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

2017-07-19李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利钠副作用

李红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急诊科郑州 451191)

●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

李红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急诊科郑州 45119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48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治疗药物副作用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心房利钠肽水平。结果:中西医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药物副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改善情况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房利钠肽水平,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心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在血管再通后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状态等微循环障碍,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左室重构,加重心功能障碍[1]。为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症状,本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48例。中西医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4.34±2.1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48 h,平均(23.51±0.21)h。西医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4.25±2.1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48 h,平均(23.77±0.5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吸氧、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扩冠脉药物、调脂药物等措施。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方剂:黄芪、党参各20 g;川芎、桃仁、炙甘草、全当归、赤芍、茯苓、五味子、麦冬、白术、全蝎各15 g;丹参12 g;桂枝、柴胡、石菖蒲、远志、大枣各10 g。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疗效判断: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中西医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nLVEDV(mm)LVESD(mm)LVEF(%)心房利钠肽水平(pg/L)中西医组西医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8 48 48 48 45.13±1.96 36.34±1.21#*44.14±1.58 43.67±1.53#61.52±3.28 49.15±2.35#*60.89±3.18 59.48±2.12#38.53±0.35 48.61±0.26#*36.94±0.36 37.18±0.37#3 836.45±180.14 1 928.34±82.26#*3 836.91±180.06 2 371.48±110.31#

2.3 两组治疗药物副作用比较两组治疗药物副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药物副作用比较

3 讨论

目前,随着PCI介入和溶栓等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心肌梗塞患者血管再通率不断提升,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血管再通无法确保患者心功能完全恢复,部分再通患者可出现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微循环障碍等,引发心功能不全和左室重构,影响患者预后,降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3~4],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关键在于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氧自由基增加、中性粒细胞系统激活以及钙超载、炎症因子趋化、大量高能磷酸键消耗等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阻塞而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现象。西医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多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抑制氧自由基、抑制炎症等方法治疗,但效果欠佳。

中医学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病机在于经脉淤阻、气血不足,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方剂中,全蝎、丹参、川芎和桃仁可活血化瘀行气;党参、五味子、炙甘草、黄芪、全当归、赤芍和麦冬可养阴益气、养血和血、濡养心脉;大枣、白术和茯苓可健脾益气;桂枝和柴胡可通利营卫、调和气血经络;远志和石菖蒲可开窍宁神: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通利经脉、调和气血之功。方剂中各种药物应用有利于减轻钙超载,改善心肌细胞功能[5~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医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心房利钠肽水平明显改善,且未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国战.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识别和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23(10):1110-1111,1119

[2]李万义.鹿红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39-40

[3]赵碎巧,操银针,李信华,等.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病人血压及心室重塑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4(23):2798-2800

[4]罗雪勇.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59-161

[5]邹会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125

[6]魏芳,王爱霞,王芳,等.黄芪精口服液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及辅助T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23(5):457-459

R542.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03

2017-04-16)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利钠副作用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