“线”。利用这些材料促使学生从过程中有效理解,从整体中充分感知。线性学习材料主要有三点:

1. 识生长之“线”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学知识点的同时,挖掘这些知识点的生长点;在此基础上创设线性材料,进而探究知识。在创设“线性”学习材料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品尝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然后问他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不一样咸呢?

师:事实上两杯盐水放的盐是一样多。

生:第一杯水要少一些呀。水少一些放同样多的盐就会咸一些,与盐和水这两个量都有关系。

师:你能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生:可以求出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求出两杯盐水的含盐分率,再通过比较引入百分数。

在上面的例子中,生成源于学生关于“口算”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旧知,也源于学生关于“盐水怎样才咸”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生成的切入点,是学生学习新知的起点。尊重学生的生活常识、唤起学生的生长线。

2. 知识发展之“线”

知识的获得并非课堂教学的结束,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单元的起始课、练习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知识点上,要把一个知识点、一道练习题化成是一条射线,由这里出发指向无限的未来。

3. 连接知识与应用之“线”

学以致用,数学学习最终指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不能只用于解决书本中的练习题,更应该把触角伸向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解决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因此开发数学应用之“线”非常必要,例题的呈现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生活素材,选取学生喜爱的情境。

(二)教材开发的生活化策略

学习内容不应该仅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让学生亲历情境,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运用者。因此,学习内容不能僅仅来自“科学世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搭建桥梁。

1. 撷取生活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用学生感兴趣的人、正在经历的事、社会的热点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 运用生活经验

毫无疑问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它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數学更是亲切的。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的方式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有一双寻找数学的眼睛,能仔细观察生活,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回归实际生活

教学数学知识时可以采撷生活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材料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运用素材的同时可以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通过参与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看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4. 高于日常生活

数学远远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时候数学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收集、整理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课堂也不单单局限于身边的事物,更应该向学生展现数学奥妙的一面,数学以小见大,回味深远。

(三)教材开发的层次化策略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增加材料,同类型的内容、类似的学习材料在出示时尽可能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多样,有层次有侧重点,进而弥补教材的空白,把教材变“厚”。

1. 变“一”为“多”

教师根据教材呈现,理解教材意图,体会教学重难点,并丰盈教材。引导学生在众多材料中感悟、体会、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这里变“一”为“多”的材料并非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是呈现相似的、反例的、可转换的,可引申的一系列材料,把单一的学习变为复合的方式,使数学论证更有说服力、学生的思维更深刻。

2. 弃“明”投“暗”

教材在有效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可以把呈现的方式变得更有趣。怎么有趣呢?可以把明确的学习材料变成具有探索性的材料,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或者把完整的数学信息藏掉一部分,让学生推测;或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隐性的信息与关系等等。通过这些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挑战性,知识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层次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收获。

综上所述,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对小学数学教材有效开发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使教师初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体现教材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新教材小学数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