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7-07-19王晓燕

卷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土地测绘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我国土地资源稀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应成为当前国家政府部门非常重视的工作之一。本文在分析土地测绘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了土地测量数据的科学精确,保证了土地开发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了土地管理部门公正、公平的执法。

关键词:土地测绘;土地开发整理;应用

1 土地测绘与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测绘是指应用测量仪器,利用3S技术、RS技术与影响遥感等测绘技术,根据土地的特点,对土地及附属物进行调查、测量,并向土地登记部门等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的一种测量方式。因此,土地测绘是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并能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土地测绘作为快速发展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耕地动态的跟踪调查、土地详查与地籍调查等方面,已成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土地开发管理当中,实施土地测绘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的土地资源因其自身的属性特性,成为国土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当前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我国国土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土地的分配、土地的利用,都需要进行精确的土地测量,这就需要精准的测绘技术,因此,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土地开发整理的角度来看,土地开发整理中一个主要的步骤就是土地资源调查,其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面积、土地资源沙漠化和盐渍化、土壤侵蚀等。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不仅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得到的结果并不准确,不能切实满足调查人员的需要。而且近年来,由于规划不当、管理不严、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因此,科学地应用测绘技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效率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缓解我国现存土地问题,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2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测绘中比例尺选择不合理

土地测绘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关键所在,土里开发整理需要精准的测绘数据,而土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在于测绘工作的精准进行,这就需要在土地测绘工作中选择合理的测图比例尺,以保证测绘工作的质量。然而,往往在进行土地测绘时,工程师在选择比例尺方面一般普遍过于笼统单一,未能做到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殊要求选择合理科学的比例尺,对于起伏大、地势崎岖等复杂区域等未能区别对待,从而出现测绘数据不精细的情况,直接降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没有足够重视关键点测量

土地测绘的关键点是指包括高程趋势变化点、标高,窑等比高及量注面积和坎脚、坎顶线的位置等在内的变化点。在进行测绘时,应该充分具体地全面考虑上述元素,从整体逐步

延深到局部,其他点应用内插的方法绘制。测绘图上,除了反映基本的居民点、农田、园林、沟渠等信息外,还应该反映旧城改造和旧村复垦地区的林地树木种类和面积以及居民住房面积、人口密度、建筑面积等信息,以及一些复杂地形区域。完成测绘以后应该用标石标注坐标和高程,为后续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基础。但是,在实际测绘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了特殊地势,没能合理选择关键点,从而造成等高线勾绘不精细,网格线规划比较单一,大小不合理,从而影响测绘数据精准性。

(三)环境因素影响也比较大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RS)、“3S”等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土地测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改善了土地开发管理的工作,提高了对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和持续利用。但是,这些信息技术往往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环境因素一般包括技术环境、作业环境和生产管理环境,当这些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测绘技术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会给土地测绘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最终的测绘质量。在施工中要事前对环境进行相关的检查,把环境中对测绘不利的因素在事前处理好,使对测量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以免测绘作业成果。

3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改进建议

为了使测绘工作准确有序进行,应制定土地整理测绘工作统一技术标准,使测绘数据质量得到保证,测绘过程要作到全面、细致、精确,最大限度保证测绘工作效率。

(一)选择合理恬当的比例尺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一般主要测绘地形地貌图,在进行具体测绘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不同的测图比例尺,因此,土地测绘工作对测图比例尺的要求相当严谨,当面积少于5000亩时,建议选择 1:1000 比例尺绘图;当面积大于10000 亩时,建议采用 1:2000 比例尺绘制图纸;对地形复杂,起伏度较大的地形可适当缩小比例尺,如采用 1:500 比例尺绘图,以便更好的了解地形地貌。具体而言,在航空测绘时,对于地形调绘可将航片放大后进行,放大比例尺通常在 1:4000 以上较合适。

(二)合理选择关键点

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项、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测量方式多种多样。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在这中间,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假设,就是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必须是平缓的,不能有较大的起伏,但實际中这种情况很少,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对于特殊地形地势,如沟、坎、渠和肩等位置高程趋势变化点要进行加测,在坎上坎下均应测量,注明坎位置和坎高;在细部标注,提高精准度。另外,在测绘区域埋设足量标石,以便后期合理控制土地整理施工。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

(三)提高测绘技术的信息化水平

地形测绘技术随着现代遥感、卫星、图像及计算机水平提高不断发展,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对地形地貌测绘应多采用现代高新技术,采用网络化、数字化和高度自动化的方法,最大程度减少测绘误差,提高测绘效率,使得测绘数据更加符合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土地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土地开发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持续和合理利用,在土地开发管理的应用领域中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成为了其应用的最高形式,为土地的开发管理创造了定量、定性以及可视化的工作条件。土地测绘的信息化提高了土地开发管理的水平,还系统地辅助性的解决了土地开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了土地方面的科学决策,保证了土地开发管理的工作质量,促进了土地管理部门公正、公平的执法。

4 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供应矛盾日益复杂,为开发整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及的不断发展,使得土地信息数据更加精准、土地管理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不断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确保了土地开发管理的质量,促进了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土地开发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与详细的数据资料,确保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甲龙,马彦芳.土地测绘在土地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8):118~119.

[2]文江龙.浅议土地测绘技术及在土地开发管理中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01(31):27~28.

[3]李玉宝.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1-),女,山东沾化,主要从事基层土地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土地测绘应用
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