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岭上的长青松
——为作曲家施万春八十华诞而作
2017-07-18赵冬梅
文/赵冬梅
青松岭上的长青松
——为作曲家施万春八十华诞而作
文/赵冬梅
2016年6月是施万春教授的八十华诞,谨以此文敬祝施先生健康长寿,艺术生命常青!
施万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从上世纪60、7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青松岭》的音乐至2011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作品组唯一金奖的无伴奏合唱《回音壁》,施万春在管弦乐、声乐、影视音乐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影视音乐创作中彰显出突出的成就。他的作品音响可以静听,谱子可以研究,风格可以模仿……但听不见、触不着的是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思考及音乐背后丰厚的积淀。
从上世纪60、7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青松岭》开始,作曲家施万春的名字总能唤起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追忆。文革期间,他参与集体创作的舞剧《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及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重新配器等,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中已经占有了重要地位。1978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两周年创作的艺术歌曲——女高音独唱《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诉出了亿万中国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缅怀。《良家妇女》、《孙中山》、《开国大典》、《传奇皇帝朱元璋》等七、八十部影视音乐作品,体现出了他将音乐作为影视综合艺术的灵魂的创作思想。从抒情性、戏剧性、史诗性、哲理性等多方面对影视作品的艺术品格予以升华。他的影视音乐作品既和电影融合得天衣无缝,又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单独演奏,其中,电影《开国大典》的主题曲《人民万岁》还常是音乐会演出的压轴曲目。由于施万春先生在电影音乐创作方面的杰出贡献,他在2005年荣获了中国电影百年电影音乐创作特殊成就奖。他的音乐创作还包括以代表北京文史符号之一的天坛回音壁为题材创作的无伴奏合唱《回音壁》,这部将交响乐的创作思维合理地应用到合唱中的作品,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作品组的唯一金奖。
在60年的创作生涯中,历史的沧桑、伟人的气魄、壮丽的山河、百姓的疾苦、细腻的情思……在作曲家的音乐中总能得到深刻、形象的捕捉,他以真挚情感谱写出的音乐触动人的心灵,奏响着时代的凯歌!
中国音乐学院在2007年12月曾经为施万春教授成功举办了施万春影视音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场音乐会与“施万春影视音乐作品研讨会”。笔者受《人民音乐》之约撰写了文章《用真情扣响心灵的大门——施万春音乐创作述评》,发表于2008年第12期的《人民音乐》。因当时受篇幅字数的限定,对许多问题没有进行充分展开,意犹未尽。时隔多年,施先生本人在创作与教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本人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及施先生的作品又有了新的感悟。虽然近年来,施先生的作品引起了业界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但其音乐为什么具有与天地共鸣的深厚胸怀,让人久听不厌?创作出的音乐可以听,谱子可以研究,风格可以模仿,但听不见、触不着的是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思考及音乐背后丰厚的积淀。笔者带着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再次走近这位令人仰慕的作曲家,希望能通过对音乐作品诞生之前的挖掘,更深刻地感悟施先生的作品。
一、毕生的事业 不懈的追求
对音乐倾心的挚爱是作曲家能否创作出打动人心音乐的前提。
施万春的同窗好友——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著名音乐理论家李西安教授曾经用“从迷恋到崇拜,甚至疯狂”来形容他对音乐的痴迷。跪在地上流着泪听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确实是发生在他中学时代的真实故事,可见,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对未来的作曲家产生了“灵魂上的震撼”。
在王照乾、谢文辉撰写的《风情常万种、寸草报春晖——施万春评传》(未发表)中,更有许多对施万春早在学生时代视音乐如生命的动人故事。儿时在农村,从家人和乡亲们那儿得到的民间艺术的熏陶,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音乐的种子。来到北京上学后,他先在学校接触到风琴,后来又接触到了钢琴,多少次在和钢琴的交流中被音乐感动,以至于时常会随着音乐的情绪变化而兴奋或流泪。练琴可以使他忘掉酷暑严寒,为了练琴甚至冲动地违反校规撬门而入……好友郭凌弼主动帮他介绍认识了董桂玲老师。董老师爱才免其学费,才使他能有幸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然而,好事多磨。当时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为了从北京到天津上学所需的五块钱,差点逼得酷爱音乐的他走投无路。幸得堂叔解囊相助,才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这来之不易的五块钱“像一滴水救活一棵小苗”(刘红庆《惊日响鞭》齐鲁书社2014年出版,第41页,施万春原声),助其步入了梦寐以求的音乐殿堂,由此改变了施万春的一生。
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之后,在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的时代,每个人都要给自己制定指标,谁多少年赶上贝多芬,谁多少年赶上柴科夫斯基,谁多少年能超过肖斯塔科维奇……施万春却实事求是地说“不行,我谁也超不过,我15年能赶上我的主科老师就不错”成了“右倾”思想(笔者对施万春的采访)。
至今,已从事音乐创作近六十年的施先生仍谦虚地说:“我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是作曲家,只是觉得自己就是喜欢音乐,喜欢作曲,还不能算是作曲家”(笔者对施万春的采访)。在他心目中,对艺术的追求永远是第一位的。他认为作曲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淳朴的表达方式,既不是炫技或对自己的炫耀,更不是获得商业利润的手段。因此,他可以不考虑自己的稿酬,在影视音乐中使用交响乐队。
对音乐深厚的挚爱情怀使施先生视音乐为毕生不懈努力所追求的事业,他笔下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内心深处真诚的流淌,只有这种发自心底的震颤才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二、丰厚的积淀 坚实的功底
作为作曲家,动人的音乐除了发自心底,更离不开常年来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对生活丰厚的积淀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了解与坚实的作曲技术功底。
施万春出身卑微,从小生长在农村,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是社会底层人,这种情感使他的音符中总能饱含着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疾苦。除个人的切身体验外,他还非常注意从小说、电影中去观察、体验别人的生活。他先后创作的七、八十部影视音乐中有大部分是艺术片,片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的发生、故事情节的发展等都给作曲家提供了对生活全方位的思考与感悟,丰富了其人生阅历。若不是为电影创作音乐,作曲家不可能对孙中山、毛泽东有深刻体验,也不可能深入良家妇女的内心世界……各式各样的影视音乐使他从中汲取了许多人性的修养也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质,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的品格。所以从作曲家的音乐中才能表现出气吞山河的气魄与细腻的情怀,以及像良家妇女、贞女等这些社会底层人内心深处的呼喊。
除了生活的积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入学习也是作曲家音乐功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只有施万春所在班一届学生接受了“2+5”教育模式,即先到当时的管弦系的民乐组(后来的民乐系)学两年民乐,再回作曲系学习五年作曲(由于1956年施万春下一届作曲系只招收了三个学生,不够一班,因此,施万春班就提前一年回到作曲系,并同时学习民乐系二年级课程,实际的学制为六年)。施万春当年主修的民族乐器是唢呐,同时还跟吴景略先生学习古琴,除此之外,还学习了中国民族打击乐、京剧锣鼓、民歌、京剧、昆曲等。早在学生时代创作的《节日序曲》的主题就来源于他在学习唢呐时演奏过的传统乐曲《淘金令》。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功底还为他后来创作电影《青松岭》的音乐奠定了基础。
除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施万春还在学生时代练就了过硬的西方传统作曲技术功底。说起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还必须要谈起与之相伴的同窗好友、后来的终生挚友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西安。当时,二人互助练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刻苦训练,为施万春练就了既能辨别出音乐作品中所有的旋律、和声、复调又能辨别火车站的钟声及生活中各种声响的敏锐的“活耳朵”。
在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里,施万春将传统和声视为作曲、配器和其他各课的基础,除了解决作曲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传统和声培养多声思维和审美习惯。若没有很好的传统功底,现代技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早在学生时代,施万春的传统和声就是学的最棒的。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创作实践,再度回到音乐学院的教学岗位,使他更重视传统和声在作曲教学中的基础意义。他还发现,在已出版的和声题解中存在很多问题,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和声思维,更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声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于是,他以作曲家的思维,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将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习题全部重新做了一遍。
以下是施万春为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下)最后的“补充习题”第四首所配的和声。这部分习题是在传统和声学全部学完之后的综合练习,基本上都是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从这种具有完整结构的和声题中不难发现,整体调性布局逻辑及和声进行中的终止、离调、转调、模进等具体写作技术已与音乐创作密切结合。
例1: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补充习题4
上例的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A段是转向属调的转调乐段,B段含有一系列调性的变化发展,再现A段为回原调结束的变化再现,并伴有结构的扩充。在明确的调性布局框架基础上,与众不同是作曲家将其视为实际的音乐创作,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首先,是挖掘高声部旋律中富有特色的和弦外音,如第一小节的辅助音、第二小节的强位倚音、第三小节的环绕辅助音等。然后,作曲家将高声部旋律中提供的这些信息,作为协调其他声部横向线条的线索,在高声部节奏较为舒缓时,其他声部通过添加风格统一的和弦外音与之对应。四声部在保持纵向协调的和声音响基础上,各声部均具有流畅的线条。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从B段第10小节开始,在低声部首次出现了重音演奏记号,这是作曲家为推动音乐的变化发展在其他声部引入的新材料。之后,这一材料在不同声部间穿插,错落有致。在再现段之后,这一具有推动力的材料又巧妙地出现在音乐最后结束之前的终止式中,使音乐发展连贯并富有逻辑。
和声题中精美设计的纵横关系为富有色彩的乐队音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用作曲家本人的话说“用的都是简单的和声”,但却获得了丰满、立体的音响效果。作曲家还以此为基础将其编配成了无伴奏合唱,一道和声题就这样在作曲家手中成了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试想,若加上配器,是否就可以听到恢弘而富有层次的管弦乐队音响了?
说到施万春音乐作品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富有画面感和丰富表现力的乐队音响,除了坚实的和声功底,更离不开作曲家二十多年的乐队实践。自1964年与吴祖强、杜鸣心等人合作创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至1984年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作曲系主任,和乐队的亲密接触,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在创作、演奏、否定、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仅对《红色娘子军》一部作品,就反复修改了七次之多,这种精打细磨的推敲使他的音乐创作越来越纯熟。因此,作曲家称中央乐团(现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是他的第二母校。
在浮躁的社会中,很多人为名利、业绩所诱惑,对待音乐创作和做学问的态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导致学术垃圾四处泛滥。而在老一辈作曲家施万春身上,我们看到的则是踏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施先生——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三、真挚的情感 娴熟的技术
“作曲技术的最高境界是让听众在欣赏音乐时忽略技术的存在”(赵冬梅《用真情叩响心灵的大门——施万春音乐创作述评》,《人民音乐》2008年第12期)是施万春对音乐创作的艺术追求。在熟练掌握作曲技术后,成熟的作曲家在创作中应该将其融化在音乐中,而不是为表现技术去应用技术。无论是貌似简单的儿童歌曲,还是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或富有哲理的深刻思考,施万春的音乐总是先以情感的表达与对音乐形象的生动捕捉打动人心,其次才是经得住理论推敲的娴熟的作曲技术和应用得恰到好处的每一个音符。
例2a:儿童艺术歌曲《咏鹅》
《咏鹅》是施万春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诗歌《咏鹅》所创作的一首儿童艺术歌曲。诗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词句虽简单,但其中既描绘了儿童眼中“白鹅戏清波”的情景,又表现了小诗人天真无暇的可爱及观鹅戏水时的愉快心情。如何形象生动地用音乐捕捉诗中的景与情,作曲家巧妙地选择了以“3+3+2”组合的8/8拍,使音乐的节拍表现出非周期性的循环,用轻盈、活泼并富有动感的节奏律动为这首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形象地描绘出“白鹅嬉水”的悠然姿态,富有童真、童趣,用音乐写活了“白鹅戏水图”。
为加强白鹅在水中游动 例2b:时水的波动感,作曲家还巧妙地应用了调性游移与大七和弦、九和弦的和声音响,甚至最后还结束在了主七和弦的七音也就调式的导音上。巧妙的是,作为儿童歌曲,在复杂的节拍与和声的烘托下,演唱部分的旋律却非常简单,易于上口。儿童艺术歌曲《咏鹅》
管弦乐作品《人民万岁》是1989年向国庆40周年献礼的影片《开国大典》的主题曲,音乐以其恢弘的气势、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了民族的气质、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既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又富于哲理,发人深省。
例3:《人民万岁》“人民主题”管弦乐队缩谱及分析
《人民万岁》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音乐,在影片中配以不同的画面分别出现在不同场景中,通过与画面“同步(同向)、平行、反向”(施万春《深一层次,再深一层次——论电影音乐创作》,《人民音乐》1988年第7期)的各种不同处理,以立体化的形式将画面和音乐融为一体,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当毛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挥锹铲土时,《人民万岁》的音乐配合战场上战士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的场景与向着太阳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交织,将鲜血、生命、和平等百感交集的凝重心情汇聚在一起;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时,音乐与庆典的礼花汇集,共同谱写波澜壮阔的英雄篇章。
时间是对艺术作品最直接的考验。《开国大典》由于影片已下映多年而逐渐被人们淡忘,但独立、完整的《人民万岁》的主题音乐却脱离影片而不断在音乐会上演。据作曲家本人透露,这部作品的主题最初并不是为《开国大典》所写,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涌动,以此来抒发对人生的憧憬、对爱的向往和内心的失落等颇为复杂的情绪,音乐中流露出的饱经风霜的沧桑感曾让作曲家流泪。后来在创作《开国大典》的音乐时,经和导演李前宽的碰撞,才成为了片中的“人民”主题(笔者对施万春的采访)。 《人民万岁》中“人民”的主题主要采用了大小调功能体系的和声。通过上例对和声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应用的都是三度叠置的和弦,但却有着丰富的色彩变化。主题开始运用了建立在主持续音上的属九和弦,进行至主和弦时又在其基础上附加了六度音,和单纯的“属—主”和声进行相比,这种音响更具有紧张度与厚重感;第6、10、19小节,旋律声部的强位倚音产生了一种“揪心”的音响效果。通过乐队缩谱更易发现,严谨、细腻的声部进行为丰满的乐队音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谱例第6、7小节的“方框”处,高、低两个外声部以反向的半音级进进行到E大调下方大二度关系的D大和弦,加强了和声音响的张力和音乐发展的推动力。为音乐变化发展时从“E大—D大—C大”的下行大二度转调模进做了铺垫,获得了整体音响的协调、统一。
在凝重、深沉、富有紧张度与色彩变化的和声衬托下,具有长呼吸、音域宽广的旋律线条跌宕起伏。第7小节与第5小节的材料形成旋律的连锁发展,经第9小节的向上推进后,四次下行模进,连绵不断的旋律线条使音乐倍感沧桑。在主题变化重复时,之前以模进方式发展的材料于第18小节在相同高度上凝滞,低声部则以半音级进向 上推进,通过乐队音色的叠加力度加强,引出主题的变化发展,显示出“江山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 《人民万岁》整段音乐由“人民”和象征新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两个主题组成。 “人民”主题在引子中先由圆号以“p”的力度演奏主题的片段;之后,完整的主题在弦乐的中音区奏出,再通过音色逐层叠加、音域逐渐提高、力度逐级增长的手法结合调性变化进行发展,使“人民”主题展现出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经百折不挠的精神及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最后,“人民”主题与铜管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主题汇合,以磅礴的气势奏响了新中国的凯歌。
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说,这段音乐是在钢琴上“摸”出来的。由此更可见作曲家对作曲技术的娴熟掌控与驾驭,横向旋律线条与纵向和声音响的完美结合,使音乐表现出层层推进的张力,激情澎湃又富有内在的逻辑。
有关作曲技术与音乐的表现意义,施万春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表达,有时候现代技法比传统技法更有表现力。”(笔者对施万春的采访)在音乐创作中,为音乐表现的需要,作曲家也不排斥使用各种现代作曲技法。施万春的音乐,有些实际上最初并不是作为电影音乐来创作的。如他1982年去九寨沟体验生活,被诺日朗瀑布激发灵感创作了交响组曲《瀑布》。为表现瀑布的生机和以此所联想到的大海、地球、宇宙、战马嘶鸣……作曲家选择了C和#F两个相距三全音关系的大三和弦,将它们遍布在整个管弦乐队的各个音区,借助和弦纵向碰撞产生的不协和音响来表现天地共鸣。作曲家的同窗好友李西安最了解施万春的才华,曾为他设计了以屈原《九歌》为题材的交响乐,四个乐章分别为:东皇太一、湘君、山鬼和国殇。试想,《瀑布》中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浩瀚若用来表现“东皇太一”——这位传说中“上古天庭的主宰者”将是多么的令人震撼!但非常遗憾,《九歌》的设想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在创作电影《孙中山》的音乐时,《瀑布》被导演丁荫楠看中将其用于影片的片头、片尾和“三二九战役”中。为保持音乐的完整性,丁荫楠还特意根据音乐重新结构和拍摄画面。音乐与画面奇迹般的结合将悲剧性、史诗性、交响性融为一体,使影片的内涵更富于哲理,并荣获了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后来,作曲家还将电影《孙中山》的音乐重新整理完成了交响组曲《中山颂》。这部作品表现出了音乐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已多次被引用到音乐分析论文中(此不赘述)。
交响组曲《瀑布》中的其他几段音乐《岩画》、《奇峰怪石》、《寨舞》、《小溪》,受当年演出条件所限,被作曲家支解分别用于不同的影片中。《岩画》用于《良家妇女》片头音乐;《奇峰怪石》用于《良家妇女》里面女主人公濒临疯狂的场景;《寨舞》用在《传奇皇帝朱元璋》里的舞蹈场面;《小溪》用于《传奇皇帝朱元璋》刘基与宋濂谈话的背景音乐。
每个作曲家在创作体裁上都有自己的选择。施万春的创作涉及面非常广,包括管弦乐、合唱、艺术歌曲等,但给人印象最深、最有影响的还是他的影视音乐创作。他是用创作交响乐的手法和思维来创作影视音乐,并以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结构的内在张力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情感、暗示剧情发展,增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史诗性、哲理性。因此,中国第四代著名导演们在拍摄具有史诗性的重大历史题材和描写有深刻寓意的哲理题材时,作曲“非万春莫属”。由于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刻内涵和完整性,除上述《人民万岁》、《中山颂》之外,根据电影《贞女》改编的箫与乐队《随想曲》、电影《红盖头》中的《怀念曲》(原为在泥石流中遇难的朋友而作)、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的主题音乐“朱元璋还乡”、电影《世纪之梦》主题音乐“青春”、电影《青松岭》主题音乐“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等都已脱离影片而成为了独立的音乐作品,其交响性和艺术性绝不比大型体裁的交响作品逊色。
四、崇高的境界 深刻的内涵
音乐怎样才能达到施万春所追求的“打人”
(“打人”一词为作曲家自己对动人音乐的形容)?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除了要有经得起理论推敲的作曲技术,更要有一定深度的思想内涵。纵观施万春的音乐创作,无论是声乐、器乐还是影视音乐作品,都会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具有批判意义的题材,如对现实的批判、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拓者,电影《孙中山》描写了他为中国民主自由与封建主义进行的斗争。他既是一位英雄,有伟大的思想、坚忍不拔的意志与顽强的斗志,同时,他在生活中也有着常人所具有的孤独、彷徨、无助、苦闷、压抑甚至软弱、失落等多种侧面的性格。创作这种题材的音乐,首先要求作曲家必须站在和孙中山同样的高度,才能准确地用音乐来塑造其人物形象并表达其中深刻的内涵。
影片《如意》、《良家妇女》、《贞女》都是女性题材,故事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含有批判现实的主题。《如意》是以北京为背景来描写男主人公石大爷(石义海)和女主人公格格(金绮纹)横跨新旧两个时代的悲剧爱情故事。为深化其哲理,作曲家没有单纯地以北京音乐素材来描绘表面的风土人情,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抒发平凡而饱受生活磨难的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及对社会底层人悲惨命运的同情。
施万春在《良家妇女》中,选择用古朴、苍凉又颇具哀怨的埙来表现女性在旧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的忧郁、苦难、压抑甚至扭曲的情感。
在《贞女》中,作曲家以无调性写法结合非传统的和声,以音块、和音等不谐和音响为背景,表现中国妇女在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压抑、凄苦的命运。
更为经典的是,在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的《太阳和人》中,主题歌《雁行》借大雁飞翔组成的“人”字讴歌人的尊严和人性的伟大。在影片即将结束时,主人公画家凌晨光在临死前,一个人孤单单地在雪地上绝望地挣扎、奔跑,最后用留在雪地上的大问号向天发问……此时,在打击乐和低音乐器强有力的葬礼节奏的背景上,乐队以宏大的气势在整个天地间奏响了人性光辉的颂歌——《雁行》主题。在音乐和画面的强烈对比中,所有的观众深深地为之震撼并且不得不思考主人公的命运和中国噩梦般的经历究竟是为了什么?
除了批判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音乐作品,施万春还有大量具有史诗性的重大历史题材和富于哲理的音乐创作。电影《开国大典》的音乐抒发了作曲家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怀,电影《世纪之梦》的音乐讴歌了伟大祖国的春天,无伴奏合唱《回音壁》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
对上述施万春的作品绝不单纯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力图通过对作品题材的挖掘来说明与之相应的音乐作品的深度和内涵。要成功地创作出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艺术珍品,作曲家必须要进入角色,以相同的高度甚
至超越的视角,身临其境。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说:“作曲家最后的一搏不是技术,而是作曲家的高度和综合素养的高低。”(笔者对施万春的采访)在施万春的许多作品中既没有传统音乐的素材也没有五声调式,但超越了形式上的民族风格并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民族精神不正是音乐的“打人”之处吗?
作为一位作曲大家,施万春的主要成就自然是音乐创作。然而,在他不多的文字著述中,他的思想高度、理论锐度和对音乐现实的敏锐观察也都熠熠闪光,不同凡响。与其说《深一层次再深一层次——浅谈电影音乐创作的体会》(发表于《人民音乐》1988年第6期)是他从音乐美学角度对自己的总结,毋宁说是他对影视音乐创作的一生追求更为确切。如若不然,他何以能对某些现代主义的作曲教学现象一针见血,并在《现代主义不应成为学院作曲教学的主流》(发表于《人民音乐》2013年第5期,该文2014年获得了中国文联第九届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一文中, 观点鲜明,且酣畅淋漓地直抒胸臆?
结 语
以深刻的内涵发人深省、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以卓越的音乐艺术征服听众,在心与心的撞击中与听众产生共鸣,或许就是施万春的音乐能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大家经常在听完新作品音乐会之后会觉得差点什么,或者没留下什么印象,但施万春的音乐却总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作曲家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复合人才”,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境界、丰富的艺术修养、深刻的人生感悟、丰厚的生活积淀、敏锐的洞察力、豪放的激情、细腻的情思……还要有对音乐形象准确的捕捉和娴熟、游刃有余的作曲技术,这也许正是一个时代出不了几个真正能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作曲家的原因。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初露锋芒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施万春的音乐——这棵矗立在青松岭上的“青松”不仅依旧“长青”,而且经过时间的磨砺和时代的洗礼,更显出无比的苍翠。只有发自内心深处并能引起人们灵魂共鸣的音乐,才能超越时代,流传久远。我深信,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人们仍然能记住他的名字、喜爱他的音乐。
(本文转载自《中国音乐》201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