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建设

2017-07-19陈鹏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路径选择

陈鹏

【摘 要】 从公民权的视角对中国国家认同进行分析和建构,是构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整合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内涵的界定,辩证地看待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深入剖析中国公民身份的困境与国家认同的现状,从而从公民身份视角下给出中国国家认同建设的最佳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民身份;国家认同;路径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及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国家认同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再加之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给国家认同建设增加了难度。构建公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因为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也决定了国家政权的运行状况和国家的发展前景。从公民身份视角来研究中国国家认同建设,既是多民族国家内部进行整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主义冲击的有效途径。

一、公民身份及国家认同的概述

1、公民身份的内涵

“公民”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是对城邦成员的称呼,被看作是希腊城邦或古罗马共和国的成员。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公民的政治生活,认为“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1]虽然古希腊时期提出了最初的公民身份理论,但对于公民资格有严格限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公民,只有生活在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是公民,妇女、孩子、外邦人和奴隶则被排除在城邦政治生活之外。

根据不同学者对“公民身份”的描述,可将“公民身份”的定义概括为三个方面:(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公民身份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古希腊城邦时期、古罗马共和时期、或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直持续到现代,虽然每个具体时期对权利义务的阐释略有區别,但每个时期的公民身份都是以公民权利的享有与义务的履行为主要内容。(2)自由、民主、公平和平等是公民的重要本质。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但是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公民身份是人们一直的目标,也是实现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3)国家是公民身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虽然在区域合作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全球化影响日益增大,但是国家始终是公民身份的最有力保障者。

2、国家认同的内涵与形成条件

(1)国家认同的内涵。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权合法性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周平在《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一文中指出:人们对某个或某些政治组织或政治单位的归属感,就是政治认同。而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2]这是从公民身份的角度来分析国家认同的,即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归属感。虽然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也对封建王朝认同,但这只是一种屈服于现实环境的顺从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从“王朝身份”到“国家认同”,关键是要让公民对国家权力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关键。

(2)国家认同的形成条件。国家认同的形成离不开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共同的自然生存条件和历史文化渊源。从古至今,生活在亚洲东部的中华民族有着基本一致的自然生存条件,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前提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促使国家认同展开新篇章,也即在建立在中华民族的认同基础上,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孕育中华儿女的自然生存条件,以及从古至今的中华历史和文化。第二,国家力量的强力重塑。要实现生活在国家范围内的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必须以强有力的国家力量为重要保证。对内来说,强有力的国家力量,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社会事件,调动一切资源解决各种社会事件辐射出的社会危机,保证社会安定。对外来说,强有力的国家力量,是与其他国家进行博弈的重要保证,捍卫国家利益的关键,也会减少其他国家的动乱波及到中国的可能性。第三,对所属的民族与国家有科学理性的认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公民认识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不存在绝对的冲突,才会更加坚定国家认同。

二、多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1、公民身份是对国家认同内在矛盾的调和

通过对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的融合来调节国家认同的主体矛盾,既体现了公民身份的普遍性社会制度规定,又体现了民族身份的特殊文化背景。从公民身份视角来建构国家认同,意味着国家必须对公民的民族身份予以承认和尊重,这点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尊重以及公民民族身份的认同,这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认同。另外,对公民身份的承认也保证了每一个公民权利享有与义务的履行,这样也会容纳公共沟通中出现的多样化的声音和不同意见,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

2、国家认同为公民身份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保证

哈贝马斯曾提出,公民身份“具有双重特征,一种是由公民权利确立的身份,另一种是文化民族的归属感。”[3]而国家认同作为一种“政治—法律”性质的认同,主要涉及的是公民应当享有什么权利以及履行怎样的义务,这也恰巧是公民身份所要明确的内容。国家认同的不断建设与良好发展,不仅能够为公民身份的明确与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撑,而且也能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中国的公民身份困境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中国公民身份认同的困境

(1)臣民意识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渊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臣民意识逐渐深入了人心,并且根深蒂固。在周公时,就有了“惟命不于常”的思想,一方面要求周王朝的各级统治者谨慎治理国家,否则失去天命的佑助;另一方面告诫被征服的殷商遗民要顺从天命,服从周王朝的统治。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认为确保等级秩序不破坏的根本措施是正名,使每一等级结构中的权威行为与其地位相匹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得臣民意识深入人心。因此,即使在封建王朝中的太平盛世,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也是被压迫下的“社会和谐”现象。

(2)薄弱的公民身份权利意识与规则意识。自古以来,臣民思想深入人心,注重谦让、和谐、求同存异,加之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最高行政者往往又掌握司法权力,在面对侵害公民权利的行为时选择忍让承受。随着改革开放及其教育的普及,公民身份权利意识也得到一定增强,对自我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公民权利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人们往往从亲戚、熟人关系等特殊关系出发,疏通各个执法环节,在法律空白地方寻求特殊的利益或者获得最大的宽恕。

2、中国公民身份影响下的国家认同现状

(1)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不同地域对国家认同的偏差。经济因素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东部沿海地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高,作为公民的幸福感强,对国家认同程度也就高。而经济较落后的西北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民幸福感低,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巨大分歧,国家认同程度也就低。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中国不同地域对国家认同程度有一定偏差。

(2)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偏离。中国作为一个典型多民族国家,决定了国家认同建设必须处理好与民族认同的关系。由于公民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身份的两重身份,也决定了国家认同建设必须在不背离民族认同的情况下进行。民族主义本来是起源于西欧的一种学说,是以本民族的利益为核心所进行的思想与运动。历史上,民族主义唤醒了被压迫人民,促使其寻求民族解放和独立,但是民族主义也被军国主义、分裂主义所利用过,甚至引起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边疆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当地居民盛行着自我封闭的意识,以此来维护本土的文化传统,排斥作为一个大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使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偏离,最终被分离主义或分裂主义所利用。国内外的恐怖势力加紧对新疆和西藏的分离,故意制造民族地区的分离,引起民族矛盾,破坏中国的民族团结稳定。

(3)境外势力的渗透增强国家认同建设的复杂性。毫无疑问,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深入,打破了国家之间的地域限制,在密切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同时,也给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等不法境外势力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少数民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蓄意抨击中央政府的政策,试图把少数民族地区从中国分离出去。以新疆地区为例,他们否认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妄图建立政教合一的所谓“东突厥斯坦国”。加之,新疆地区也是多宗教地区,宗教情况复杂,境外不法势力利用此特点,大肆渲染“泛伊斯兰主义”,灌输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煽动宗教狂热,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加大了中国国家认同建设的复杂性。

四、公民身份视角下的国家认同建设的路径选择

近年來,出现了一些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现象,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国家转型过程中,中国国家认同建设迫在眉睫。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多民族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国家认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1、重视公民教育对国家认同建设的作用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将公民教育作为提升公民身份意的重要手段识成为我国国家认同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公民教育,国家可以更有效的宣传其政治主张与政策,获得公民的更多支持。

(1)积极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在公民教育中,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特别是个人层面上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品质,也利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

(2)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及文化。首先,要积极进行历史教育,让公民意识到从古代封建王朝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捍卫国家主权,以及保卫领土所属范围,以此来强化对中国主权以及领土的认同感。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历史,中华民族不畏列强奋起反抗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独立与富强,在整体层面上形成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其次,不要忽视文化对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的纽带作用。积极在各少数民族公民中传播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等等,增强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意识到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中,五十六个民族都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之间才能更加尊重,为国家认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

2、强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动态协调发展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动态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要做到动态协调发展,平等的公民身份是基础,其次应该注重公民身份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1)平等的公民身份是基础。公民身份体现的是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而平等的公民身份是公民身份的价值追求与本质,这是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协调发展的基础。许多西方政治思想学派及思想家都做了相关的论述,斯多葛派注重内心生活,并认为人类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共同受自然法支配。洛克的天赋人权理论,认为自然状态中人人是自由而又平等的,一切权利与管辖是相互的。西方思想家对平等内涵的论述大致相同,这证明了平等对于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制度背离了公民身份平等的要求,不利于平等的公民身份的确定与建设,比如中国的户籍制度。在户籍制度的框架下,中国的公民户籍形式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相应地,公民同时具备了第二重身份:“农村村民”或“城市居民”。[4]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继续进行农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逐渐转变为“农村人口”;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远远优于农村人口,导致了公民平等身份的偏差。这要求在实践中要做到平等的公民身份,减少导致公民平等身份偏差的制度,才能推进中国国家认同建设。

(2)注重公民身份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中国国家认同建设就是要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动态平衡,明确公民个体在国家中的地位,这样既能为公民身份提供保障,让公民有强烈的归属感,也减少了国家认同建设进程中公民的心理排斥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利益與要求,尽量减少分歧,使得各个民族自觉形成为本国的认同。由于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影响,臣民意识深入人心,虽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多元化,公民意识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可是在中国现阶段,社会所宣扬的更多的是责任与义务,忽视了权利的实施,也就不利于监督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不利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

3、完善国家认同的保障机制

(1)强化沟通与协商机制,是完善国家认同体制的基础。国家认同的建构依赖于表达自由和政治传播的发展。现实运行过程中,由于经济成本、地域限制等原因,还没有形成广泛听取公民意见的机制,没有发挥其最大功效。沟通与协商等民主机制,必须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等现实情况相适应,民主的施行不能简单地从理论价值层面出发,而应该与具体国家治理的实际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积极推进中国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治理方式不能像计划经济体制那样,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积极推进中国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政治民主,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核心就在于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系的现代化,即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5]推进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才能更好的保障公民身份地位的确定与执行,增强公民的归属感,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国认同建设。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16-117.

[2] 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35.

[3]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3.

[4] 高斌.公民身份在中国发展的困境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29.

[5] 梅永杰.公民身份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31.

【作者简介】

陈 鹏(1994-)女,重庆万州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路径选择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