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7-07-19吴晓亮胡德稳叶应春侯玉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5期
关键词:病原菌出血量危险

吴晓亮 胡德稳 叶应春 侯玉香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东莞 523770)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吴晓亮 胡德稳 叶应春 侯玉香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东莞 52377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4例进行研究,采集感染患者标本,常规培养24 h,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分析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6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62例,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0株,以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住院时间长、出血量大、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和侵入性操作次数多均会提升细菌感染的风险。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根据住院时间、出血量等影响因素制定防治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中高发症状之一,病情多紧急且凶险,出血量大时,治疗预后较差,且住院期间并发感染的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1]。本研究选取近两年本院收治的6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引发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4例,其中男424例、女260例,年龄32~78岁、平均(51.35±8.07)岁。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层》标准,医院感染诊断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的部位;采集感染标本,加入血琼脂平板中常规培养24 h,显微镜下观察并初步筛选可疑菌落,使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分析感染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情况分析6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62例(9.06%)。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见表1。

表1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情况分析(%)

2.2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62例住院期间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0株,以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见表2。

表262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

2.3 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不同住院时间、出血量、合并基础疾病种类、侵入性操作次数、病因,患者感染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危害度高,治疗过程中多禁食、禁水,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2~3]。研究显示[4~6],食管胃底血管破裂患者在止血过程中会损伤组织黏膜,引发食管炎和肺炎,同时肠腔积血较多,为菌群繁殖提供了条件,革兰阴性菌易位进入腹腔,引发腹腔和胃肠道感染,且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长期卧床,增加感染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消化出血患者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胃肠道和腹腔,皮肤软组织和血液系统感染较少。感染影响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出血量、合并基础疾病种类、侵入性操作次数、病因等,住院时间越长、出血量越大、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和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引发感染的风险越高,肿瘤伴出血和食管胃底血管破裂也会提升感染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分离出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鲍氏不动杆菌比例较高,临床治疗中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1]龚凌云,黄爱娥,许茜,等.46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6):516-517

[2]张莎莎.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危险因素与病变相关性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1-53

[3]隋达伟.1097株临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11 (6):497-498,502

[4]戈宏焱,陈博,刘会龙,等.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老年人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J].中国老年学,2011,31(6):943-944

[5]张鹤鸣,李菊兰,袁涛.老年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2013,33(5):1048-1050

[6]张夏林.上消化道双源癌Her-2、HPV表达与临床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5.1-57

R573.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78

2017-03-16)

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15105101060)

猜你喜欢

病原菌出血量危险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喝水也会有危险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拥挤的危险(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