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通俗文学的定位转化
2017-07-18蔡健
蔡健
通俗文学指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所谓通俗文学就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在民间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文学。自古以来,这类文字都被许多正统学者看作是“下里巴人”,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有时“下里巴人”比“阳春白雪”更有生命力,因为它有着社会最大比例人群的拥护与支持。明清时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名著的作品,当时就是“下里巴人”,就是通俗。即算是如今,我们也可认为它们可以归属到通俗文学范畴内。
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毕竟是少数,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而通俗文学就没有,它适合各个阶层。在人类群体中,“大众”才是真正的绝对概念,而精英永远只能是相对概念。正因为“大众”是永恒的绝对多数,可以说,通俗文化将永远存在。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古典文学名名著走入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而大部分评书、曲艺、戏剧也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认为俗文化、俗文学是孕育催生高雅文化、高雅艺术的母体。雅与俗能相互转化,也就有了相互制约的关系和彼此间的独立性。
也许,有的人会赞同阿诺德?豪泽尔的说法:“民间文学使精英文学简单化,通俗文学使精英文学庸俗化。”甚至就对通俗文学的概念来说,郑振铎先生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说,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的,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汉语大词典》说:“通俗,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水平和需要的。”“不登大雅之堂”和“适合一般人需要”两句话,几乎就给通俗文学判了死刑。
中国的通俗文学在今天是获得了巨大的合法性和确定性,上接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的章回小说,中承晚清之谴责与黑幕,到张恨水、程小青、李寿民等等再到金庸、古龙和琼瑶,如果算到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可能就有安妮宝贝之类的作者吧。“通俗文学”成了一个一脉相承的伟大传统,在这个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古典,自己的过渡和自己的现代化进程。通俗文学只是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只是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只是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你不觉得它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吗?虽然所有的通俗文学,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著,但大多数的名著,在其诞生之初,都是通俗文学。
我们应该以人文精神的尺度来审视通俗文学的积极面。文学本身除了人们常说的陶冶情操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还有娱乐功能。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文学理论有“寓教于乐”的文学思想,即使是当代西方最先锋的文艺理论家也将审美愉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例如罗兰·巴特著有《本文的愉悦》,姚斯著有《恢复愉悦》,至于巴赫金,在他的诗学理论中,“狂欢节”这一十分重要的概念是后现代主义多理论的源头。
通俗文学的写作采取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阅读快感。这种阅读快感对置身于高强度、快节奏以及沉重工作压力下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人來说,毕竟提供了一条可休息的途径,人们因此可以大大缓解其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我们不能期待人人都是英雄,都能面对惨淡的现实人生,面对“无物之阵”的挑战,因此,通俗文学作为某种程度的宗教替代物,不仅仅能够提供巨大的心理支持,而且能够强化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加深社会沟通。
其实,文学本没有什么高雅和通俗之分,一个文学作品在其创作后,才形成了高雅和通俗之说,文学其始都是通俗的。譬如今天的四大古典名著,我们都习惯把它们定位为高雅文学,可是它们最初都是以通俗文学的身份出现的。
因此,通俗是文学的生命力,是文学的发展方向。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这不仅是二者定位不同的必然,更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