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2017-07-18王树青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个体化消极亲子

王树青 曹 晖 苏 霞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24)(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岛 266033)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王树青 曹 晖 苏 霞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24)(青岛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岛 266033)

通过对57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 (1)亲子依恋除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主要通过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对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产生正向影响,对扩散状态产生负向影响;(2)自我不一致在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分离-个体化负向预测自我不一致,消极分离-个体化正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进而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对同一性状态产生影响; (3)亲子依恋依次通过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产生较强影响。

自我同一性状态,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中介作用。

1 问题提出

作为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核心,建立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心理社会发展任务(Erikson,1968;Schwartz,Zamboanga,Meca,& Ritchie,2012)。自我同一性 (ego identity)是指个体在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使个体对 “我是谁” “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形成坚定和连贯的意识,拥有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给予我们人生的方向感和意义性,对大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在Erikson同一性理论基础上,Marica(1966)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操作化模型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该模型根据探索 (exploration)和承诺 (commitment)的程度高低划分出了四种同一性状态,即同一性获得 (identity achievement,高探索高承诺)、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高探索低承诺)、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低探索高承诺)和同一性扩散 (identity diffusion,低探索低承诺),描述了自我同一性形成的类型化结果。Marcia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同一性扩散或早闭状态向同一性延缓或获得状态转变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研究在西方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当前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机制。

发展情境论 (张文新,陈光辉,2009)强调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的情境间的持续相互作用实现的。人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环境因素可能会通过作用于个体因素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 (Erikson,1968;Bosma &Kunnen,2001)。大量研究发现 (eg.,Meeus, Oosterwegel,&Vollebergh,2002;Anthis,Dunkel,& Anderson,2004;魡rseth,Kroger,Martinussen,& Marcia,2009),家庭环境 (如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个体因素 (如人格、自我不一致)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者 (王树青,宋尚桂,佟月华,2011;王树青,宋尚桂,2012)考察了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等家庭环境因素与人格/因果取向等个体因素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产生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揭示了人格因素的调节作用和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

自我信念与自我同一性是自我中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结构。自我信念强调认知过程,而自我同一性强调心理社会过程。大学生处于自我探索期,对自己的知觉和信念在同一性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Dunkel,2002)。Erikson(1968)强调在个体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整合各种自我表征的重要性,若各种自我信念之间有更多的一致性,个体的同一感就越巩固。自我不一致 (self-discrepancy)涉及各种自我信念或自我表征之间的整合。Higgins根据自我的领域 (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立场 (自我与重要他人)两个维度划分了六种自我表征类型:实际/自我,实际/他人,理想/自我,理想/他人,应该/自我,应该/他人,人们会努力使实际的自我状态与理想、应该的导向状态之间相匹配。自我同一性发展是将各种自我信念整合进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理想我、应该我与实际我的统一,使青少年知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特个体的过程。研究者 (Makros&McCabe,2001;Anthis,Dunkel, &Anderson,2004;王树青,石猛,2012)发现青少年/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与体验到的自我不一致的程度相联系,同一性获得状态与早闭状态的自我不一致是最低的,延缓状态和扩散状态有较高的不一致水平。家庭环境作为个体自我发展最为直接和重要的环境因素,亲子关系质量对青少年的自我分化产生重要影响,有研究发现,安全的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积极的自我概念及较高的自尊水平相联系(Song,Thompson,&Ferrer,2009)。那么,自我不一致作为个体的自我认知表征,在家庭环境变量——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是否起中介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亲子依恋 (parental attachment)与分离-个体化 (separation-individuation)是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依赖、互为补充,大学生与父母之间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是其探索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实现独立自主、心理分离的成长需求。已有研究发现 (王树青,张光珍,陈会昌,2014),亲子依恋和分离-个体化两方面相结合形成了积极的亲子关系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且,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主要通过积极分离-个体化和消极分离-个体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因此,本研究将不仅探讨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分别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也将综合考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两者与自我不一致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共同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研究分别考察了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以及自我不一致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关系,但是尚未有研究探讨在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过程中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的共同作用方式及影响大小,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自我不一致作为重要的个体认知因素在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是如何发挥中介作用的,从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机制的研究,为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研究提供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数据资料,也将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的普通高校选取本科大一至大四的576名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来自理科、工科和文史等学科专业,其中,大一136人,大二181人,大三147人,大四112人;男275,女298,3名性别缺失。大学生的年龄在17.51~25.88岁之间,平均年龄20.76岁。

2.2 测量

2.2.1 自我同一性状态

采用王树青和陈会昌 (2013)修订的Bennion和Adams(1986) “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 (第2版)” (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EOM-EIS-2)简版测量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延缓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和同一性扩散状态,每个分量表8个题目,共32个题目,每个题目从 “非常不符合”到 “非常符合”均为6点计分。每个分量表的内容涉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政治、职业、宗教和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领域中的性别角色、友谊、娱乐和约会,每个题目测量一个具体领域的一种同一性状态。四种同一性状态的得分为相应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本研究中,该问卷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55-0.75之间。

2.2.2 亲子依恋

采用王树青和宋尚桂 (2012)修订的Armsden和 Greenberg(1987)编制的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的简版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测量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依恋关系。问卷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3个维度,共10个题目,其中信任和沟通维度各3个题目,疏离维度4个题目。所有题目从 “非常不符合”到 “非常符合”均为5点计分。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77-0.82之间。由于大学生报告的与父亲和与母亲的信任、沟通和疏离均有高相关(0.78-0.84),所以将父亲和母亲的数据合并取其平均分作为亲子依恋中信任、沟通和疏离的得分。

2.2.3 分离-个体化

采用王树青 (2012)修订的Levine,Green和Millon(1986)编制的青少年期分离-个体化测验(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est of adolescence,SITA)测量大学生的分离-个体化。该问卷主要考察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心理分离。问卷共82个题目 (其中2个测谎题),包括七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9-15个题目,每个题目从 “非常不同意”到 “非常同意”均为5点计分。该问卷包括分离焦虑、卷入焦虑、拒绝依赖、寻求养育、寻求融入、自我中心和健康分离七个维度,其中,寻求融入、自我中心和健康分离三个维度可归为积极分离-个体化,分离焦虑、卷入焦虑、拒绝依赖和寻求养育四个维度可归为消极分离-个体化。分离-个体化七个维度的得分为相应分量表题目的平均分。本研究中,该问卷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66-0.78之间。

2.2.4 自我不一致

采用王树青 (2012)修订的Hardin(2002)编制的自我不一致问卷测量大学生的自我不一致。该问卷测量了三个自我领域的不一致:理想、应该和不想要的,这些领域均包括两个立场:自我 (被试)和 (被试提名的)重要他人。三个自我领域和两个立场组合为六种自我状态:理想/自我,理想/他人,应该/自我,应该/他人,不想要/自我,不想要/他人,让被试对每一种状态列出5个特点,先让被试自己写出尽可能多的特点,若写不出,可以参照问卷后附的形容词列表,被试可从中自由选择词语,并可作改动。最后让被试对写出的5个特点分别做评定,评定这些特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被试当前的实际情况,即与实际自我做比较,从 “非常不符合”到 “非常符合”为5点记分,从而获得被试每一种自我状态上的不一致分数。在计算时将所有题目反向,即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某种自我状态与实际自我的不一致性越高。本研究只考察该问卷的理想自我、理想他人、应该自我、应该他人四个方面与实际自我的不一致,对不想要的自我/他人不做分析。在本研究中,问卷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64-0.68之间。

2.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由发展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担任主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采取集体施测的方式由主试统一收发问卷。被试填答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

使用SPSS 13.0和Lisrel 8.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亲子依恋中的信任、沟通与各种自我不一致、消极分离-个体化、同一性扩散状态呈负相关,疏离与各种自我不一致、积极分离-个体化、同一性获得状态与早闭状态呈正相关。消极分离-个体化中的四个方面 (分离焦虑、卷入焦虑、拒绝依赖、寻求养育)与四种类型的自我不一致、同一性延缓、早闭和扩散状态均存在正相关 (除寻求养育与应该他人不一致相关不显著外),与同一性获得状态负相关,积极分离-个体化的三个方面 (寻求融入、自我中心、健康分离)与四种类型的自我不一致、同一性扩散状态均存在负相关,与同一性获得状态、延缓状态和早闭状态呈负相关。

3.2 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自我不一致在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状态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其中,亲子依恋为外源潜变量,即模型中自变量,由信任、疏离和沟通三个指标测量;自我不一致为内源潜变量,是模型中的中介变量,由理想自我/实际自我、理想他人/实际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和应该他人/实际自我这四种自我不一致作为指标测量;四种同一性状态为内源潜变量,是模型中的因变量,分别由相应维度中打包后的三个题目小组作为指标测量。同一性延缓状态与其他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均不显著,从模型中剔除。由于本研究重在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使模型简洁,各潜变量的测量部分省略,本研究只呈现模型的结构关系部分,以下两个模型相同。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各项拟合指数为:χ2=302.50,df=99,p<0.001,RMSEA= 0.061,NNFI=0.93,CFI=0.94。

模型的结构部分 (见图1)表明,除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外,亲子依恋对三种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均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实现的。具体来说,亲子依恋较强地负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进而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较强地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负向预测扩散状态,对早闭状态有较弱的正向影响。说明良好的亲子依恋使大学生体验到更少的自我表征不一致,从而使个体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更不可能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

表1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与自我同一性状态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图1 自我不一致在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状态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模型中亲子依恋对自我不一致的解释率 (R2)为0.16,亲子依恋与自我不一致共同对同一性状态的解释率 (R2)为:获得状态0.23,早闭状态0.02,扩散状态0.15。说明亲子依恋与自我不一致两个因素相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大学生在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上的差异。

3.3 分离-个体化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自我不一致在分离-个体化与同一性状态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见图2,积极和消极分离-个体化是模型中的外源潜变量,即自变量,消极分离-个体化由分离焦虑、卷入焦虑、拒绝依赖和寻求养育四个指标来测量,积极分离-个体化由寻求融入、自我中心和健康分离三个指标来测量;自我不一致为内衍潜变量,也是模型中的中介变量,由理想自我/实际自我、理想他人/实际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和应该他人/实际自我四种类型的自我不一致作为指标测量;四种同一性状态为模型中的因变量,四种同一性状态各由相应维度中题目打包后的三个题目小组作为指标测量。积极和消极分离-个性化两个潜变量之间相关不显著。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各项拟合指数为:χ2=682.96,df=214,p<0.001,RMSEA=0.063,NNFI=0.90,CFI=0.92。

模型的结构部分 (见图2)表明,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状态有较强的直接预测作用:消极分离-个体化较强地正向预测同一性延缓状态、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积极分离-个体化较强地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除直接影响外,积极和消极分离-个体化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对同一性状态产生间接影响。

图2 自我不一致在分离-个体化与同一性状态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具体来说,消极分离-个体化较强地正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进而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负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正向预测扩散状态,说明大学生拥有的消极分离-个体化会导致各种自我表征的不一致,从而使大学生在同一性形成中更少处于同一性获得和早闭状态,更可能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与此相反,积极分离-个体化可较强地负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进而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负向预测扩散状态,说明大学生拥有的积极分离-个体化会使大学生体验到较少的自我表征不一致,从而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和早闭状态,更少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

模型中分离-个体化对自我不一致的解释率(R2)为0.28;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对同一性状态的共同解释率 (R2)为:获得状态0.40,延缓状态0.26,早闭状态0.26,扩散状态0.30。说明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两个因素相结合一起能在很大程度上预测大学生同一性状态上的差异。

3.4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对同一性状态的综合影响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考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与自我同一性状态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亲子依恋是自变量,分离-个体化和自我不一致为中介变量,同一性状态是因变量。亲子依恋是外源潜变量,由信任、疏离和沟通三个指标测量,消极分离-个体化、积极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同一性状态均为内衍潜变量,消极分离-个体化由分离焦虑、卷入焦虑、拒绝依赖和寻求养育四个指标测量,积极分离-个体化由寻求融入、自我中心和健康分离三个指标测量;自我不一致由四种不一致作为指标测量;四种同一性状态各由相应维度中题目打包后的三个题目小组作为指标测量。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较好,各项拟合指数为:χ2=941.74,df=283,p<0.001,RMSEA= 0.065,NNFI=0.90,CFI=0.91。

从模型的结构关系 (图3)来看,除对同一性早闭状态有很强的正向直接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大多是通过分离-个体化和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有两条间接路径:一条是以分离-个体化为中介对四种同一性状态产生间接影响,另一条是经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两级中介变量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产生影响。

在亲子依恋通过分离-个体化和自我不一致的两级中介作用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一方面,亲子依恋负向预测消极分离-个体化,进而正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自我不一致又负向预测同一性获得、早闭状态,正向预测扩散状态。说明大学生与父母亲密的情感依恋会抑制消极分离-个体化的发展,进而使大学生体验到更少的自我表征不一致性,从而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更不可能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另一方面,亲子依恋正向预测积极分离-个体化,进而负向预测自我不一致,自我不一致又负向预测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正向预测扩散状态。说明大学生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助于积极分离-个体化的发展,进而体验到更少的各种自我不一致,从而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更不可能处于扩散状态。

图3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

表2呈现了模型中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即模型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所有系数均显著;间接效应中只有亲子依恋对延缓状态的效应不显著,说明分离-个体化和自我不一致在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模型中亲子依恋对分离-个体化的解释率 (R2)为:消极分离-个体化0.31,积极分离-个体化0.29;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对自我不一致的解释率为0.25,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三个因素对同一性状态的解释率 (R2)为:获得状态0.48,延缓状态0.40,早闭状态0.44,扩散状态0.30。说明依恋、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因素与自我不一致相结合能在很大程度上预测大学生在同一性状态上的差异。

表2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对同一性状态的效应分析

4 讨论

4.1 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状态: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从亲子依恋、自我不一致与同一性状态的关系模型发现,除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外,亲子依恋主要以自我不一致为中介对获得状态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扩散状态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对早闭状态也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依恋的理论(Ainsworth,1989),也与已有研究 (Makros&McCabe,2001;Dunkel, 2002;Anthis,Dunkel,&Anderson,2004;王树青,石猛,2012)相一致,说明大学生自我表征或信念的一致性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与父母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会使大学生体验到更少的自我表征不一致,促进大学生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加以整合统一,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探索并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避免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和同一性扩散状态。

从亲子依恋、自我不一致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来看,亲子依恋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既有直接预测作用,也有间接影响,对同一性早闭状态和同一性扩散状态只有间接影响,这说明亲子依恋既对同一性形成有一定的直接作用,还通过影响个体自身因素进而对同一性状态产生间接影响。从模型的解释率来看,亲子依恋和自我不一致二者相结合能较好地解释大学生在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上的差异,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解释力较弱,因此,亲子依恋和自我不一致是大学生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4.2 分离-个体化与同一性状态: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

从分离-个体化、自我不一致与同一性状态的关系模型发现,自我不一致在分离-个体化与同一性状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分离-个体化对四种同一性状态也有较强的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大学生与父母或重要他人之间的消极分离-个体化会使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自我表征不一致,即更不能实现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之间的统一,因此更不可能形成对同一性问题的承诺,更少处于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更多处于扩散状态;大学生与父母或重要他人之间积极的分离-个体化会使大学生具有较少的自我不一致,更可能实现各方面自我之间的统一,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同一性形成,更可能处于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避免同一性扩散。可见,自我不一致作为自我调节系统,是同一性形成的认知条件,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状态的部分影响是通过自我不一致这个中介变量实现的。

与亲子依恋相比,分离-个体化对自我不一致有更高的解释率 (R2为0.28),并且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二者对四种同一性状态的预测力也更强 (获得状态0.40,延缓状态0.26,早闭状态0.26,扩散状态0.30)。已有研究发现 (刘世杰,2012;王树青、张光珍、陈会昌,2014),亲子依恋与分离-个体化之间关系密切,亲子依恋影响大学生分离-个体化的形成,并通过分离-个体化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对同一性状态影响的多变量模型。

4.3 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对同一性状态的综合影响

本研究发现,亲子依恋与分离-个体化作为家庭环境因素,除对大学生的同一性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外,还通过自我表征的不一致这个中介变量对同一性形成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的三个多变量模型均揭示了自我不一致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已有研究 (Makros&McCabe, 2001;Anthis,Dunkel,&Anderson,2004)相一致。本研究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进一步验证了Adams等人 (Adams,Berzonsky,&Keating,2006)提出的环境影响同一性形成的关系模型,并且发现了大学生的自我不一致是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同一性状态的重要中介变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家庭环境影响同一性形成的中介机制。

从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不一致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模型发现,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间接影响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以分离-个体化为中介对四种同一性状态产生影响,另一条是依次通过分离-个体化和自我不一致的两级中介作用对同一性状态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在与父母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结基础上,大学生容易与父母或重要他人形成积极的分离-个体化,避免形成消极分离-个体化,进而使大学生体验到更少的自我表征不一致,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更不可能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

由模型中多变量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可见,亲子依恋通过分离-个体化和自我不一致的中介作用对同一性获得状态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对同一性扩散状态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对同一性早闭状态既有较强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也有间接正向影响,对同一性延缓状态来说,以消极分离-个体化的中介产生负向影响,以积极分离-个体化为中介产生正向影响,因此综合效应值近乎为零。该研究结果说明,大学生与父母之间较高的情感依恋作为个体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安全基地,会促使大学生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避免同一性扩散。Marcia(1966)是根据探索和承诺水平的高低来划分四种同一性状态,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早闭状态虽然探索水平有很大差别,但是都做出了较高水平的承诺,可见,亲子依恋有利于大学生在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做出目标、信仰、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承诺。

从模型的解释率来看,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变量与个体因素-自我不一致相结合对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有很强的预测力,说明这些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状态上的差异,也表明本研究发现了影响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家庭环境变量和个体特征变量。并且,本研究揭示了依恋与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因素对自我同一性的作用方式,家庭环境因素既对同一性状态有较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部分地通过个体特征因素的中介作用对同一性形成产生间接影响,自我不一致作为同一性形成的认知条件发挥重要中介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内在机制。

刘世杰.(2012).大学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

王树青.(2012).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76-80.

王树青,陈会昌.(201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 (EOM-EIS-2)中文简版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2),196-199.

王树青,石猛.(2012).大学生的自我不一致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2),168-171.

王树青,宋尚桂.(2012).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10(1),32-38.

王树青,宋尚桂,佟月华.(201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分离-个体化的关系:人格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6),798-802.

王树青,张光珍,陈会昌.(2014).大学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145-152.

张文新,陈光辉.(2009).发展情境论:一种新的发展系统理论.心理科学进展,17(4),736-744.

Adams,G.R.,Berzonsky,M.D.,&Keating,L.(2006).Psychosocial resources in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s:The role of 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5(1),81-89.

Ainsworth,M.D.S.(1989).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American Psychologist,44,709-716.

Anthis,K.,Dunkel,C.,&Anderson,B.(2004).Gender and identity status differences in late adolescents′possible selves.Journal of Adolescence,27,147-152.

魡rseth,A.,Kroger,J.,Martinussen,M.,&Marcia,E.J.(2009). Meta-analytic studies of identity status and the relational issues of attachment and in timac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9,32-91.

Bennion,L.D.,&Adams,G.R.(1986).A revision of the 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An identity instrument for use with late adolescents.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183-198.

Bosma,H.A.,&Kunnen,E.S.(2001).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A review and synthesis. Developmental Review,21,39-66.

Dunkel,C.(2002).Possible selves as a mechanism for identity exploration.Journal of Adolescence,23,519-529.

Erikson,E.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

Hardin,E.E.(2002).Depression and social anxiety among Asian and European Americans:The roles of self-discrepancy,optimism,and pessimism(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2).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63,2056B.

Levine,J.B.,Green,C.J.,&Millon,T.(1986).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est of adolesc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50,123-137.

Makros,J.,&McCabe,M.P.(2001).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ntity and self-representations during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0(5),623-639.

Marcia,J.E.(1966).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51–558.

Meeus,W.,Oosterwegel,A.,&Vollebergh,W.(2002).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25,93-106.

Schwartz,S.J.,Zamboanga,B.L.,Meca,A.,& Ritchie,R.A. (2012).Identity around the world:An overview.In S.J. Schwartz(Ed.),Identity around the world.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138,1-18.

Song,H.,Thompson,R.A.,&Ferrer,E.(2009).Attachment and self-evaluation in Chinese adolescents: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Journal of Adolescence,32(5),1267-1286.

Influences of Parental Attachment,Separation-Individua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Ego Identity Statuses:The M ediating Effect of Self-Discrepancy

Wang Shuqing,Cao Hui,Su Xia
(Schoo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Jinan,Jinan 25002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4;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Qingdao Polytechnic University,Qingdao 26603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discrepancy among parental attachment,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ego identity statuses by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576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freshman to senior participated in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besides the directly positive effect on identity achievement status,parental attachment positively influenced identity achievement status and foreclosure status,while had negative effect on identity diffusion status through of self-discrepancy.2)self-discrepancy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ego identity status. Positiv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negatively predicted the self-discrepancy,while negativ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 self-discrepancy,which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ego identity statuses.3)parental attachment′s effects on ego identity statuses were strongly mediated by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self-discrepancy.

ego identity status,parental attachment,separation-individuation,self-discrepancy,mediating effect.

B844.5

2015-5-30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DBA140223)。

曹 晖,E-mail:caohui@lcu.edu.cn。

猜你喜欢

个体化消极亲子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