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7-07-19梁贺文

卷宗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应用

梁贺文

摘 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在许多行业领域相继使用,其中包括了水利工程。将信息技术融入水利工程管理,使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工程消耗成本多、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较为苛刻,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本文对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科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在保证了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水利资源的共享,使水利工程的信息参数更加完善、健全,还能够改变传统水利工程管理的缺点,不仅使水利工程的实施有了技术上的保障,也为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创造了契机。

1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一)水利工作者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

水利工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在我国,有些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漠视信息技术的存在,使水利工程的发展难以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来看,信息技术无法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最大弊病,就是水利工程的指挥人员将水利工程发展与信息技术脱轨,这些人秉持着自己的传统思维,质疑信息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无法有效实施,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水利工程管理者如果墨守成规,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形式化较为严重

目前,我国的少数水利工程管理能够与信息技术相关联,但是也不过是在表面上做文章,能够进行实际工作开展的水利工程少之又少,浪费了信息技术的投资成本,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今天,一些水利工程管理者能够突破旧有思维,重视信息技术并进行实际应用,成立管理体系,根据体系分析并监督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设,但是这种管理方式较为传统,主要还是以人工管理为主[1]。某些水利工程管理者为了达成项目指标,在水利工程建设上过于重视速度,根据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建设标准提出大体方向,严重忽视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使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是信息技术能够正确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建设中的掌舵者。由于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在思想上以坚持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已经与信息化时代有所分离,使信息技术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水利工程的内容与程序十分繁琐,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但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理论作为支持,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者不具备应有的条件,因此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使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付之东流。

2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作用显而易见,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相关指挥人员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具体概念,并且大力宣传水利工程信息化。如何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运用,首先需要找出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解析,并从多方面对信息技术的实践作用展开探讨,使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有所了解,并确信一点,信息技术能够为水利工程管理带来质的飞跃。进行水利工程时,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并参照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宣传信息技术的优势,了解信息软件的开发使用,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管理。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程度较低,为了全面应用信息技术,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挖掘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软件,同时上级领导也要高度关注信息软件的开发,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资鼓励[2]。

(二)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检测的作用

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能否及时检测水利工程的具体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的逐渐拓展,GPS技术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注意。水利工程检测时,由于GPS的续航能力强,能够对水利工程进行持续六个小时的检测工作,而且与其它检测技术相比,GPS技术可以得到一个非常精细的数值,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开发,充分了说明了GPS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在今天,GPS技术运用于某个检测部位时,能够对该部位的数据信息展开分析与接纳,在完成所有信息收集后对其统一核算,该应用特点是目前其它检测技术所不具备的。水利工程的实时检测十分重要,GPS技术的特点便是其强大的持久能力和独立运作能力,GPS在工作时可以与其它因素分隔,并对水利工程展开二十四小时的精细检测,由此可以得知,GPS技术充分推动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的进程。

(三)信息技术收集数据的应用

今天,在GPS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信息的收集过程。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来说,信息的精细程度和实时情况是极为重要的,GPS技术能够在实时状态下对信息进行收集,并保证了信息的精细程度,解决了水利工程管理在信息收集上出现的问题。GPS技术不仅可以为水利工程带来精细的信息,还可以随时掌握信息的变化情况,使信息完全符合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加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稳定性、安全性。GPS技术带来精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对信息的种类进行区分,使信息有区别于传统的收集方式,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设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情况能够发现水利工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深,难以应对这些情况,削弱了传统信息的收集能力,使信息的精度有所降低。GPS技术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能够对信息及时进行收集,在面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也有着比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3]。

(四)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图应用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水利工程的大体结构,因此,首要解决的便是水利工程的制图问题。在过去,由于没有相关技术的支持,水利工程的制图通常依靠人工方式解决,这种手段形式单一,制图的精细程度较低,在審核水利工程图纸时遇到问题,只能将所有设计结构推倒重来。信息技术则不然,它保证了工程制图的可行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工作周期。目前针对制图工作,CAD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它使得制图的效率大幅度上升,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模式,如果需要对图纸进行更改也十分便捷。水利工程管理较为繁琐多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加快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步伐,其中,CAD技术的全面性也使得管理规划问题迎刃而解,加强了水利工程的制图能力,也培养了诸多制图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力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事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融入水利工程管理当中,不仅使水利工程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模式接轨,也对信息化社会的具体要求做出响应。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不同,消除了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弊病,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应用于管理,使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精细化,有助于全面开发。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管理人员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更应该对其进行探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使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事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罗显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7):153-154.

[2]杨超.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5):205-205.

[3]盛溧桓,葛瑜霜.信息技术以及新型科技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314-00314.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