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
2017-07-18赵勇
赵勇
摘要: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现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同时武术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所以成为一项体育项目,与古代时期军事斗争相关联,也是近代尚武精神的结果。新时期,武术除了体现出竞技性以外,更应该将其视作民族文化,继承并且弘扬,通过武术教育培养民族精神。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成为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武术发展 驱动力 文化传播 国家需要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82-02
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社会发展相顺应,因为有了社会及国家的需要才有了武术,而武术的发展同样基于社会及国家的发展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需要是一切活動的初衷,从而对活动有强烈的驱动作用。”武术产生于国家需要,其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与驱动,这是武术发展必然命运。
一、武术发展需要紧抓机遇,得到国家行为驱动
武术原本是用于搏杀而产生的技艺,且历朝历代均作为一种战争工具,为了自卫与防身,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载体,体现了重和谐、重整体思维、重辩证思维与重意境,在此阶段产生了武术精神,我国儒家思想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武术所崇尚的精神。实际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种民族精神,武术价值功能体现在技艺上,为了将武术的技艺本领提高,需要不断对抗与打斗,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对人的意志进行磨炼,对人的斗志进行鼓舞。
(一)武术发展面临的机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国的文化纷纷涌入到我国,也使我国不断吸纳各国文化,“西学”与“西化”已经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成了时代发展的标志。我国一直没有停止向国外学习的步伐,“西学”可以说推进了我国民主、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但是在“西学”过程中,我国逐渐遗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下,国外文化渗透更加剧烈,促使我国民族文化处于被逐渐遗忘的边缘,各国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剥夺也使人们意识到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先进文化也走向了国际舞台,被很多国家采纳与认可,武术就是其中一种,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我国各路武学门派中,各国均体验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在国外人士看来,中国的武术既高深莫测,又富有张力与激情。[1]
(二)武术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承载
从武术精神上可以看到我国民族精神的影子,实际上“自强不息”是武术精神,也是民族精神,一直以来,武术的价值体现在增强技击能力上,人们为了将技击能力提高,会不断与别人对抗与打拼,长期下来养成了不服输的精神,磨炼了人的意志力与持久力,鼓舞了人们的斗志。[2]习武之人大都崇尚“武德”,在磨炼自己毅力的同时,注重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具备武德之人的习武人士通常都为武学大师或者宗师,使武德成为一种长期积淀而来的高尚精神境界。儒家思想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习武之人需要德艺双修,既要着眼于锤炼品质,又能够肩负起报效国家的重担,先修身后展抱负,这正是武术精神的彰显与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结合武术发展实际大胆改革,真正满足“国家需要”
(一)对武术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当前,武术已经与竞技体育接轨,正因如此,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武术才更应该被世界所认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代表向世界传播。此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院校武术课程依然以竞技武术为主,未能将民族传统体现专业特点体现出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对武术未来发展进行变革。首先,设置武术课程,通过学校培育武术师资是做好武术技能储备的重要途径,从专业院系的武术课程设置着手,在课程设计上需要将竞技武术影响下的技术框架打破,将套路、散打、功法、实战结合起来,形成课程的核心。[3]同时,开设与武术相关的课程,比如,武术历史方面的选修课程、语文课中增设武术相关的知识内容等,将民族精神与武术自然衔接起来。
其次,教育部门与武术主管部门相互配合,将武术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可以与体育课合并到一起,单独开设武术方面的课程,教育部需要立足于当前教育目标,将武术作为我国特有的运动课程,像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一样成为民族精神的承载体,发挥其特有的功用。最后,对普通学校的武术课进行改革,真正让武术成为传播民族精神的载体,当前,很多青少年不仅身体素质下降,在精神层面也容易受挫,未能体现出传统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与坚忍不拔,且道德意识弱化,这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让武术进入到孔子学院
当前,很多崇尚中华文明的国外友人纷纷到孔子学院学习,体验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思想。孔子学院是我国设立在海外的传授汉语与传播中华文明的教育机构,学院始终将孔子的“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理念作为核心[4],将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作为目标,将共同建设繁荣、和谐的世界作为宗旨。2004年在韩国首尔设立了第一家孔子学院,如今全世界已经有70多家孔子学院,有120多个国家提出孔子学院的设立申请。
通过孔子学院的设立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播不需要平台,而是载体,孔子学院就是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重要平台,而平台中需要有各个文化载体作为支撑,其中一种文化载体就是武术。这一载体有着特殊性,不像其他载体透过语言或者文字进行文化传播,而是以肢体语言进行传播,减少了语言上的障碍。武术不仅体现出攻击性与防御性,更能够传播先进的文化与精神,包括武德与武术文化等,引导人们不断对民族文化进行追寻。
孔子学院开设的武术课,其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更是培养武术精神,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武术的作用并非这些,武术体现着我国古代先秦的深谋远略,彰显着“和为贵”的理念,也正是我国各族儿女谦卑、内敛、含蓄,但又刚烈、不卑不亢的美好性格,对树立起奋发图强、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有着促进作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武术像中国这样看重武德,我国从古代起就出现了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以静制动等武学理念,与俄国大力士、日本武士道精神有着根本不同。要想使我国武术真正顺应“国家需要”,就必须在内容上大
胆创新,将武术技艺与武术文化结合起来,在结合的同时体现出防卫性的文化特色,以满足我国文化传播的需要。
三、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来临,国与国间的联系日趋紧密,我国各领域建设开始与国际接轨,离不开各国技术与人力的支持,需要始终保持这种开放与兼容的发展模式,善于运用各种文化载体。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对向世界传播我国民族文化有着推动作用。需要对武术形式与内容进行大胆改进与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面向世界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为,王震,丁丽萍等.论21世纪武术发展的战略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68-71.
[2]任锋.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武术多元化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1):43-45.
[3]关彦莉.明代武术发展与明代社会[J].搏击
?偊b 武术科学,2010,2(4):17-18.
[4]吉灿忠.竞技武术“文化空间”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2):197-200,21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