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短区间站界区段发码异常

2017-07-19苏向棋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3期
关键词:转码区段编码

苏向棋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电务段东莞车间,广东 广州 510610)

浅析短区间站界区段发码异常

苏向棋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电务段东莞车间,广东 广州 510610)

分析了短区间站界区段电码化条件,对站界处站内、区间区段编码条件不一致导致的特定时机机车信号瞬间跳变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短区间;电码化;机车信号;闭塞分区

为了满足连续式机车信号的技术条件,保证机车信号在区间和站内进行连续显示,自动闭塞站内区段多采用25 Hz轨道电路叠加电码化的方式。

管内因城市设计规划需要增建乙站,甲、乙两站因地理位置原因形成了闭塞分区(Z2G)的短区间,如图1所示。

图1 站场示意图

1 问题由来

在乙站投入使用后,机务段司机反映正向运行时机车在站内进入短区间站界处容易发生机车信号瞬间突变,造成机车紧急制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某次故障案例进行说明。

2016-04-12T22:46,某机车自丙站运行至乙站,在丙站进入乙丙站区间时,机车信号由绿黄灯突变为黄灯再变为绿黄灯的故障,司机停车检查,2016-04-12T23:06分办理交付,2016-04-12T23:12分开车,故障延时20 min。

2 问题分析

故障发生后,现场组织对相关电路图纸进行分析并进行现场试验测试发现,导致机车信号瞬间突变的原因是站内、区间轨道电路编码条件不一致、机车运行特定时机造成的。

2.1 编码电路由U码转LU码条件分析

由图2所示图纸可见,甲站SⅣFM由U码转LU码关键条件是SS3LQJ2↑。对于甲站SⅣFM由U码转LU码的继电器动作顺序为:乙站 SⅣLXJ↑(微机联锁驱动)→SⅣLXJF↑(乙站)→经站间联系电路→SⅣLXJF↑(甲站)→SS3LQJ2↑(甲站)→发LU码(甲站SⅣFM)。

2.2 Z2G编码电路由U码转LU码条件分析

由图3所示图纸可见,Z2G由U码转LU码条件是乙站SⅣLXJ2F↑且乙站SSLUXJF↑。

图2 3DG转码关键条件

图3 Z2G转码关键条件

通过查看图纸,Z2G由U码转LU码的继电器动作顺序为:①乙站SⅣLXJ↑(微机联锁驱动)→SⅣLXJF↑→SⅣLXJ2F↑;②乙站 SSLUXJ↑(微机联锁驱动)→SSLUXJF↑→SSLUXJF↑;然后Z2G发LU码。

通过对甲站SⅣFM及Z2G编码电路相关条件进行比较发现,编码条件不相同,造成了发码时机不一致的情况。

Z2G由U码转LU码,需同时检查乙站SⅣLXJ↑、SSLUXJ↑的条件;而甲站SⅣFM由U码转LU码,不需要检查乙站SSLUXJ↑,只需检查乙站SⅣLXJ↑。通过查看乙站微机联锁信息记录,确定SⅣLXJ、SSLUXJ均由微机联锁驱动,并且在办理乙站SⅣ发车进路后,SⅣLXJ、SSLUXJ的吸起时间不一致,SSLUXJ比SⅣLXJ约迟3 s吸起。

2.3 甲、乙站机车信号突变的原因分析

乙站办理SⅣ发车进路后,将相关条件送至甲SⅣFM及Z2G的编码电路,2套发送器均由发U码转为发LU码。由于编码条件不相同,造成转码的时机不一致(Z2G比甲站SⅣFM明显延迟)。在甲站SⅣFM及Z2G由U码转LU码期间,机车刚好运行至3DG/Z2G机械绝缘节位置,并正好在2套发送器转码偏差时间内。在甲站3DG收到第一次转码,进入Z2G后收到第二次转码,接收低频码(包括机车信号)经历(U→LU→U→LU)的突变。

3 解决方案

综合上述分析,特定时机机车信号的瞬间跳变是由于站内电码化电路和区间轨道区段编码电路使用的继电器动作时序存在时间差造成的,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问题尚未解决之前,由设备管理单位发函至途径线路相关机务段,明确特定时机机车信号瞬间跳变,不存在联锁安全问题,可保持正常行车。增加的检查条件如图4所示。

与设计单位研讨,针对编码电路使用的继电器动作时序问题,考虑在甲站SⅣFM编码电路中增加乙站SSLUXJ检查条件,即在甲站SⅣFM由U码转LU码关键条件SS3LQJ2↑电路中增加一组乙站SSLUXJ复示继电器SSLUJF接点。修改CTC软件,调整短区间进路触发机制,在机车跨越甲站站界处时,不发生信号改变或发码条件变化。

4 结束语

站内电码化及区间轨道区段编码条件属于定型组合,适用于普通车站、区间结合部位。针对如短区间的特殊站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特殊性,适当增加条件或软件卡控,保证机车信号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行车安全。

图4 增加的检查条件

[1]陈玉泉,徐丽洁.特殊短区间站内电码化的设计[J].铁路通信信号,2012,48(05).

[2]张娟娟.关于列车正线运行站内电码化的发码分析[J].科技风,2016,24(07).

[3]岳春华,申俭聪.铁路信号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编辑:张思楠〕

U285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3.081

2095-6835(2017)13-0081-02

猜你喜欢

转码区段编码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生活中的编码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电气泰雷兹CBTC信号系统魔鬼车问题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铀浓缩厂区段堵塞特征的试验研究
Genome and healthcare
视频转码软件的需求和框架分析
基于小波域的DVC到HEVC快速转码研究
如何进行优酷超清视频的转换操作
论纪录片影像中的组合编码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