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7-07-19赵志荣
【摘 要】 本文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对“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学院与书院实现结合,寓教于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结合,互为补充;人生导师(辅导员)与学业导师实现结合,教学相长;服务与育人实现结合,共同成长。
【关键词】 “学院+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一、传统学院制、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我国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从模式上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学院制管理。就是学生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辅导员、学生科、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等。二是书院制管理。书院完全以学生宿舍或是生活社区为基础,通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搭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传统的学院制和书院制对学生管理的内容简单化、程式化、主观性现象严重。学生管理属于集中密集型分布,再加上班级活动难以开展或开展甚少,学生参与度不高,久而久之,易造成学生思想僵化、个性不突出、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学院+书院”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
本文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对“学院+书院”的应用与创新进行研究,以期为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1、“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目标定位
传统的学院制管理忽视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过程,以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为主、学生自主化管理为辅,难以启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书院制管理是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一种形式,促进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和大繁荣。现代大学的书院制虽然没有用于现阶段的学生管理,但在通识教育的设置上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书院建设、书院工作开展是完全脱离第一课堂的建设机制的。
西安外事学院开创的“学院+书院”教育新模式是结合中国古代书院、国内现代大学的书院制建设、国外大学住宿学院制而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在研究探索学院制的长处与弊端、书院制的发展与不足、国外住宿学院制的经验等基础上,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反复调研、论证、实践的结果。最终目标是实现“四重改变”,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日常教学与通识教育的相互补充、教学管理与管理育人的双向推进以及知识传授与个人成长的全面融合。
2、在二级学院建制下成立书院
在“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确立以后,学校首先在文学院开展了开元书院建设,开元书院以“机制创新、集中管理、自由组合、多元特色”为理念,以书院文化为核心,成立新教育实践中心,下设8个“分中心”,包括党建中心、新媒体创意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社团中心、心灵驿站、红心翎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博雅文化中心、自主学习中心。开元书院是一个集学院第一课堂理论学习并在书院第二课堂积极实践的教育基地,是集学生学习、生活功能及管理育人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开元书院新教育实践中心的设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积极批判、社会道德、就业指导、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等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三、“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1、机制创新,打破传统管理格局
在“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下,全部辅导员进书院办公,深入到学生中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教育活动。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主动找学生谈心,及时发现、解决学生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元书院还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律委员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要以自发为主,老师只做指导,全部的策划、组织、实施都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促进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提升了书院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2、内容创新,实现全新育人模式
开元书院积极营造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氛围,践行“纳百川以为海,集众物方成龙”的“化鱼成龙”理念,通过学生宿舍的自然分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学生生活上的相互交融,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交流环境,形成学生之间不同专业知识的相互学习,互为补充。
四、“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
“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丰富了民办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将有利于学生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1、学院与书院实现结合,寓教于乐
书院建设的意义在于使传统办学理念、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信息技术运用在日新月异的当前社会得到不断地开拓创新。书院的建立,弥补了当前体制内德育教育、法制教育比重较小的不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书院育人的要义所在,学院教学与书院育人互为补充,学院组织传统的知识传授,书院配套实施立德树人,二者以生为本、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现结合,互为补充
学生通过第一课堂接受丰富的理论知识,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将书本知识的理论体系、学习成果立体化呈现,则需要第二课堂的实践操作来加以巩固。当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实践缺乏理论指导时,则会利用到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使知识与实践互为补充,最终实现融会贯通。
3、人生导师(辅导员)与学业导师实现结合,教学相长
书院值班制的实行,使人生导师(辅导员)与学生保持“零距离”接触,人生导师主动联系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状况、自我管理实现的程度等情况并及时作出反馈。
学业导师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能力、兴趣,个性化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对学生选修课程、学习进程安排、职业生涯设计、考研等进行指导。同时,对学生反映的教学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教管融合。
4、服务与育人实现结合,共同成长
开元书院在实行“学院+书院”教育管理模式以来,我们积极转变思路,从学生参与书院管理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民主参与书院管理,通过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积极进行解决。从书院布置到书院的各种社团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关注群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软技能,让社团、学生发挥作用,使书院管理从单纯的“管”转向立体的“育”,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成才。
五、结语
“学院+书院”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完全学分制的教学制度与学生教育管理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其实施也是各部门通力协作、精心组织、不断探索论证的过程,管理效果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反复检验。总之,开元书院必将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渗透性强、影响力久、贴近生活的书院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鑫、武建军、辛雪.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学生管理模式[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05).
[2] 张伟.大学生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J].成功(教育),2013(05).
[3] 尹燕科.高校导生制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信息,2013(7).
[4] 沈曦、曹洁.我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2).
[5] 蒋邢飞,俞建平,宋水均,吴鹤群,成晓越.书院制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以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校区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2).
【作者简介】
赵志荣(1985-)男,山西朔州人,本科学历,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学生科长,开元书院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