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公示白居易是典范
2017-07-19吴钩
吴钩
说起白居易,你一定很熟悉,知道他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晚唐的大诗人,写过很多首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诗歌。读中学时你应该还背诵过他的长诗《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不过,你未必知道白居易特别喜欢在诗中“晒工资”。如果翻开他的诗集,将其中“晒工资”的诗句挑出来,我们马上就会对白居易一辈子的工资收入了解个七七八八。
白居易喜欢在诗中“晒工资”这事儿,并不是我发现的,而是南宋人洪迈发现的。洪迈在他的《容斋五笔》中记述说:“白乐天仕宦,从壮至老,凡俸禄多寡之数,悉载于诗,虽波及他人亦然。其立身廉清,家无余积,可以概见矣。”然后,还将白居易“晒工资”的诗句一一摘录出来,“辄叙而列之”。
初出茅庐:月薪16000文钱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白居易三十二岁,参加“书判拔萃科”(相当于司法专业考试)登第,获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自此步入仕途。他写诗介绍自己的工资收入:“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可知唐德宗时期的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中央图书馆研究员),月薪是16000文钱,按中晚唐时铜钱对大米的购买力折算,大约是15000元人民币。这个薪俸水平,足以让白居易衣食无忧,过上了“一马二仆夫”的城市中产生活。
白居易初到长安时,曾带着诗文作品拜谒前辈顾况,顾况看了白居易的姓名,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小子,你在想长安当“京漂”,那可不容易,得有真本事。及至看了白居易的作品,深为折服,又说:以你的才学,“居即易矣”。小白果然没有让老顾失望,考中了公务员,起始水薪就是每月16000文。
不过,以这个收入,白居易还无法在京城购房,只能在比较偏僻的长安城常乐里租房子住。后来他回忆说:“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过了三年,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报考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又登第,官授周至县县尉(相当于主管治安的副县长)。诗人还是按耐不住“晒工资”的冲动,写诗说:“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又过几年,元和三年(808年),三十七岁的白居易迁为左拾遗,入充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家顾问机构的高级研究员,他又写诗“晒工资”了:“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可知此时白居易的工资比起始薪水上涨了60%,年薪300000文,折月薪25000文。拿到这个水平的工资,白居易觉得有些惭愧。
不久,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申请调任“官京兆府户曹参军”,相当于首都市长助理,此时他的工资收入是:“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月薪是3万~4万钱(又升工资了),此外还有每年200石粮的禄米。
五十岁时:买到了新房子
五年后,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四十四岁,因直言敢谏,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相当于下放到江州当巡视员,是一個闲职。也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白居易作了著名的《琵琶行》一诗,与天涯歌女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怜之感。不过,他的工资待遇并不低:“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比当官京兆府户曹参军时又有了大幅的提薪,这个收入,足以养活诗人一家人了,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薄俸可资家。”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五十一岁的白居易罢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写诗说:“三年请禄俸,颇有余衣食”;“移家入新宅,罢郡有余资。”可知他当了三年杭州市长,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显然工资很高。随后,白居易改任苏州刺史,又写诗晒了一次工资:“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
大约也是这个时期,白居易在长安城新昌坊买到了一套占地十亩的豪宅。白居易自谓“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说得有些夸张了,以他的工资收入,实在谈不上“贫穷”。而且,他工作十八年,便在京城购得豪宅,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
晚年:月薪100贯钱
大和三年(829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太子东宫属官)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工资是“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月薪达到8万~9万钱,迈入百万年薪(折算成人民币)的行列。对这个收入,白居易自己是比较满意的,自称“老宜官冷静,贫赖俸优饶”。
大和九年(835年),白居易已经六十四岁了,改授“太子少傅”,还是分司东都。太子少傅是非常高的官位了,属于“国家领导人”行列,待遇自然不会低到哪里去:“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又问俸厚薄,百千随月至。”月薪是100贯钱,即月收入10万钱,而且很清闲。白居易自言当了七年太子少傅,“品高俸不薄”,一直领着高薪。
之后白居易致仕,晚年生活也过得非常舒服,因为唐代政府对退休的五品以上高官,照例要发放一半薪水,直至终老。白居易在职时月薪为100贯钱,退休后便可以领到每月50贯的工资,有诗为证:“全家遁此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晚年白居易过的日子是这样的:“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工资基本上花不完。
也是在东都洛阳,晚年白居易又购置了一套园林式豪宅,位于洛阳城履道里。这豪宅到底有多豪呢?看看白居易自己是怎么说的:“吾有第,在履道坊。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购买这套豪宅时,由于现钱不够,白居易用两匹宝马抵了一部分房价。这一细节,白居易也在诗序中晒出来:“买履道宅,价不足,因以两马偿之”。
从白居易“晒工资”的诗句来看,唐代的官员薪酬还是相当优厚的,从月薪16贯钱一路涨至月薪100贯钱。洪迈说白居易“立身廉清,家无余积”,想来也是因为他所领到的工资足以让他过上体面的生活,不需要用“潜规则”之类捞钱。另一方面,老白之所以频频“晒工资”,显然也说明了他拿到的钱清清白白,不怕别人知道。
古代没有官员财产公示的制度,像白居易这样喜欢在诗中“晒工资”的官员,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相当稀罕。三国时,诸葛亮向刘后主上了一份奏疏,自言:“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后人戏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员个人财产申报,诸葛亮也成为了“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
但坦率地说,诸葛亮的这个“财产申报”,还是有点语焉不详,自己的收入究竟有什么钱,并没有交待清楚,不像白居易老师,几乎每换一个岗位,都会写一首乃至几首诗“晒工资”,数目说得一清二楚。读白居易老师的“晒工资”诗,我们会觉得这位老爷子很可爱。
(孟碧芳荐自《南都周刊》)
责编:小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