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建设发展趋势与提升对策
2017-07-19万永丽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管理建设对策:建设统一数据库;提高资源共享性;优化用户意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人员素质;深化各层人员认知。
【关键词】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建设;发展趋势;提升对策
互联网使得社会运作的便捷性与时效性得到了提高。然而,其也使得部分传统内容逐渐丧失了应用价值。例如,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逐渐受到人们的忽视,电子书籍成为市场的主导。这实际上就是片面的网络技术应用或者说是人们对网络技术的认知欠缺所带来的后果。高校作为信息与知识整合的一个场所,其必须要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方可推动其整体发展,优化信息传输。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资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即: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知识传输成本。然而,传统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具有较为深厚的背景,这也就使得网络技术的引入会有所限制。分析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具体目的,对其建设措施加以明确,是推动现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发展趋势,对其建设措施进行解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发展提供帮助。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发展的趋势
1、资源共享,成本降低
互联网的数据库中蕴含了较为广泛的知识内容,而互联网在共享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就使得其资源共享的可能提高。另外,电子书籍的复制与传输相对纸质书籍而言,成本较低且速度更快。这些都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其资源共享的区域,降低信息管理成本。
2、资源虚拟化,数量增加
电子书籍其本身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所形成的一种书籍模式。在该种模式下,书籍的保存所需要的空间更少,甚至说,其不占用实际空间,在大批量引进时,不用考虑空间问题。另外,传统的图书馆在引入新资源时,其需要考虑引入的数量。而互联网模式下的数据下载,其本身与数量无关。有效地降低了书籍数量对管理的限制。
3、流通方式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运行,其书籍流通以借阅为主。也就是,學生到图书馆去查询某个资料,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占用该书籍。就必须要通过登记、借阅、按时返还等流程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书籍的数量有限,一旦某本书籍存在大批量的借阅,那么其信息的传输就可能会存在断层现象。而网络时代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不会因为他人的信息查阅而导致资源占用,别人无法进入。
4、检索服务方式转变
在未来的图书资料管理中,文献检索将会成为最主要的文献工作。纸质书籍的分类实际上就是一种为检索服务的措施。而网络环境下,其文献检索只需要通过关键词便可实现。但是,由于网络资源过于冗杂,这也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管理的重点。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1、建设统一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储存的又一基本场所。就如同图书馆本身一般。要想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料的扩充,就必须要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而高校以自身为单位所创建的数据库。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资源限制。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进行联合,并且创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也就是子数据库与大数据库的结合,以使得信息的完备性有所保证。
2、提高资源共享性
在当前,部分信息的浏览会受到限制。这或是因为信息本身的版权问题,也可能是因为信息内容有所不妥。当然,在高校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时,其要提高资源共享性,可以通过浏览渠道的优化来实现。例如,部分高校为了保证知识的独有性,可以对本校学生进行开放,或是以网络限制来实现或是以用户浏览来实现。这都能够提高资源共享性。
3、用户意识优化
用户意识的优化主要包含了安全浏览与浏览指导。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也相对复杂化。不少用户过于信任高校所创建的数据库网站,对其中内容不加辨别,直接进入某个环节。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受到危险因素的侵入。面对该种状况,高校要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网络化,就必须要优化其用户意识。指导用户有效地进行浏览,辨别危险因素。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在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中所包含的知识,其不仅可以提供给需要查阅者,其中部分内容,可能也蕴含了一些发展的契机。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对其进行开发运用,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
5、提高人员素质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问题。面对该种状况,高校必须要优化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网络知识教育与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其对网络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认知,进而保证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6、深化各层人员认知
深化各层人员认知主要是指高校管理层,其必须要认识到高校图书管理引入网络技术的必要性,并且,提供一系列的物质与制度支撑,以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与长期性。
三、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不仅使得资源共享便捷性提高,也使得信息储存的成本下降。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其本身作为信息的储备与传输的综合环节,其发展需要更多的信息纳入,优化传输路径。网络技术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故而,其对于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其具体的应用上,还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讨,以保证其确实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斌.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119-120+122.
[2] 胡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3.137-139.
[3] 李红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5.35.45-46.
[4] 高智红.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学理论,2015.22.159-160.
[5] 王晓红,崔爱红.试分析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的建设和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
[6] 李珊珊.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
[7] 邬茂玲.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实践[C].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论文集,2014.
【作者简介】
万永丽(1976-)女,河南漯河人,本科学历,任职于西安翻译学院,从事图书资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