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7-18周广东杨海波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心理学实验室

周广东杨海波白学军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2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 300074)

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周广东1,2杨海波1,2白学军1,2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2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促进协同创新中心,天津 300074)

针对我国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调查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的164名 “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 《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86.3%的教师会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操作;教师大都受科研压力之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主要来自实验设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教师培训。

1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目标是提高 “本科教学质量”。该纲要同时指出,要 “加大教学投入”, “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

就心理学专业而言, 《实验心理学》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被定义为 “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张学民,舒华,周爱保,张亚旭,韩在柱,2005)或“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 (舒华,韩在柱,张学民, 2004)。1879年冯特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实验法因其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等特性使得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一改哲学思辨的老路,开始走向科学发展的新途。从结构主义到机能主义,从行为主义到人本主义,从认知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以至当今盛极一时的神经与脑科学的研究,尽管心理学的思潮在一浪接一浪地覆盖和推进,但实验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却贯穿始终。基于此,国内外高校一直都非常重视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研究。

但是,当前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杨海波,2013;张梅,2010;张学民等,2005);(2)教学内容陈旧、与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 (徐莹,刘鲁蓉,王儒芳,2012;张学民,舒华,张亚旭, 2001); (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实验仪器老化、使用效率低、实验室的建设不够完善等 (李寿欣,孟庆茂,2000;杨海波,2013;张学民等,2001)。

针对以上问题,许多 “实验心理学”的一线教师和教学名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 (1)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设置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当地的应用性研究 (张学民等,2005); (2)调整教学内容,加强计算机化的实验设计系统的建立 (张学民等, 2001); (3)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张学民等, 2005);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舒华等,2004);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谭亚莉,1999);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朱俊卿, 2010);建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等 (段海军,2010;罗红格,杨美荣,2014;周甦,刘娜,张秀琴,2013); (4)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室、增加实验室空间、规范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 (李寿欣,孟庆茂,2000;徐莹,刘鲁蓉,王儒芳,2012;朱俊卿,2010;张学民等,2001;张彦军,2014)。

虽然当前文献中不乏针对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的文章,但当前对实验心理学教学现状的研究更多是任课教师自己的思考,而无调查数据的支持。这种现状使得以下对评价 “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非常重要的问题无法得到回答: (1)师资队伍:是谁在讲授本科的 “实验心理学”? (2)教学方法:他们是如何讲授的? (3)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哪些困难? (4)如果有针对他们的培训,他们最想得到什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拟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为164名 “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取样自 “全国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学员,他们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

2.2 调查问卷

问卷为作者自行编制,共35题,包括:基本信息、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反馈以及对教师培训的评价与反馈五个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含学校名称和心理学本科生人数;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定位、课程安排、课时量和教师工作量;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教材选用和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与反馈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困难、制约因素、教学难点、教师压力及来源和改革建议;对教师培训的评价与反馈包括:培训的必要性、区分培训等级的必要性、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的收获、培训待完善之处、培训时长、培训费用、授课教师、对今后培训应加强的内容、对培训教师的建议和对未来培训收获的期待。

2.3 施测过程

第一批数据收集于2015年1月12-16日,发放问卷140份;第二批数据于2016年4月11-15日收集,发放问卷105份。两次问卷均自愿填写,共发放245份,回收164份,回收率66.9%。

3 结果

3.1 课程设置

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课程设置 (%)

(1)课程定位

所有被调查教师都认为 《实验心理学》课程在心理学专业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93.2%)或比较重要 (6.8%)。

(2)课程安排

70.4%的高校把实验心理学课程安排在了第二学年,20.8%的高校安排在了第三学年。另外,只有少数高校是安排在了第一或第四学年 (8.8%)。

(3)课时量

有3/4的高校把实验心理学课时定在60学时以上,15.9%的高校安排了41至60学时之间,只有9.1%的高校把实验心理学的课程安排了40或更少的学时。但67.9%的教师会认为81-120的课时是比较理想的实验心理学课时安排。

对于实验心理学的课时量,实际课时和期望课时是有关系的,χ2(40)=132.99,p<0.001。实际课时在41-60学时的任课教师中,76%的期望课时在60学时以上;实际课时在61-80学时的任课教师中,80%的期望课时在80学时以上;实际课时在80学时以上的任课教师中,84%的期望课时在90学时以上。这说明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都对实验心理学有更高的课时期待,而且是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

(4)教师工作量

96.9%的教师除担任实验心理学课程外还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73.6%的教师还要额外教授2-4门课程;近20%的教师 (19.5%)每周课时13节以上,1/3以上的教师 (36.6%)每周课时在10节以上,一半的任课教师 (51.8%)每周课时在5-10节之间。

职称与承担课程数有显著相关,χ2(24)= 46.61,p=0.004。大部分讲师 (66.3%)和副教授(74.5%)承担3-5门课程,但大部分教授承担的课程在3门或更少 (58.3%),而助教绝大部分是承担4门课程 (83.3%)。

教师职称与其每周的课时数也存在显著相关,χ2(18)=32.70,p=0.018,讲师和副教授每周课时大多 (76.0%)在7-13节或更多,但教授大多(75%)在5-10节,助教每周课时也是在5-10节。

以上结果似乎说明,不同职称教师的工作量存在 “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大部分的课程和课时由讲师和副教授承担着,而教授和助教的工作量相对较小。

3.2 教学资源

对教学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教学资源 (%)

(1)师资队伍

平均生师比为19.01:1;其中,专业教师人数介于4-56人之间;95.0%的高校其本科生在校人数在500人以下 (含500人),一半的高校(47.2%)在200人以下;在被调查的164名 “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40.8%,有硕士学位的占54.9%,只有学士学位的占4.3%。这些任课教师大部分为讲师 (59.6%),副教授不到三分之一 (29.2%),而教授只占7.5%。

(2)教材选用

实验心理学的教材以郭秀艳主编的 《基础实验心理学》和 《实验心理学》居多 (50.6%),其次是朱滢 (24.4%)和白学军 (5.5%)的 《实验心理学》教材。另外也有个别高校选用了坎特威茨、杨志良、邓铸、孟庆茂、舒华和张学民等主编的教材。

(3)实验室建设

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实验室 (94.2%),只有7所高校没有实验室 (5.8%);90.3%的高校实验室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 (含80平方米),有一半多的高校(57.6%)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 (含200平方米),27.1%的高校实验室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四分之一的高校没有专职实验员,大约一半(43.5%)的高校只有一个专职实验员,94.5%的高校其专职实验员的人数在三个或三个以下。

3.3 教学方法与反馈

对教学方法与反馈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1)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少有教师是以纯理论讲授为主的 (5.6%),甚至理论讲授和实验示范相结合的高校也只占了8.1%,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非常重视实验操作的 (86.3%),一半的教师会将理论讲授、实验示范和实验操作三者相结合来教授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学历与其教学方法无显著相关,χ2(6)=5.24,p=0.513。

表3 教学方法与反馈 (%)

(2)教师压力及来源

大多数的教师报告自己的工作压力比较大(65.6%)或非常大 (23.4%),只有10.4%的教师认为压力一般,仅一位教师报告压力比较小。压力来源最多的是科研 (88.4%),也有1/3的教师报告教学 (37.2%)和收入偏低 (35.6%)会是压力来源之一,只有19.6%的教师会认为自己期望和能力不匹配是压力来源。

另外,结果显示,学历与工作压力无显著相关,χ2(6)=6.16,p=0.405,但职称与工作压力有显著相关,χ2(9)=19.31,p=0.023,教授认为工作压力一般的比例显著大于期望值,说明教授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压力来源与职称显著相关,χ2(3)=8.56,p=0.036,助教认为收入偏低是压力来源的实际值显著大于期望值。说明助教的收入低是其重要的压力来源之一。

(3)教学困难

针对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困难,有61.9%的教师选择了实验仪器数量不足,60.0%选择了实验设备更新慢,59.4%选择了实验室经费不足,40.6%选择了实验室空间不足,另有12.5%的教师认为是“没有合适的教材”。

(4)制约因素

认为制约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大多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能力 (90.2%)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74.2%),还有一部分来自学生的学习水平 (47.2%),选择教材内容的则是少数 (20.9%)。

值得指出的是,职称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显著相关,χ2(3)=8.65,p=0.034,教授与其他教师不同,他们绝大多数 (91.7%)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是制约实验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因素,这个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 (讲师 50.5%,副教授48.9%,助教33.3%)。

(5)教学难点

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学难点依次为:实验设计(42.1%),信号检测论 (16.5%),心理物理法(11.0%)和实验与统计如何结合 (7.9%)。

(6)改革建议

被提及较多的实验心理学教改建议有:理论结合实践 (14.0%),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 (13.4%),重视实验设计 (8.5%),增加师资和教师的培训 (4.9%),调动学习兴趣 (4.9%)和经费和仪器的支持 (1.8%)。

3.4 对教师培训的评价与反馈

对教师培训的评价与反馈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4所示。

(1)培训必要性

所有人都认为非常必要 (90.7%)或比较必要(9.3%)。

(2)区分培训等级的必要性

表4 对教师培训的评价与反馈 (%)

对于是否要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区分等级,认为必要 (13.6%)、比较必要 (16.0%)和非常必要 (23.5%)的占了53.1%,其他46.9%的教师则认为不太必要或非常不必要。另外,职称与区分培训等级的必要性有显著相关,χ2(12)= 26.81,p=0.008,教授认为比较必要和助教认为必要的实际人数显著高于理论的期望人数。说明职称高低两头的教师对区分培训等级比较认可。

(3)对培训的满意度

对培训的满意度达到了91.4%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总和);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达到了96.3%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总和);对培训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94.4%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总和)。

(4)培训的收获 (多选题)

在谈及从培训中得到的收获时,72.8%的教师选择了授课老师的个人风格;68.5%的选择了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63.6%的选择了授课内容;40.7%的教师选择了课程安排。

在培训的收获上,不同学历的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有显著不同,χ2(2)=9.92,p=0.007,具体来说,本科学历的教师绝大多数 (85.7%)不认为授课内容是他们收获到的,但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大多认为他们从授课内容上得到了收获 (分别为70.8和59.0%)。这一结果和任课教师认为培训不满意之处是一致的,χ2(2)=7.74,p=0.021,所有认为授课内容不是他们的收获的教师也同时认为授课内容是他们不满意的地方。

另外,职称和培训的收获有显著相关,χ2(3)=9.11,p=0.019,只有少数教授 (33.3%)认为授课教学方式是其收获的地方,这不同于讲师(69.5%)、副教授 (71.7%)和助教 (100%)。不同职称的学员对授课内容的收获感也不同,χ2(3)= 14.81,p=0.002,只有少数教授 (33.3%)认为授课内容是其收获的地方,这不同于讲师 (70.5%)、副教授 (54.3%)和助教 (100%),但多数教授(63.6%)也不认为授课内容是需要改善的地方,χ2(3)=10.84,p=0.013。

(5)待完善之处

总体来说,60.0%的教师觉得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有待完善;46.0%的教师认为授课内容还不够完善;另外,有教师觉得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10.0%)和个人风格 (4.6%)有待完善。

(6)培训时长

有一半的教师认为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5天是最合适的,其次有近1/3的认为3天比较合适 (32.5%),四天 (16.3%)的比较少,几乎没有人认为1-2天可以起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1.2%)。

(7)培训费用

近一半的人认为2000元比较合适 (46.5%),也有1/3认为1000比较合适,19.7%的教师选择了3000元,另有2.5%的教师选择了4000元。

(8)授课教师

当被问及对培训班授课教授的期望时,被选择最多的依次是:国家精品课负责人 (76.5%),著名心理学家 (69.8%),高水平一线教师 (67.9%),国家级教学名师 (64.2%),学科带头人 (50.0%),以及省级教学名师 (19.9%)。对期望的授课专家,本科学历的学员和硕士及博士的学员不同,他们大多并不认同(71.4%)请著名心理学家来授课,χ2(2)=12.48,p=0.002。博士学员和硕士及本科学员不同,他们大多 (62.1%)不认同请学科带头人来授课,χ2(2)=6.55,p=0.038。

(9)对今后培训应加强的内容

当谈及对今后培训应加强的内容时,被提及最多的依次是:同行交流 (14.0%);课程内容,比如重点难点讲授、课程的规范性、多样化的授课内容等 (12.8%);教学演示与示范 (5.5%);资源共享(4.9%);新技术与新进展 (3.7%);答疑(3.7%)。另外,还有老师提到如何针对地方二本院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等。

(10)对培训教师的建议

当谈及对培训教师的建议时,被提及较多的依次是:邀请更多的名师和一线教师授课 (6.1%),重点案例的讲解和演示 (3.7%),多层次的教学(3.7%,比如对不同层次的院校学生做出区分,并分类指导),资料共享 (3.0%),分专题讲授 (2.4%)。另外,还有老师关心新手教师到专家的成长历程、教师团队化合作等问题。

(11)对未来培训收获的期待

在谈及今后的培训中最想获得什么时,被提及最多的是同行交流 (14.0%)和课程内容 (12.8%),其他还有教学示范 (5.5%)、教学资源的共享(4.9%)等。

4 讨论

在当今教育手段网络化、多元化的潮流下,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呼声不断,加之心理学机构建设与招生规模的大跃进 (韩布新,杨慊,李慧, 2014),了解我国心理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尤其是作为心理学核心课程的实验心理学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4.1 课程设置

本研究显示,所有任课教师对实验心理学这门课的评价与张学民等 (2005)对其 “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的定位是一致的。基于此,这门课在何时开设、该用多少学时讲授是课程安排要重点考虑的内容。由于大学的第一学年会例行开设很多公共课,心理学的专业课也会将普通心理学等基础课开设在第一学年,所以,在第二或第三学年开设实验心理学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超过90.0%的高校把这一门课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年。

对这门课的重视还体现在课时量上,有3/4的高校已经将课时量定在了60学时以上,但仍然有89.0%的任课教师认为课时应该比现在更多一些,67.9%的教师期望能有81-120的课时来讲授这门课。

值得指出的是,给予的实际课时量越多,任课教师就会期待更多的课时量。可见,实验心理学是一门伸缩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值得深挖的学科。很多学校甚至已经将实验设计部分作为单独的一门课来开设,也有院校在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开设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上继续深化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基于此,对实验心理学课程给予更多的课时量是众望所归,建议分两个学期来上这门课会比较合理。

另外,本研究发现,不同职称教师的工作量存在“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即大部分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学任务是由讲师和副教授担任的,而教授和助教担任的课程较少。这一现象可能与我国高校对不同职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设定有关,大多数院校对教授的教学量要求都会少于副教授和讲师。而助教通常是新入职教师,限于其教学经验,通常也不会授予太多教学任务。因此,讲师和副教授承担较多教学任务可以说是制度设定和教学经验双重考量的结果。

4.2 教学资源

据教育部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的生师比是17.7∶1,而就本研究的数据显示,心理学相关专业的生师比是19.01:1,这比我国普通高校的平均水平略差。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近年来心理学系与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招生都在蓬勃发展 (韩布新等, 2014),教师的数量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也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本研究中接受调查的均为授课教师,他们不负责教务工作,其提供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可能是个约数,而非准确的数据。

就学历结构来说,本研究中教师报告的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5.7%,这远高于教育部2013年对本科专任教师要求的学历 (50.0%),由此可见,实验心理学的专任教师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

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的实验心理学教师占到了96.3%,这比教育部对专任教师职称的要求要高(90.0%),但是这些教师近六成为讲师,而教授的比例只有7.5%。尽管实验心理学在本科心理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却不是教学和研究经验最丰富的教授在上课。这一结果说明,从教师教学投入上,当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对实验心理学扔缺乏重视。另外,数据显示,被调查的164名教师来自全国120个本科高校,但只有12所是教育部或国家其他部委直属院校,其他均为地方高校。因为地方院校教授所占总体教师的比例往往会比教育部直属高校要低,所以教授数量本来就少也可能是造成较少教授给本科生上实验心理学课的一个原因。还有,许多高校的心理学专业都会开设心理学研究方法,这是一门整合了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综合课程,这种课程一般会在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中开设,许多资历较高的教授往往会负责这门课的讲授,这也有可能是较少有教授讲授实验心理学的一个原因。

大部分高校都选用了郭秀艳、朱滢和白学军所编写的 《实验心理学》,这三本教材的内容共同包括心理物理学、反应时、知觉、注意、记忆等,但每本教材又各有侧重点。白学军的教材用四个章节对实验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朱滢的教材对视觉与听觉、心理语言学、眼动实验法和脑认知成像技术进行了专门论述,郭秀艳的教材对环境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和心理实验仪器作了分章介绍。

就所调查的120所大学来看,113所有专门的实验室,有一半以上的实验室面积在160平米以上,有近三成的在400平米以上。可见,不同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性也体现在专职实验员的配置上:有四分之一的高校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员,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没有实验室的比例(4.3%)。也就是说,有约20%的高校虽然有专业的实验室,但并未配备专业的实验员来管理。而近95%的高校其实验员都在3个或更少,说明各高校对心理学实验员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4.3 教学方法与反馈

在实验心理学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普遍认可“实验操作”的部分,而纯理论讲授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抛弃,有一半的任课教师还会将理论讲授、实验示范和实验操作三者结合起来。可见,实验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并不单一,重视实验操作已成为任课老师们的共识。

有近90%的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报告自己的工作压力大,但不同职称的教师其工作压力大小还是有差异的。其中,教授群体自我报告压力大的比例是最小的。在所有教师中,最主要压力来源是科研,其次是教学和收入偏低。其中,收入偏低在助教中的表现最为突出。由此可见,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压力大是普遍现象,但不同职称的教师其压力大小和压力来源也有所不同。

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困难更多是来自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比如实验仪器的数量不足、实验设备更新缓慢、实验室经费不足、空间不足等。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的核心,教师们也普遍重视实验操作,虽然实验室的面积这个别高校已达到一千平米以上,但各学校发展的不均衡性,加之任课教师对实验室建设的高期望,导致实验室建设成为实验心理学教学困难的最主要因素。

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来自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和学生被认为是教学的主导和主体,因此,教学能否达到理想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否积极增强主体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会受教学经验的影响,比如,相比副教授和讲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会更多地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是制约实验心理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可见,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教什么水平的学生,而在于教师能否因材施教、学生是否积极主动。

对教学改革的反馈中,任课教师提出来许多建议和之前发表的文章所提及的是一致的,比如理论结合实践 (傅亚强,2012;张学民等,2005)、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 (张梅,2010)、调动学习兴趣 (舒华等,2004;朱俊卿,2010)和经费和仪器的支持 (张学民,何莉,2001;张彦军, 2014;朱俊卿,2010)。

但已有文献较少提到 “重视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被普遍反应的教学难点,也是心理学研究的精髓 (舒华,周仁来,韩在柱,阎鸣,2012),因此,加强锻炼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但现实教学中如何操作却需要精心设计,在让学生学习经典的实验设计、欣赏其巧妙构思之余,还需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解决中来,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来尝试解决理论争论和现实困惑,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起到锻炼实验设计能力的目的。

4.4 对教师培训的评价与反馈

师资培训也是前人研究较少提到的,前国家教委于1995年分别委派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对全国高师院校的心理学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虽然效果不错,但针对性较弱。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于2015年1月12-16日和2016年4月11-15日举办的两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班可以说是针对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符合教育部关于实施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通知的指示精神,该通知指出要 “以高校担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中青年教师为对象,开展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培训”。

这次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九成以上的任课教师对此表达了满意,且所有人都认为这种培训有很大的必要性。他们从授课教师的个人风格、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上都收获良多,并期待在未来能和更多的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共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技术、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以及教学示范、教学资源等。且任课教师们大多希望能有更多的在教学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来培训,他们还认为同行交流是今后应该持续加强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全国各地120所高校的164名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作了关于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的深入调查,这在我国是首次针对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领域的实证调查研究。在我国现有的330个心理学本科学位授权点中 (韩布新等,2014),本研究的样本涵盖了总体的36.4%。考虑到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这一人群总体的特殊性和数量的有限性,本研究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如果不是借助两次由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举办的 “全国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培训班”的便利,这种大规模数据的收集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不仅对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标准有参考价值,也对各个高校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借鉴意义。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 《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对实验操作的重视是绝大多数任课教师的共识;有近90.0%的教师报告自己工作压力大,而压力主要来自科研,这可能与我国越来越盛的科研导向密不可分;对于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同意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近一半的任课教师认为实验设计是教学难点,而实验设计恰恰也是心理学研究的精髓。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段海军.(2010).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评价模式构建.教育探索,(3),146-148.

傅亚强.(2012).实验心理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151-155.

韩布新,杨慊,李慧 (2014).我国心理学机构建设与招生的大跃进.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南京.

李寿欣,孟庆茂.(2000).关于在高师院校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实验教学的思考.教师教育研究,12(1),33-35.

罗红格,杨美荣.(2014).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探索.学周刊,(2),110.

舒华,韩在柱,张学民.(2004).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实验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体会.中国大学教学,(3),23-25.

舒华,周仁来,韩在柱,阎鸣.(2012).心理学实验方法: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根本.中国科学院院刊,27(1),199-208.

谭亚莉.(1999).对近20年来我国教改实验的心理学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7-61.

徐莹,刘鲁蓉,王儒芳.(2012). 《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实验科学与技术,10(5),222-224.

杨海波.(2013).地方高校 “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35(2),1-4.

张梅.(2010).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10),91-93.

张学民,何莉.(2001).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

张学民,舒华,张亚旭.(2001).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6),33-38.

张学民,舒华,周爱保,张亚旭,韩在柱.(2005).高等院校 “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高等理科教育,(3),59-63.

张彦军.(2014).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以河西学院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34(6),44-45.

周甦,刘娜,张秀琴.(2013).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4(4),190-192.

朱俊卿.(2010).论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教育评论,(2),44-46.

A Survey Study abou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n China

Zhou Guangdong1,2,Yang Haibo1,2,Bai Xuejun1,2

(1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300074;2 Cent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Tianjin 300074)

The present study is a survey of teaching status quo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n China.Participants are 164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eachers from 120 universities covering 28 provinces.Most of them are assistan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universities set up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n second year with more than 60 class hours,which were still less than teachers′expectations.Lab development was viewed as the main source of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although about more than half of these universities have psychology labs with an area more than 160m2.Nearly ninety percent of teach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xperimental operation.Teaching ability and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s were viewed as the main influence on teaching outcomes,and experiment design a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in teaching.Most teachers reported high job pressures caused by research difficulties,but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about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eaching.

experimental psychology,undergraduate teaching,teaching reform,teacher training.

B841.4

2017-4-1。

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012/JGZD01217004)。

白学军,E-mail:bxuejun@126.com。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心理学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