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研讨式教学

2017-07-19刘向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优缺点程序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研讨式教学的定义及国内外的研讨式教学现状,分析了研讨式教学的优缺点和开展程序。指出,为了更好的开展研讨式教学,首先要确定好研讨主题和课程框架。主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内容的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和专题化的思想,并注意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水平;其次,要提前将主题告诉学生,合理分组,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参与;最后要合理评定学生的表现。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形式;程序;优缺点

老师和学生间的教学相长为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所认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西方教学方法上有差距。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西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互动,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1]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国外广为应用,成绩斐然。引入我国时间不长,正在发展。

一、国外的研讨式教学

国外不但进行研讨式教学的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研讨式教学理论。在国外,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很广,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间互动的方式进行分组学习,学生的人数一般是25人左右,而主题一般由老师来确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2]因此,教师在研讨式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师要把握研讨的内容并进行合理的指导。[3]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比如有人发现通过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水平,更有利于研讨式教学效果的提高。[4]而学生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总之,在研讨式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并进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应该能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影响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在医学教学中,分析学生在研讨式教学中的表现,利用Utrecht Seminar Evaluation (USEME)问卷调查法收集的信息显示组员间的互动和研讨的内容对教学效果起主要作用,然后是学生的准备工作和讨论小组的大小。[5]有学者列出了影响研讨式教学的7个关键因素,分别是教师、学生、准备工作、分组方式、研讨的目标和内容、课程的连惯性和周密的安排、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6]

二、国内的研讨式教学

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在大学课堂教学开始尝试使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目前,在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及政府部门的努力下,研讨式教学正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育中开始推广应用,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清华大学首开新生研讨课,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均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和专题研讨课,到2010年,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和专题研讨课有82门,南开大学已过百门,教学效果良好。[7]比如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育中,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并且分设十大专题。[8]有学者也对研讨式教学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探索,比如在对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进行的研讨式教学研究和比较发现,在教学展开以及学生对此方法的认识态度方面,理工科型院校和文科型院校间差别不大,而文科、工科、理科、管理学科的也类似,学生普遍对研讨式教学的欢迎度还不是太高。[9]总之,目前独立的研讨课毕竟是少数,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研讨式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对于学生而言,研讨式教学的优点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展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研讨式教学法的优点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教于乐,提高学生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融洽师生关系。[10]研讨式教学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变为自主学习知识。[11]对于老师而言,研讨式教学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把握,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并且有利于对学生成绩的客观评定。[12]研讨式教学不但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也突破了传统的一门课一个老师上到底的方式,有利于集思广益。[13]研讨式教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比如老师必须走在学生前面,布置问题,并进行指导。对师生关系而言,研讨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发扬了民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14]研讨式教学还有利于素质教育。常鹏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七条对策中强调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与学生沟通,[15]栾贻信指出提高素质教育主要靠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来实现,也即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16]研讨式教学方法正好能有效地做到这些,因此研讨式教学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总之,研讨式教学方兴未艾,周翠等认为研讨式教学实现了教学中心的转移,应用前景广阔。[17]

研讨式教学在实际开展中也会碰到下列问题:如有的教师水平不足,难以驾驭全局,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效率较低,部分学生较懒惰,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用,应用范围较窄。也有学者指出,研讨式教学需要更多课时,课程需要重新规划,教学质量和进度需要协调。值得注意的是研讨式教学有可能将不成熟的思想带入讨论中,需要很好把握。[18]

四、研讨式教学的程序

首先,确定研讨主题和课程框架。主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内容的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和专题化的思想,并注意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水平,研讨题目的选择可依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来确定,它直接決定研讨的最终效果。[19]

其次,研讨式教学的具体展开。要提前将主题告诉学生,合理分组,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参与。

最后,合理评定学生的表现。

五、结语

研讨式教学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如出现了辩论研讨式教学等,将来的发展主要是吸取该教学法的长处,克服其短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老师的自主性,因课程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传萍,叶平.“讨论式教学”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9)6-8.

[2] Exley K, Dennick R. Small Group Teaching:Tutorials, Seminars and Beyond[M]. UK, London:Routledge; 2004.

[3] Spruijt A, Jaarsma A, Wolfhagen H, vanBeukelen P, Scherpbier A.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spects affecting seminar learning[J]. Med Teach 2012.34(2)e129-e135.

[4] Whitney Ransom McGowan,Charles R.Graham.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Improved Teaching Performance[J]. Innov High Educ,2009.34.161-171.

[5] Annemarie Spruijt, Jimmie Leppink, Ineke Wolfhagen, Albert Scherpbier, Peter van Beukelen,Debbie Jaarsma. Investigating teaching performance in seminars; a questionnaire study with a multi-level approach[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4.14.203.

[6] Annemarie Spruijt, Ineke Wolfhagen, Harold Bok, Eva Schuurmans, Albert Scherpbier, Peter van Beukelen, Debbie Jaarsma. Teachersperceptions of aspects affecting seminar learning: a qualitative study[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13.13.22.

[7] 朱培棟,郑倩冰,渠文博,康文杰. 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40.51-53.

[8] 周长峰,刘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探讨[J]. 高教研究, 2010.9.94-95.

[9][10] 彭婷.大学本科课堂研讨式教学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 郝佳琦. 高中化学“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2] 彭耶萍,陈园琼,钟键. 研讨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5.12.154.

[13] 朱培栋,郑倩冰,渠文博,康文杰. 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40.51-53.

[14] 曾明星,蔡国民,覃遵跃,王晓波,陈生萍,黄云. 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5.1.1.76-81.

[15] 常鹏.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6] 栾贻信.论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J]. 山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85-89.

[17] 周翠,张容,张金林,朱红卫. 研讨式教学在电类实验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初探[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5.3.40-44.

[18] 张玉.浅谈研讨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8.96.

[19] 王海燕,戴伟,查同刚,耿玉清.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土壤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08.6.58-60.

【作者简介】

刘向华(1969.12-)男,湖南醴陵人,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优缺点程序
出国留学利弊谈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简化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程序探索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