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任务驱动”法激活信息技术教学

2017-07-18张献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建构主义信息技术

张献

摘 要: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老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如何改变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这一新兴的领域中简单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显然不能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究的。在探究的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蕴然而生,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被普遍采用。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利用“任务驱动”法做出初步的探讨。

一、“任务驱动”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的层次性、实践性、应用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任务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探究或互动协作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任務设计的过于简单,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的过于困难,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者要多方考虑、全面衡量。笔者在实践中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任务要有针对性,即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例如,初一学生在学习“表格制作”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设计一个8行4列的空表格”。这个任务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单元格、表线添擦等子任务,在完成这些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删除、表线的处理等操作就会逐步熟悉,从而达到本课时“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单表格方法”的教学目标。

其次,设计的任务要有阶梯性,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围绕同样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多个不同难度的任务。任务相同、难度不同,这样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就必须进一步分解、细化,从而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兼顾到所有学生。

2.分析任务,提出解决方案。

任务给出后,作为教者首先要对任务进行分析。每一个任务都包含着不同的知识点,对于旧知识点,任务的实施有没有对学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于新知识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不能自己解决等等。教者对任务进行适当地分析,有利于学生在后面能少走一些弯路、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3.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设计、分析完成之后,就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完成任务。信息技术课跟其他课程不一样,操作性较强而且都要借助于上机实践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个别指导和答疑工作。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具体操作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的学生往往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还以制作小报为例,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对“艺术字”的基本编辑方法不是太清楚,有的学生对应用图片、自选图形的组合、美化不了解,有的学生对图文混排的方法不熟悉……如果都采取“一锅端”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就很有必要。

4.总结归纳。

“任务驱动法”教学虽然把一些知识点分配到具体的任务中了,但它在某些方面改变了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学生在此情况下形成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因此,学生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就很好的掌握了课程的知识点,我们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建议在每堂课的开始复习总结上节课程的内容,课堂结束前归纳这堂课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们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纳入到结构化、网络化和系统化。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信息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很强,创新空间广阔,想象力很丰富的一门课,要教好这门课,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多钻研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3月.

[2]胡卫星,李美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7月.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建构主义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