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其质量提升方式
2017-07-19陆树楠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必然选择。认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薄弱的原因是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亟待改革。提出了改善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引导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参加社会实践;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質量。
【关键词】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质量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就很难屹立于世界。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目标和希望,理想信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思想动力之源。对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目标。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才,要让大学生们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能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苦的学习与探索之中,决定了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决定了其能否在未来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而理想信念就是其能否做到艰苦奋斗的动力源泉。
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这是起码的条件,但是光有知识还不够,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薄弱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当前的大学生受全世界各种各样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不断影响和冲击,这其中不乏一些腐朽、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而大学生们正值人生思想观念的成长期,受到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信仰迷茫、信念模糊、价值取向不健康、时代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的这些问题,首先与我们教育工作失误有一定关系。由于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其次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比之前复杂了很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如果理想信念教育还是用过去的理念和方式,很显然是难以适应这些变化的。如果我们现在的理想信念教育还是停留在枯燥的理论灌输,那么就会出现大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形成的理想信念体系,在走向社会时不堪一击的严重情况。最后,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亟待改革,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比较重视书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的时效性,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果不能做到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进行紧密结合,就容易形成空洞的“说教”,比较难以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回应,甚至会引发一些逆反心理的出现,从而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缺失、薄弱的情况。
三、紧跟时代发展,改善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方法和形式。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发展,引导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传播手段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
1、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恰恰就是以理论的形式凝结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广大青年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大学生更面临着大量庞杂信息的冲击,这里面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传统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价值多元的环境,我们现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需要帮助大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斟酌、鉴别和比较。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对其头脑的理论武装,引导他们对当今多种价值思潮进行思考,确立自己的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刻内涵、本质要求等一些列内容。将最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理论,反映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发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新手段、新模式、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广大学生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望,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
2、培育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塑造良好育人环境
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改善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环节。塑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宣扬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崇高的品德,培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这个使命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还要体现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学校园也并不再是“世外桃源”,要宣扬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当前,大学生拜金思想日益严重,虽然这与社会风气有关,但是同时这也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疏忽,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是我们现在要重点关注的现象,买名牌电子产品、名牌服饰等来装饰自己,为了不合理的消费肆意透支个人信用,这些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比如前段时间出现的“大学生裸贷”事件,这都必须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任由这些现象蔓延,会给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培养要能够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建设。学校的整体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校的整体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大学的校园建设,就不应该只关注盖大楼,上大项目等“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师资培养、人才培育上;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的组织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管理部门,是培育健康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力量,相关部门应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或将理想信念的培养有安排地引入到校园活动之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引力。
3、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树立自身正确的理想信念
当前的大学生,是“95后”人群,这一代的大学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过多的照顾,使其对社会和生活有较多偏颇的认知,认为生活本来就是衣食无忧,享受人生是很多大学生的价值意识;家长们过分重视教育,对学生又寄予了过多的厚望,大学生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厚的基础上,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大学生走出校门不适应现实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果说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为学生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就能激发他们的动力的话,现在这样做显然是不够了,现在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多走入社会,多了解社会的现实,学会要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当前的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更要帮助他们学会从现实出发,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来实现目标。
当前大学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经受合作与竞争的社会化环境,虽然其中很多人独立意识、自尊心较强,但是其自立能力并不高。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各种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去企业、社区、农村,倾听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向社会学习,进行挫折与吃苦教育,培养他們的自立能力,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的巨大利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引导他们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为社会做贡献来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4、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多样化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和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当前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网不在”,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多超过了两个小时。网络的泛化会造成大量的信息碎片化,而我们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在信息量方面的缺乏优势,互联网的信息化和传播方式会消解我们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导性,削弱理想信念教育的厚重性,这是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同时,互联网也给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我们和大学生之间新的交流沟通方式、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面对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推进校园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面对网络信息化的全面快速发展,理想信念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趋势,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面对当前信息的泛滥,要帮助引导大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和甄别,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比较和思考,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因而,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搭建网络平台,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生媒体,与大学生展开互动,真实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传播时代的正能量,对网络空间里那些错误观念进行分析和批判,抵制那些腐朽没落的不健康思想,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培育有道德、有信仰的合格网民,净化网络空间,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多媒体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 学习出版社,2016.
[2] 庞桂甲.浅析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3] 陈德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建设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
【作者简介】
陆树楠(1982-)男,河北玉田人,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讲师,硕士,从事哲学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