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误区分析

2017-07-19周荻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本阅读教学

周荻

(齐齐哈尔第三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我国的阅读教学长期以文艺理论中的“表现论”和“再现论”为依据,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总是指向作者思想情感与社会时代的还原,这倾向于“作者中心论”。新课标颁布以后,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要构建作品的意义。为了落实这一课程理念,有的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又过度崇尚“读者中心论”。这样的解读视角,会让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走进误区,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要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又是文本解读。语文科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文本解读的教学。而进行文本解读之前,树立正确的语文科文本解读观至关重要。

一、过度的解读“作者”

“作者中心论”是文艺理论上的说法。这与作家研究这种文学研究方法的的本质是一样。作家研究主要是从作品产生过程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所关注的重心是从作品生产者的创作背景、创造过程與创造心理,包括作家的个性、人格、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研究。在我国古代文论中,也有这样的解读方法。“知人论世”的方法是孟子提出的,在《孟子.万章下》中,孟子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延伸出来,我们可以理解为要从作家经历入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作家的个性入手,考察作品的风格;从作家价值观入手,考察作品思想。知人论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解读作品的方法,也是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如果使用得当的话,对于解读文本是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果把解读的落脚点完全放在作者的个性、人格上面,忽视文本,那就是走偏了。

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须2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这是一篇描景写物的,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蕴满诗意的散文,将荷塘和月色的描写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传神的描摹出眼前之景,给读者以美的审美体验。但是本文的创作背景是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指政治上的左中右三条路──编者),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如果过度地从作家解读视角出发去解读的话,教师就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研究“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几句中,力求结合背景,探寻在大革命、白色恐怖的影响下,鲁迅写作思想的矛盾与变化。这样的解读,就把文章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提升到了一个高度,阻碍了对这篇散文的审美体验。

如果知人论世地鉴赏本篇课文,可以循此揣摩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来由,但是不能完全只依靠了解创作的背景出发。要把解读的落脚点放在文本上,我们可以了解作者,但是这都受到文本的制约。

二、极端地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颁布以后,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要构建作品的意义。为了落实这一课程理念,有的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又过度崇尚“读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所代表的解读视角是读者解读视角,是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一种研究视角,其认为文学作品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是文本视域与读者视域的融合。文学作品是一个历史性的当下存在,读者的理解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关键。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动态,是文本与读者视域的融合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又说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是有的老师,偏激的理解了这样的理念,把阅读完完全全地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随意的理解,偏离文本、偏离主题的进行解读,老师也不加以指导,认为这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这样过度的自由,导致有的课堂呈现乱七八糟的景象,老师任由学生去阅读,对学生的任何解读都加以赞扬、鼓励,使得学生最后错误的理解了文本,并没有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反而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生混乱。

例如,有教师在教授《项链》这篇课文时,老师让学生简略的读一下课文,就开始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小说中的故事是个悲剧吗?如果是的话,小说中主人公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还是她个人造成的?你对路瓦栽夫人持怎样的态度,是同情还是批判?这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不知所措。学生就开始天马行空的开始想象答案,在没有关注文本的情况下,想当然的随意回答。这样的情况不仅浪费了课堂的时间,都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起什么作用。其实《项链》这篇文章在开头有一句非常关键的提示语:“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虽然这是开头平常的一句话,但是老师如果没有提醒学生关注、或是学生自己没有关注到,那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可以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华平.文本解读:理解“作者的理解”[J].中学语文旬刊,2013:7-9

[2]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4,53

[3]陈世荣.语文教学呼唤文本解读观的重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39—40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