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2017-07-18刘寻王桂学吕宇晓杨剑锋温丽芝邹永学

哈尔滨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密度骨质

刘寻 王桂学 吕宇晓 杨剑锋 温丽芝 邹永学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12)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刘寻 王桂学 吕宇晓 杨剑锋 温丽芝 邹永学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12)

目的调查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从2014年起选取80名合适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并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管理。结果在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中,女性、70岁以上、低钙饮食、骨密度低的骨质疏松老年人较容易发生骨折。经过护理后,干预组骨质疏松老年人总骨折发生率10.0%,远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社区干预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在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危险因素;干预

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1999年老年人口(≥60岁)就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预计2025年将为2.8亿,约占全部人口的19.3%[1]。204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老年化高峰期,因此骨质疏松将成为危害老年人的一大杀手[2]。有资料显示[3],近半数长期生活在保健机构的老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病痛,且概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老年人骨折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因为这类骨折有外伤力小、愈合较慢、愈合率低、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健康质量,尤其是骨折发生的二年内发生死亡的概率率高达30%[4]。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当今普遍的全球问题之一,其需要医疗界和社区实施积极的干预机制,让易发人群均了解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掌握基本的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至今的本社区80名60岁以上且居住时间1年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于1999年制订的中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5]。根据调查对象的居住区域,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干预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2.6±2.3)岁;对照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3.1±2.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无慢性肝病、恶性肿瘤及急慢性感染等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所有入选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干预管理,帮助老年人认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因素,并掌握一定的预防措施。

1.2.1 测定方法:选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测患者腰椎(T12、L1、L2)的平均骨密度(BMD)值。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重要诊断指标是BMD的T值,即:T≤-2.0为骨质疏松,-2.0<T≤-1.0为骨量减少,T>-1.0为骨密度正常[6]。

1.2.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信息。①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大小、骨质疏松的产生时间、从事职业、教育程度等;②日常生活习惯;③劳动强度、每日活动量等;④有无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史等;⑤实际的骨密度检测值;⑥家族史,如骨脆性增加、骨折的族史等;⑦药物的使用情况,如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另外,计算入选对象的体重指数(BMI):若BMI小于18.5 kg/m2,为体重过低;若BMI在18.5~23.9 kg/m2,为正常体重;若BMI大于23.9 kg/m2,为体重超重[7]。

1.2.3 干预方法:①集中进行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专题讲座,每月一次;②定期发放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宣传资料;③现场指导促进骨密度增加的有氧运动训练;④电话询问或咨询有关问题。在健康教育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对象重点干预,并每月家访一次,半年进行一次评价,其中包括:①行为心理干预;②居住环境整治;③运动训练和个性化指导。对照组对象仅接收一般干预:要求对一般干预者,半年家访一次,半年评价一次。

1.3 评价方法:社区干预结束前后,对所有试验者进行:①骨折的发生率统计;②骨密度的测定;③2年内的跌倒次数及后果进行登记。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在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中,女性、70岁以上、低钙饮食、骨密度低的骨质疏松老年人较容易发生骨折,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折发生率的对比分析:经过护理后,干预组骨质疏松老年人总骨折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5,P=0.0450),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骨折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对比分析:干预组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1143,P=0.042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其健康生活倍受关注,特别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情况不断攀升,其中以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常见[8]。当前,发生跌倒已排在美国老年人死因的第6位,而70岁以上老人跌倒死亡数占全球跌倒总病死数的40%[9]。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具有三大主要症状,分别是骨折、疼痛和脊椎变形,其中骨折的危害性最大,造成患者致残和死亡的机率也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10]。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骨量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其骨显微结构出现异常情况,有较高的骨脆性,少许轻度暴力或非创伤因素即能导致骨折,被称脆性骨折,发生位置集中在脊柱、髋部及前臂[11]。有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指数比例增加[12]。在本研究中,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中,女性、70岁以上、低钙饮食、骨密度低等条件的骨质疏松老年人易发生骨折。因此,加强老年人饮食营养和活动数量,可以降低骨质疏松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概率,改善老年易患人群的生活质量。在经过强化护理后,干预组骨质疏松老年人总骨折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且干预组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因此,专业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老年人意外事件的发生,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达到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积极的社区干预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止老年人发生跌倒。并且,有效干预措施能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1]颜延振,张晶,魏彦春,等.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2):192-195.

[2]沈蓝,韩雨杉,赵宏斌,等.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Wnt/β-catenin通路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434-2436.

[3]何斌,王玉环,张苇,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25-3928.

[4]庞坚,王翔,陈元川,等.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组方用药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238-239.

[5]蒋俊,崔莉,孙娥,等.基于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阐述其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J].中草药,2014,45(5):721-729.

[6]陆宁,李玉明,张苇.石河子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风险评估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43-346.

[7]刘素香,王玉环,何斌.综合干预对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相关行为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10):732-735.

[8]王昌兴,董黎强,刘琦,等.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结合补肾活血中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8):699-702.

[9]王玉环,刘素香.综合干预对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70-1574.

[10]杨国志,李振武,尹锐峰,等.骨密度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术后新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评估[J].重庆医学,2015,44(21):2975-2977.

[11]郑蔚,张苇,张利霞,等.某三级医院护士骨质疏松性骨折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5):2093-2095.

[12]杨越,廖琦,赵奇,等.前路减压治疗颈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MMP-3与IL-6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2):296-299.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Liu XunWang GuixueLv YuxiaoYang JianfenWen LizhiZou Yongxu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Luo 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enzhen 51811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Random sample selection from 2014 in the local community of 80 more than 60 years of age and older people living more than 1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n=40)and control group(n=40).All selected subjects were intervened and managed for a period of 2 years,to help the elderly to master the main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after the end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ResultsIn the risk of fractures,women,70 years of age or older,low calcium diet,low bone density Osteoporosis in older people prone to fracture.After care,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osteoporosis in the elderly,the incidence of total fracture rate of 10.0%was far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22.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95.0%)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7.5%),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rough act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can prevent senile osteoporotic fracture and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he elder people,while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 the elder ag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lder’life.

Old people;Osteoporosis;Fracture;Fisk factors;Intervention measures

R683

A学科分类代码:32027

1001-8131(2017)03-0221-03

2016-11-01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医疗卫生(非扶持类)项目(201505123001005)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密度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优化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