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2017-07-19钟振宇伍中荣
钟振宇 伍中荣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肇庆 526000)
观察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钟振宇 伍中荣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肇庆 526000)
目的:探讨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牵引理疗,研究组给予牵引理疗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牵引理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颈椎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1]。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更为多见。本研究采用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3∶27;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0±3.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3±3.5)年;颈椎间隙变窄10例,生理曲线改变30例,椎间孔变形15例,椎关节增生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2∶28;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5±3.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5±3.0)年;颈椎间隙变窄10例,生理曲线改变30例,椎间孔变窄变形15例,椎关节增生5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影像学诊断符合;臂丛牵拉结果显示阳性;压头试验结果显示阳性;颈痛、颈僵、麻痛;伴有其他症状引起的上肢疼痛。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具有其他药物或非手术治疗史,已过5 d以上洗脱期;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诊断不明;未完成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单一牵引理疗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牵引仪器为QY-6型牵引椅,根据患者耐受度选择合适的力度,设置为持续牵引模式;充分暴露患者颈椎部位,使用TDP照射,25 min/次,1次/d。研究组给予牵引理疗联合针灸治疗。牵引理疗方法同对照组。针灸穴位主要取双侧天柱、颈1~3阿是穴、大杼穴;肩背、上肢痛麻的患者可取肩中腧、肩外腧、肩井、天宗、曲池、外关、合谷、风池等穴,采用直刺手法,刺入皮下0.5~1.0寸,以得气为宜,留针半小时,1次/d。两组均治疗10 d。
1.5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采用VAS疼痛评分表)。优:颈椎痛消失,运动功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恢复正常;良:颈椎痛消失,可以做轻松的工作;可:症状获得改善,但是存在一定的疼痛;差:存在神经受压的现象,需进行手术治疗[3~4]。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60 60 9.05±0.15 9.05±0.96 2.85±0.45*5.05±0.1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间盘突出、退变,导致椎间孔变窄,挤压神经,患者出现颈肩臂麻木、疼痛,上肢肌力下降等症状[5]。牵引理疗方法是通过外力促使椎间孔窄度减小,增宽椎间孔,减低椎管内压力,为突出间盘组织恢复提供良好的空间条件。同时,通过理疗TDP照射,有利于修复受损神经,促进水肿吸收,加快神经根恢复正常[6~7]。针灸通过对颈部穴位、经络进行针刺,促使其产生传感,有利于疏通经络和活血化瘀,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8]。主穴双侧天柱、颈1~3阿是穴、大杼穴通调督脉,风池、大椎祛风散寒,均在颈椎骨旁,针刺时针感直达病所。肩中腧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督脉)旁开2寸处取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分布了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唾血、项强、肩背疼痛等。肩外腧,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分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皮神经,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直等肩背、颈项痹症。肩井有第4、5、6颈神经后支重叠分布。肩胛提肌位于颈椎横突和肩胛骨内侧角与脊柱缘上部之间,由肩胛脊神经支配,属手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颈椎关节和神经位置关系,缓解致病因素。综上所述,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病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吕志刚,侯为林,胡卫成,等.在悬吊方式下行颈椎关节微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6,37(4):347-348
[2]涂新生,曾科学.针灸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1(19):31[3]任晓东,丁满飞,张向梅,等.针刀加斜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9):827-828
[4]李冬岩,贾琦.牵引并中药离子导入加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7例疗效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1):54-55
[5]陈向东.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麻木120例治疗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353
[6]曾威权.针灸联合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80-81
[7]李平.应用推拿、针灸以及物理疗法对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8):106
[8]叶壮益.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43-44
R681.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10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