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大数据应用的“五大趋势”和“三大形态”

2017-07-18林崇责杜伟杰

信息化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政务

林崇责+杜伟杰

基于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大数据的实践探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数梨花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渗透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爆发式增长,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政府监管和民生服务能力提升成为“大趋势”。笔者以浙江省发改委直属的省经济信息中心为例,探讨政务大数据应用“五大趋势”和 “三大形态”,提出深化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的对策建议。

政务大数据应用加快呈现“五大趋势”

大数据通过对多源异构、跨域关联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能有效总结经验、揭示规律、预测趋势,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政务大数据应用加快呈现“五大趋势”:

政务和互联网大数据加速融合。互联网网民行为数据、交易数据、日志数据、意愿数据等海量数据,蕴藏着无限的可挖掘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成为政府采集民众、意愿需求等数据的有效来源。研究表明,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将激增到40ZB,這其中文本、图片、音视频、时空位置等非结构化数据占比将达到75%,而绝大多数数据是由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各类智能终端产生或掌握,政务数据规模比重将逐步下降。因此,政务数据与互联网数据之间的融合应用,是深化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必然趋势。

政务“大数据”和“小数据”取长补短。“大数据”数据规模大,数据价值密度低,潜在价值相对不明显,多以文本、图像、音视频以及位置等非结构化形态保存,对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极高。而“小数据”则相反,为数据总量较小、价值导向明显的传统统计分析数据,多以二维表格等结构化形态保存,对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相对较低。在政务数据开发应用中,政务“大数据”和“小数据”取长补短、互相支撑,已经成为政务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方向。“小数据”的价值导向为“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基本参考和方向指引,而“大数据”则为充实和细化“小数据”提供了基础支撑。

政务大数据的外部性作用日益发挥。大数据时代,人类关注重心将从因果关系更多转向相互关系,因果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关联性更强的相互关系。“有关”和“无关”的界限已经被打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与外部数据来解决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把政府自身业务产生中的数据拿出去,解决外面和本业务无关的问题,在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实践表明,应用机器学习等大数据算法,充分发挥数据外部性作用,是大数据应用中最神奇的利器。

应用拉动和技术推动互为强化。当前时期正处于经济社会大转型时代,在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下,政府需要准确及时地分析处理复杂的经济问题和把握潜在的社会矛盾,这对大数据提出了迫切的应用需求。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各类数据的处理能力,为解决各类政府业务中存在的痛点提供了技术条件。

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成为必要前提。相比于社会领域大数据,由于行政体制分割,政务大数据一般分散在各个部门、条线,数据源很大程度存在着“三宫六院”和“衙门林立”等情况,极大地降低了政务数据应用价值。再大的数据规模,再丰富的数据形态,若未形成与其他跨域数据交换共享的“流通”机制,就难以形成大数据。因此,打破数据壁垒和孤岛,促进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系统互联互通,推动数据从“隔水相望”到“阡陌交通”,已经成为深化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必要前提。

政务大数据应用产品呈现“三大形态”

结合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前期实践探索的经验,政务大数据开发要坚持以部门自有数据、统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各类数据深度融合为主线。数据产品一般可以分为:指数化类、可视化类、咨询报告类等三大应用形态:

指数化类应用,是围绕某一专题,对部门政务数据、统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各类数据统计分析、深入挖掘,形成的评估、监测、预测类等量化指数产品。目前,指数化应用已经成为各类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的核心,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经济指数”、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发展工商指数”、国家信息中心“双创指数”等产品。例如,省经济信息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社会指数、信息经济指数和浙江指数等多项指数产品。

可视化类应用,是数据产品的展示类应用。为了使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数据产品等内容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大屏等直观形式,将相关内容以图形化和图表化形式对外展示。在当前互联网高度普及和“读图时代”的大背景下,可视化类应用已经成为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形式,成为政务大数据应用的必要形态。例如,省经济信息中心完成了“数据云图”:将省发改委各类政务数据清洗、比对、建模后,以“一张屏”的方式全景化、直观化地展示便于各级领导随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辅助政府领导决策支持。

咨询报告类应用,是指对政务数据产品的深度加工,围绕某一政务主题,立足为省委省政府、省级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建议,而形成的咨询报告。比如,省经济信息中心已形成了两类咨询报告产品。一方面,基于舆情数据,初步形成了互联网舆情大数据分析系列产品,截至目前共完成特色小镇、失信黑名单新闻发布会、数据强省等专题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报告,定期供稿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等单位部门。另一方面,基于政务数据挖掘应用的课题研究,利用投资项目等业务数据,定期编写省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建设情况季度监测分析报告,获得各级领导好评。

政务大数据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部门在推进大数据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基础不够完善、技术实力不够扎实、产品开发不足、人才队伍能力不足等问题,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数据基础不够完善。各政府部门数据规模虽然增长巨大,但离真正大数据仍有一定差距。在数据形态上,仍以结构化的基础数据为主,数据更新频率较慢,离大数据在线化、实时化、高频率等要求差距不小。在数据采集上,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填报方式,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终端自动采集数据未成体系。在数据安全上,部分政务数据保密性要求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度的开发应用。

大数据技术实力仍处于1.0阶段。目前,政府部门信息化技术仍以传统技术为主,对大数据智能提取、机器学习等前言技术掌握仍相对较弱,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处于大数据应用的1.0版本(统计分析)、2.0版本(关联分析),距离大数据应用3.0版本(机器学习)仍有较大差距。

优秀的大数据产品屈指可数。数据产品是是大数据建设应用的核心。对标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水平,政务大数据数据产品普遍呈现层次不深、应用不广、效益不够等情况。

大数据专业人才队伍能力明显不足。人才是大数据开发应用的根本保障。大数据是典型“应用拉动、技术推动”的发展范式,优秀的大数据人才必须兼具大数据思维、业务敏感性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政府部门大数据专业队伍能力明显不足。

深化中心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的对策建议

“数据的价值产生于使用”。坚持应用领先,基于各类数据共享的融合应用,仍是政务大数据发展的重要趋势。政务大数据开发应用应在培育提倡大数据思维文化、完善大数据基础配套建设、梯度建设数据产品、培养数据分析师等四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培育提倡大数据思维文化。建立数据资产理念,按照“一切业务数据化”要求,及时采集、沉淀、存储业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建立“利用数据说话”数据意识,在业务研究和日常管理中加强定量分析,实现数据驱动创新、数据驱动管理。建立共享开放理念,强化数据文化意识转变,创新共享共赢的合作方式,加强与互联网先进公司、浙江大学以及高端智库等机构交流,在业务研究、数据分析方面形成深层次合作关系。

完善大数据基础配套建设。坚持政务和互联网大数据“两手抓”,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探索开展一手数据采集,形成多渠道的数据采集渠道,整理数据资源,建立数据标准,形成全面、权威、及时的政务数据库。建设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建立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研发政务与互联网大数据相互融合,提高非机构化数据的分析处理、神经网络等机器算法研究和应用能力,持续提升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加大政务数据整合关联力度,建立管理规范,出台政务数据开发共享管理办法。

梯度推进大数据研发。坚持应用导向,以服务好部门核心业务为主攻方向,按类别整理形成政务大数据服务目录清单。遵照大数据方法论,鼓励政府内部跨部门、跨领域合作,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软课题研究融合突破口,遵从大数据统计分析、关联分析以及機器学习演进路径,梯度化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大数据产品。

加快培养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时代最需要的是能够具备敏锐的业务视角、熟练数据模型,并对大数据特征和模型选择有丰富选择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政府部门要通过外引内育,建立健全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将数据分析师培养纳入单位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一批既懂数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又熟悉政府部门业务的大数据分析师。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

猜你喜欢

政务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大河网:深挖政务服务
清末督办政务处与各方关系述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