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语文课本真
2017-07-18张艳茹
张艳茹
几天前,高三模拟考试分析会,一位理科老师无奈地埋怨好多学生不会审题,因审题失分很多。其中一位老师打趣的说“怪语文老师没教好”,会场哄堂大笑。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却真的没笑出来,不是当真同事的责怪,而是自己也时常有此感慨。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我对语文课、对语文教学开始迷茫了。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时多,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忙,可是看现在的学生,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头不善思。我时常问自己,我们的语文课都做了什么,我们培养了学生们何种能力,我们有没有完成语文学科应有的学科责任?
语文学科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只是借以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而设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力,学会使用一种工具,无数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把课文内容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而使教师对其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操作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没有阅读量,长期以来阅读习惯没有建立起来;再有,现有的语文教材,本就不多的篇目,教师从中抽取几篇大讲特讲,节省下来的时间全部用于应考训练,从高一开始就印篇子做卷子,衔接题、病句题、成语题翻来覆去的做,一直是在一些知识断片、假想语境甚至是假命题里兜圈子,教师把语文只是当做知识来教,学生没有真正的品味语言,咀嚼情感,感悟思想,语文课堂应有的体验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成了奢侈品。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语言的积累和基本素养,只会推敲病句,死做题,一个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头不能思的学生又如何能适应生活的需要呢?
语文课要还原本真,还原有生命有情感有温度的语文课堂。一是要还原语文课堂的朗朗读书声,要让学生张开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强调摇头晃脑的吟诵,沉浸在文章中,自领其神韵。而如今本应书声琅琅的阅读变成了无声自习,本应让学生阐释观点鉴赏文章却变成了老师的侃侃而谈,老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课堂的缺位,久而久之,语文课成了教师的宣讲场,学生只是宣讲场地听众和看客,做惯了三缄其口的观众,没了激情,没有参与,是典型的哑巴语文。哑巴语文,就如同哑巴英语一样不可思议。所以语文就是要诵读,吟诵,在诵读吟诵中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情感的浸润,思想的陶冶。在激烈的碰撞与思考中锻炼自己,成长自己。教师的条分缕析,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还原语文课堂的朗朗书声,给学生在语文天地自由驰骋的空间。二是要还原语文应有的视野。现在的语文教学,局限于教材,为教教材而教语文,一个学期下来,语文课就是老师讲了十几篇文章,且不同文体零零散散,没有体系,没有规模,这样的学习根本没有视野可言。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语文不仅是文学和语言,还是文化、社会和生活的大语文,语文只有部分在课堂,其他都在窗外人间,在车流人海,在乡野田间。”这道出了语文的视野,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只教教材,只在课堂的狭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文学与语言,课内与课外,文化与生活的广泛融合,实现大语文的视野,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養和能力才能建立起来。三是要还原语文课堂的实践平台。要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手动起来,用其手写其思其想。现在的学生一谈写作苦不堪言,或东抄西捡头脑空空如野,或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或依葫芦画瓢新八股万能素材,不能依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有观点有技巧的文章。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对学生提供思考实践的平台,平时缺少如此的训练。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听课堂语,无感可发,无力为文,写作成了无病呻吟或应付了事。2017年的全国卷的作文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关心社会,没有一定的积累,只靠原来的万能素材是万万写不出高水的作文的。高考作文是导向,是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回归能力的的强有力的信号。
改变现在耗时费力低效的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回归到培养学生立人立情立文的本业上去。语文是万科之源,也是立世之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我们语文人之责任。还原语文的情感和温度,为打造生命语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