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的名义”和“名义的人民”

2017-07-18周凌华

铁军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名义工人

周凌华

反腐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中领导身份的人物众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陈岩石为代表的真正以“人民的名义”想问题、办实事的好干部,另一类是以高育良为代表的以人民为幌子、实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服务的搞“名义的人民”的腐败分子。

陈岩石同志作为老革命、老检察长,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年在大风厂改制中,他率先提出工人持股的建议,维护了工人的切身利益,当推土机要强制推掉事关工人生机的厂房时,他毫不犹豫地维护工人的合法权利,敦促执政者依法行政;当工人拿到补偿款后,陈老又组织工人重建新大风公司,寻求新的发展之路。老一辈人民公仆不是将“人民的名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而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則是“名义的人民”的典型,他口口声声高喊人民的口号,实际上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是为有利益关系的特殊群体服务:为了报答赵立春的提携之恩,公权私用,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乱批项目,置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不顾;为了构建自己的权力同盟,公权私授,大搞“汉大帮”,力推腐败学生祁同伟,最终把自己与腐败分子和不法商人绑在一条破船上,走上一条不归路。

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谓执政者不能有自己的私心、欲望,而应以百姓的心愿、希望作为自己的意志。毛泽东1929年就提出“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我们党之所以从弱到强、从小到大,是因为始终坚持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满足不同时期群众的不同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在成就人民事业的的同时,成就党和国家的事业。这既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之所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宣言》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因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是代表小集团利益,这是区分“人民的名义”和“名义的人民”的标志。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多与百姓交朋友,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第一尺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那些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特权为少数利益集团牟取利益者,最终在毁灭利益集团的同时毁灭自己。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呼唤陈岩石、易学习式的为民谋利的好干部多些再多些,希望高育良、祁同伟式以人民为幌子实为个人和小集团牟利的腐败者少些再少些,如此,则民之幸甚、国之幸甚、党之幸甚!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名义工人
假蜂蜜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爱国婊
赌上爷爷的名义
以Herm è s名义,注解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