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诗情画意
2017-07-19胡丹辉
胡丹辉
现今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态度有一怪象:避开文言文的文学内涵文化内涵,只专心于文言字词句的斟酌考究。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是舍本求末,致使一篇篇闪耀着语言之美人性之光的优秀文言文蒙尘,不被学生所喜爱,就更谈不上传承优秀的民族,弘扬文化民族精神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承担其使命,发挥其“语文”的作用,达到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的目的,让文言文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心呢?不妨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更活色生香,更诗情画意,更添文学之美。
下面就如何挖掘文言文的文学内涵谈谈几点思考。
1 品味人物语言之美
语言的艺术就是思想的艺术。文言文语言言简意丰,含蓄凝练,不同的文章表现出的语言风格也有差异,但同样体现的是人的智慧。
就人物语言而言,以先秦诸子散文为例,人物或长于辞令,在外交领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屡屡化险为夷,挽救国家于危难。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其中燭之武说退秦师的语言堪称绝妙,先以退为进,避其锋芒;换位说话,接近距离;然后谈亡郑陪晋,存郑利秦,晓以利害,动其心思;最后指明晋不可信,利用矛盾,瓦解秦晋联盟。这样的语言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这样的塑造了能言善辩,智谋过人辩士烛之武。学生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感受春秋战国时期辩士的利口巧辞,感受那样一个特定的风云诡谲年代。
人物语言或温文尔雅,言谈举止尽显风采。如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开篇既有“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用今天我们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因为我是老师,你们就不敢说心里话,只管大胆讲吧!” 寥寥数语,不是万圣之师的高高在上,恰如今天的老师和学生谈心,让我们认识这样一位虽久远但仍感亲切随和、循循善诱的师者智者,可见语言的魅力超越古今。
2 感受环境意境之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的境界就是我们所讲的意境,诗词有境界自成高格,文亦然。品读文言文的意境美,会发现别样天地。项脊轩外,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脱尘忘俗;兰亭四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清新幽静。一幅幅美景如在眼前,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作者心之所在,情之所钟,读之使人心醉神往。
而文言文环境语言多精炼传神,寥寥数笔,简笔勾勒,就能抓住景物最鲜明的特征,营造或优美或壮阔的意境。“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有壮美者,读之令人激昂,如闻金弋铁马,如见惊涛骇浪,激情澎拜,热血奔涌;有优美者,读之令人陶醉,如行山阴道上,如徜徉天际,恍惚神思,涓涓细雨,沁人心脾。
一部《岳阳楼记》,水波壮阔,阴晴变化,一“衔”一“吞”,山水天地尽在其间,此则洞庭之大观胜景,雄浑的景象与开阔的胸襟互为表里,是范仲淹博大的胸襟外化。悲壮苍凉之境,登楼者不免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触目伤怀,感极而悲,黯然伤神。沉静优美之境,登楼者喜不自胜,“心旷神怡”而“宠辱偕然”,以致临风把盏,借酒助兴,胸中忧愁,荡然无存。“一优美,一宏壮也”,不同的意境带来不一样的美之体验。
由此可见,意境之美给人以美的启示和美的熏陶。
3 体悟人性思想之美
易中天教授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中有这样一段话,“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可见这些离我们看似遥远的文字,它的思想以融入我们的骨髓,文字中折射的人性的光辉至今是我们追求的瑰宝。
生命旅程一路坦途让人心醉神往,但正是在那一次一次的坎坷与失意中展现了人性的美丽。我们读《报任安书》,有为理想而忍辱著书、意志坚韧的司马迁;读《祭十二郎文》,有命运多舛、情真意切的韩愈;读《赤壁赋》,有屡遭挫折仍豁达乐观的苏轼;读《五柳先生传》,有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清高自守的陶渊明;读《项脊轩志》,有大男子亦有柔情心的归有光……学习文言文,知人论世,这些独具个性的作者通过他们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美。
学习文言文,学习《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等经典,我们品味咀嚼那一字一句,感受古人的忠孝节义、家国情怀、处世智慧,读到他们满腔的热血正气,读到他们于危难之际奋然前行,读到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坚持,读到他们的脉脉温情浓浓善意,读到他们俯仰间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凝结,它散落在历史角落,又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里和他们对生命的逐步理解中。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了文言文的丰富内涵,感受人性美同时也带着这份美好前行,思考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教学,总不免埋头苦干,但也请别忘了抬头望天。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着这样的理想:使所有学生都能领略汉语之美——诗意的文字、优美的意境、高雅的情趣、深邃的思想,让我们一起在汉语中“沉醉不知归路”。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汨罗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