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与传承:刘仙洲与清华大学的机械史研究

2017-07-18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机械工程清华大学农业机械

冯立昇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084)

开拓与传承:刘仙洲与清华大学的机械史研究

冯立昇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084)

刘仙洲(1890~1975)是中国机械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文章从学术史角度对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开拓中国机械史的研究工作和推动机械史学科发展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察。内容包括他早期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开拓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机械史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他的治学方法及其特色和他的学术工作的传承与影响。

刘仙洲 中国机械史 清华大学

中国机械工程技术史的现代研究发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位清华大学的学者张荫麟、刘仙洲和国家博物馆的王振铎先生是中国机械史早期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张荫麟早在20年代就开始涉猎中国古代机械史的某些专题研究。刘仙洲的研究工作虽起步稍晚于张荫麟,但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起,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机械史的发掘整理与系统研究,成为这一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奠基人。

1 早期的开拓工作

图1 刘仙洲(20世纪30年代 在清华大学期间)

刘仙洲,原名鹤,又名振华,字仙舟。1890年1月27日出生在河北完县唐行店村一个农民家庭,8年私塾学习使他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1907年,他考入保定崇实中学, 后在保定育德中学学习并毕业。1913年春,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夏考入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18年夏毕业并获得香港大学工程科学学士学位,经伦敦大学审查被评为“头等荣誉”(First Class Honours)。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刘仙洲返回母校育德中学,在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任机械学教员。1921~1924年任河北大学物理教员、农业机械讲师。1924~1928年,任北洋大学教授、校长,1928~1931年任东北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等职,1932年,受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成为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和工程教育家(图1)[1]。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仙洲就开始关注中国机械工程学科的本土化和学术独立发展问题。当时在中国工程教育多直接采用欧、美等国原版教材,教科书普遍采用欧、美等国的工程规范、数据,存在明显脱离中国工业实际的情况,特别是对工程教育普及和学术自主发展有不利影响。刘仙洲是从历史的高度上认识这一问题的。他指出:

西洋工程学术输入吾国,可略分为三期。第一期明末万历、天启年间。第二期在前清同治及光绪初年。第三期则自清光绪二十一年以后,北洋、南洋、京师、山西等各大学之相继设立工科以迄于今。第一期除少数有远识之士,一般人实不知加以重视。故彼时用中文译著工程书籍者,除王徵之《远西奇器图说》、李之藻之《测量全义》、熊三拔之《泰西水法》,及焦勖《火攻挈要》外,实不多睹。第二期,适当太平天国之后,外患日急,有识之士,多懍于西人之船坚炮利,而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论。故对于工程学术,急谋输入。并由江南制造局锓版印行,以广流传。……由公家从事提倡而为有计划之译书事业,盖以此时为最盛,惜后未能继耳。在第三期,设工科于大学之中,不可谓不重视工程学术,唯创办之初,因人才缺乏,为教授者,多为延聘西人,故课本亦遂采用原本文。……吾国自办学校采用新式教育以来,虽已有四十年之历史,而用中文编译之工程之书籍。反远不及第二期为多,本国人教授本国人以实用学术,恒用外文课本,且有时更用外国语讲解焉。长此不易,则吾国工程学术,恐永无独立之期,其间影响于工程学术之普及者,尤为重大也。([2],1~2页)

他认为“大学中之工程教育,不仅有每年造就若干工科毕业生之责任,同时对于全国中等工程教育及一般从事工业爱好工程学术之人,亦负有一种领导与供给参考资料之责任。”([3],983页)为此,他主张用本国文字编写工程教科书和著述,不遗余力地推动工程学术的本土化和学术的自主发展,并一直“居恒以此为念,授课之余,每从事编译,成就甚微,然各种工科课程应各有相当之中文课本以渐达于能用本国文字教授工程学术之主张,则始终未变。”([2],2页)多年来,他在多所大学始终坚持用汉语授课,且倾注了极大的精力编写中文机械工程教科书和读物。他编写的《机械学》(1921)、《蒸汽机》(1926)、《内燃机》(1930)、《机械原理》(1935)、《热工学》(1948)等十几种中文教科书,多次再版,被国内工科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广泛采用,为发展我国机械工程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清华大学执教后,他结合工程教育与教学,从事古代机械工程史研究。他努力发掘古代的科技文化遗产,并在工程教育与研究中加以应用。1933年5月他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中国旧工程书籍述略(以民国以前线装书为限)》一文([3],983~1000页),对民国前中国的工程技术书籍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较为详细的书目提要。鉴于当时中文工程著述极其匮乏的情况,他指出当时的工程教育急需开展三方面的研究:(1)整理旧工程书籍;(2)从速编订工程名词;(3)有计划编译新工程书籍和编辑刊行工程刊物,而史料整理是其最基础的工作。此时刘仙洲受中国工程师学会编译工程名词委员会的委托正在进行《英汉对照机械工程名词》的编订工作,他查阅明朝以来涉及工程的书籍,抄录各种名称卡片上万张。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分门别类地整理机械史料,进而开展了机械史的专题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多篇有关论著、论文:

(1)《中国机械工程史料》,《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会刊》,1935年;

(2)《三百年前中国第一位机械工程学家王端节传略》,《清华机工月刊》,1937年第1卷第7、8期合刊;

(3)《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附图)》,《新工程》,1940年第3期;

(4)《中国在热机历史上的地位》,《东方杂志》,1943年第39卷第18期;

(5)《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真理杂志》,1944年第1卷第2期;

(6)《三十年来之中国机械工程》,收入中国工程师学会主编《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一书,1946年;

(7)《续得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十二则》,《工程学报》,1948年第3卷第12期。

上述著述中,1935年出版的《中国机械工程史料》(约6万字)是刘仙洲先生早期最重要的开拓性成果。该书首次依据现代机械工程分类方法整理了中国古代机械工程的史料,包括绪论、普通用具、车、船、农业机械、灌溉机械、纺织机械、兵工、燃料、计时器、雕版印刷、杂项、西洋输入之机械学13章,分别考述各项机械的发明人、古代机械的构造与记载,并附有许多插图,初步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轮廓。而深入的专题研究,是从研究明代机械工程人物王徵开始的。1937年6月,他在《清华机工月刊》上发表了王徵传略。接着又在1937年7月完成了《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一文,这是他完成于清华大学的第一篇重要机械史专题学术论文,原计划在当年预定太原举行的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宣读并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但“因抗战事起,年会停开”,他也随学校南迁而南下任教,论文未能及时发表。该文内容包括(1)引言、(2)传略、(3)不合理的记载、(4)译《奇器图说》的动机及其经过、(5)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接受西洋科学的精神、(6)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与西洋学者的关系、(7)所译《奇器图说》的内容、(8)所著《诸器图说》的内容、(9)译《奇器图说》与《诸器图说》的版本和结论10个部分,并另附插图8幅,对王徵和他的机械工程翻译与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直到1940年,刘仙洲在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任教期间,才将这篇重要论文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4]。1943年,主持《真理杂志》的方豪先生决定在第二年王徵逝世300周年时出版纪念特辑,并希望收录此文。因此,刘仙洲又对原稿稍加删改和补充,交由《真理杂志》发表。在西南联大期间,刘仙洲一直坚持用自己编写的《机械原理》等中文教科书授课,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仍开展机械史的研究,除对王徵及其著作研究外,他还发表了《中国在热机历史上的地位》一文,也是机械史专题研究的重要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联大期间,他还搜集到重要机械史料10余则,不幸在复员回迁时遗失。《续得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十二则》是1948年上半年重新搜集后对《中国机械工程史料》的重要补充。其文献涉及《古今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唐张鷟《朝野佥载》、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等,其内容包括指南车、记里车、自雨亭、木人自动、木人自语、木獭捕鱼、木人行觞、十二辰车、水力浑天仪、自鸣钟、机弩、气阻力等。[5]这些工作为此后开展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机械史的系统整理与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刘仙洲担任过清华大学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第二副校长、副校长、第一副校长、国家科委技术科学学科组副组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机械组副组长等多种学术任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及技术史编辑委员会委员。

1952年,刘仙洲向教育部提议在清华大学成立“中国各种工程发明史编纂委员会”,当年10月获得批准,这一机构不久改为“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6]。刘仙洲随即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组织专人开始着力搜集和整理资料,开始“邀请数位专门帮助搜集资料的人员,共同检阅古书。后来中国科学院又支援了一位专人,在城内的北京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阅书”[7]。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图书馆,直接隶属于学校,由刘仙洲直接领导,其主要工作是进行中国工程技术史料的搜集、抄录和整理研究。起初的资料搜集工作主要集中在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四个方面,后进一步扩大范围,扩展为一般机械、机械制造工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天文仪器、交通工具、兵工、化工、手工艺、河防水利、建筑、地质矿产及杂项共13大类。查阅范围遍及丛书、类书、文集、笔记、小说、方志等多种古籍。该委员会建立后对中国机械史乃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他亲自指导有关教师与图书馆员开展机械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并一起进行抄录资料卡片的工作。先后参加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有常审言、刘剑青、赵濯民、郭梦武、耿捷忱、李素娴、徐萱铃等人。他们都有较好古文基础,或从事过文字抄录工作,受清华大学聘请专门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如1953年调转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工作的耿捷忱,少时读过私塾,“七七事变”前在燕京大学引得编辑处任书记,解放后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近代史研究室工作;由刘仙洲先生介绍来的郭梦武,曾任北京大同民报社校对、天津永兴洋纸行董事会书记等职。赵濯民主要在北京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进行整理工作,他是刘仙洲在育德中学读书时的同学。他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藏书单位查阅典籍文献,使用统一格式印制的资料卡片(图2)抄录有关的工程技术史资料,使整理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到1961年时,他们已查阅了9千余种古籍。

图2 刘仙洲先生20世纪50年代末抄录的机械史资料卡片

抄录的资料卡片存放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供校内外专家学者使用和参考,对当时机械史整理研究有重要的作用。在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藏一资料卡片袋上写有一段文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研究生王安才借去资料卡片弍百份,兹收回。”(图3)这是当年的借阅记录,说明这些资料卡片当时也为校外研究者所利用。另有一纸条上记有“周世德同志送来资料三十份”(图4)。周世德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造船史专家,这三十份资料是他借阅后还回给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的资料,还是他将自己搜集到的工程史资料赠送给了编辑委员会,现无法确定。周世德与刘仙洲当时有较多联系,不排除他给刘仙洲先生提供过资料。

刘仙洲非常重视原始资料的搜集,他还经常光顾北京的古旧书店,搜集涉及机械的古籍。他日积月累,收藏了近万册线装书(图5),其中8000多册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同时,他也十分关注考古发掘成果,努力搜集与机械相关的文物资料,并得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太原、西安、洛阳、上海等地博物馆的帮助和支持,获得相关文物照片和拓片等资料。在主持汇集中国工程史料工作的同时,刘仙洲依据文献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开展了一系列的机械史专题研究工作,在许多问题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该书的初稿完成于1961年4月,全书正文127页,当年10月由清华大学印刷厂铅印并精装发行。不久刘仙洲将该书提交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961年的年会上,供同行参考并征求意见。

图3 机械史资料卡片借阅记录

图4 接受周世德先生资料记录

图5 刘仙洲先生在书房读古籍(1957年3月)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初稿修改后,于1962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印刷了16开的精装本和平装本。比较初稿和正式出版本,可以发现书的内容有所删改和补充,插图有较多调整和替换。正式本增加了5页的结束语,讲述了刘仙洲对科学技术史与发明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的认识,还讨论了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正式本的自序较初稿自序多了如下内容:“一部分出土的古代齿轮范、古代齿轮和汉墓壁画的照片系沈阳东北工学院刘致信同志及太原、西安、上海等地博物馆供给。初稿写成以后,曾蒙严敦杰及席泽宗同志等校阅一遍,并提出十多处应当改正之处,我已尽量加以改正。”“詹希元五轮沙漏里边所用的四对齿轮的排列法曾根据自然科学史研究室钱宝琮同志的意见加以改正。……又在重要发明里,有十几种已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把它们复原出来,则多赖该馆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王振铎同志及几位技术工人同志的努力。”([8],序,iv)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古代机械史的著作,论述了中国古代的主要机械发明成就,从机械原理和原动力的角度出发梳理了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脉络。他在该书绪论中指出:“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实事求是地,依据充分的证据,把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分别的整理出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早就是早,晚就是晚。主要依据过去几千年可靠的记载和最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十多年来在考古发掘方面的成就,极客观地叙述出来。”([8],1页)这部著作中的《中国在原动力方面的发明》一章,很快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的《中国工程热物理》(EngineeringThermophysicsinChina)第1卷第1期上发表。([1],215页)

刘仙洲在编撰《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过程中,同时还指导研究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一起开展了古代重要机械的复原工作(图6)。书中多幅插图都是按照他提出的方案复原的古代机械和仪器模型照片。

图6 刘仙洲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指导研究生进行指南车复原研究(1961年)

在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藏有《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部分原始照片和为该书绘制的插图及少量原稿,这些资料是中国机械史学科史和学术史的重要资料。图7为刘仙洲复原的一行、梁令瓒发明的水力天文仪器实物照片的正反两面,反面所标图号为“图122”,在1961年版初稿中该照片为图123,但在1962年版正式版中,该照片则为图121。说明图片进行过调整。图8为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藏的詹希元五轮沙漏复原推想图(印制在薄纸上)。该图与《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两个版本中的五轮沙漏推想图中的四对齿轮的排列法不同,却与1956年发表的《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一文中给出五轮沙漏复原推想图相同,表明刘仙洲在该书初稿中已根据钱宝琮建议进行了修改。

图7 一行、梁令瓒水力天文仪器复原物照片

图8 詹希元五轮沙漏推测图

刘仙洲自幼生活在农村,对中国传统农具和农业机械情有独钟,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设计过水车和玉米脱粒机。他反对盲目照搬外国的大型农业机械,主张从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改良传统农业机械,使其符合机械学原理,从而实现古为今用。他一直关注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史自然也是他研究的重点方向。1963年他撰写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问世,该书包括引言、第一章整地机械、第二章播种机械、第三章中耕除草机械、第四章灌溉机械、第五章收获及脱粒机械、第六章加工机械、第七章农村交通运输机械和结语部分,是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古代农业机械成果及其发展的著作。该书出版后,引起日本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著名农史专家天野元之助在《东洋学报》上发表了“中国农具的发达——读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为题的文章,对该书内容详加介绍和评论。[9]

上述两部著作在国内外长期被科技史和相关领域学者反复引用,成为研究中国机械史的奠基之作。在这两部书出版之前和之后的十多年里,刘仙洲先后发表了一系列专题研究论文,反映了他的研究工作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1)《中国在原动力方面的发明》,《机械工程学报》,1953年第1卷第1期;

(2)《中国在传动机方面的发明》,《机械工程学报》,1954年第2卷第1期;

(3)《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天文学报》,1956年第4卷第2期;*1956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8届国际科学史会议上宣读。

(4)《介绍〈天工开物〉》,《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0期;

(5)《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修订版),《机械工程学报》,1958年第6卷第3期;

(6)《中国古代对于齿轮系的高度应用》(与王旭蕴合作),《清华大学学报》,1959年第6卷第4期;

(7)《中国古代在简单机械和弹力、惯力、重力以及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等方面的发明》,《清华大学学报》,1960年第7卷第2期;

(8)《中国古代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发明》,《农业机械学报》,1962年第5卷第1、2期连载;

(9)《我国独轮车的创始时期应上推到西汉晚年》,《文物》,1964年第6期;

(10)《关于我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几项新资料》,《农业机械学报》,1964年第7卷第3期。

图9 参加第八届国际科学史会议部分中外学者合影(左1为刘仙洲,左3为李约瑟,左4为李俨)

其中许多专题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如《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一文,1956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8届国际科学史会议(图9)上宣读。他在文中提出,东汉张衡的水力天文仪器中,已采用水力驱动和齿轮系,并有机械日历。这些观点受到与会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当即接受了他的结论,改变了学术界的认识。

此后他进一步对张衡的水力浑象进行了复原研究。1959年在《机械工程学报》上发表《中国古代对于齿轮系的高度应用》,提出了张衡浑象的齿轮和凸轮传动机构复原模型。

1966年由于遭遇“文革”,刘仙洲与清华大学的机械史整理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一段时期之后,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的工作得到部分恢复。编辑委员会的成员在动乱时期仍尽可能坚持工作,到1969年底,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共查阅古籍21100余种。至1971年底,共抄录资料卡片12554条,抄本3929件。刘仙洲也重新开始了机械史研究工作。“文革”后期他发表了两篇机械史的论文,其中后一篇是他根据新的资料修订后重发的论文:

(1)《我国古代慢炮、地雷和水雷自动发火装置的发明》,《文物》,1973年第11期;

(2)《我国古代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清华北大理工学报》,1975年第2卷第2期。

1973年他曾帮助天津市文物管理处鉴定天津西郊出土的元代农具。1973年5月15日,天津市文物管理处专门写信给刘仙洲表示感谢*信函原件保存在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1970年,在刘仙洲80岁生日那天,他工工整整写下《我今后的工作计划》,并拟出《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二编共十章的写作提纲。此后文献资料逐渐齐备,他撰写了少部分初稿,可惜因客观情况和疾病,未能如愿完成。

3 刘仙洲的治学方法及其特色

刘仙洲先生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治学严谨,一丝不苟,锲而不舍。他的研究方法与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广查古籍文献,发掘一手资料,对古文献资料进行甄别和考证。

(2)科学分类,归纳整理。按照近代机械工程的体系、分类方法和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和研究中国古代各类机械工程发明。例如,他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先从一般机械的定义和分类入手,然后按照简单机械、弹力、惯力、重力和摩擦力、原动力与传动机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编撰体系,则是将我国古代农具和农业机械分为整地机械、播种机械、中耕除草机械、灌溉机械、收获及脱粒机械、加工机械和农村交通运输机械七大类,将我国古代丰富多采的农用工具和机械分门别类地纳入机械工程体系中。

(3)注重文物考古资料,把古文献资料和考古出土实物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以揭示古代机械工程发明的真实历史和发展规律。他密切关注考古新发现,有时还亲临现场考查,研究出土文物。如果看不到实物,便向各博物馆索要图片和拓片,与古文献资料珍藏在一起。

(4)通过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分析,结合科学实验,开展古代机械的复原。如他提出了张衡浑象和指南车等古代仪器与机械的复原模型,又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王振铎先生合作,将它们复制成能运转的木制模型,在历史博物馆展出。

(5)关注留存下来的传统机械的研究,通过传统机械实物的考察,分析古代机械的结构原理,以多重证据还原历史;由今见昔,察今知古。如为了更好地解释 “耦耕”方法,他不仅依据文献加以论证,还关注对流传下来的传统农具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山西潞安地区使用镪犁情况,他纠正了自己在《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中关于镪犁的说法,并认为潞安镪犁有助于说明从“耒耜耕”到“犁耕”的演变过程。([10],194~197页)。

(6)注重古为今用。机械史的研究成果在机械工程名词统一和自编机械工程教科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机械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修订的《英汉机械工程名词》,在确定术语、译名和编写中文机械工程教科书时都很好地吸收了机械史的成果,他创译的“熵”、“焓”等名词非常贴切。

刘仙洲认为当时有三种现象需要实事求是的科技史研究来纠正:一是西方科学技术史学者只知道中国有造纸、印刷、罗盘、火药四大发明,此外似乎就没有其他重要的发明了;二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过于自卑,认为中国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发明上都不如西方,甚至认为什么也没有;三是另一部分读书人妄自尊大,认为中国什么都有,“在古书里找到同西洋某种科学技术影似的一两句话,就加以穿凿附会,说这些东西我国早已发明过”([8],129页)。

刘仙洲先生对机械史的外史问题也有所关注。他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结束语中指出:“大体上在十四世纪以前,中国的发明创造不但在数量上比较多,而且在时间上多数也比较早。但是在十四世纪以后,除火箭一种仍有显著的发展以外,一般的我们都逐渐落后于西洋。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是和社会制度有关。”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与商品生产互为因果,互相推进,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一向不够重视,八股文取士的制度使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热心。

4 学术研究的传承与进一步拓展

1975年,刘仙洲先生去世,“中国工程发明史编辑委员会”撤销,工作又陷入停顿状态。但多年来搜集的数万条珍贵史料保留了下来。它们可成为研究者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材料,具有很高的学术史料价值。因此,学校考虑继续开展相关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文革”之后的1980年,经清华大学校长工作会议批准,在图书馆成立科技史研究组,继续从事中国工程发明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对已搜集的资料进行增删,按专题编辑《中国科技史料选编》多个分册。

1991年,图书馆科技史研究组(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前身)向学校科技处申请“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发明史研究”课题,获准立项,目标是完成刘仙洲先生未竟的事业,编写《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二编和《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补编。1993年成立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刘先生研究机械史的优良传统,机械史研究在清华又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完成的是张春辉所著《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工程发明史》补编,全书20万字,插图232幅,199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补编与刘仙洲先生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一脉相承,继承和发扬了刘先生研究机械工程发明史的优良传统,并在学术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刘先生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自60年代至90年代近30年的考古材料,运用大量文献资料,严格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论述自上古至清中叶我国古代农具、农机具、农业机械发明和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正确评价各种农具和机械的作用,资料更加丰富,证据可靠,立论公允;二是吸收了中国农业机械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农机史研究的新水平,并有独到的学术见解。《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二编)更是直接继承了刘仙洲先生学术思想和编史工作,同时也有所变通和发展。从刘仙洲先生生前所拟研究计划的十章目录中选取七章,重新研究撰写。课题组成员不断变动,早期研究工作时断时续,进展很不顺利。直到多年后才陆续确定最终撰稿人,编纂工作开始进入正轨。最终的撰稿分工是: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张春辉教授撰写第二章农业机械、第四章陆路运载机械和第五章水路运载机械,并负责全书统稿;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游战洪副研究员撰写第三章纺织机械、第六章军用机械;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吴宗泽教授撰写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刘元亮教授撰写第七章天文仪器与计时器。该书200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书的出版,完成了刘仙洲先生未竟的工作。

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在开展工作时较好地继承了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张春晖和戴吾三在1997年承担了国家博物馆复原唐代江东犁的委托项目,考证了记载江东犁的古文献《耒耜经》的18个版本,在此基础上按照1∶1复原了江东犁。复原品作为展品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举办的“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复原品现作为展品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古代机械、工具与仪器发明史一直是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很多相关研究工作。已毕业的多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都与古代机械与仪器史相关。目前本所研究人员发表的中国古代机械与仪器史研究论文数十篇。1998年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成立了水运仪象台课题研究组,并于1999年以“水运仪象台工作原理的研究和复原试验”为题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课题由高瑄研究员主持,研究人员分为历史文献研究、工作原理分析研究和计算机仿真实验三个小组,利用文献学、现代机械学原理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水运仪象台进行了的复原研究。

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还依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中国机械史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将50多年来积累的中国机械史的卡片资料、重要典籍、研究论著等资源数字化,建成容量较大、便于检索的机械发明史资料数据库。此外,与计算机系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中国机械史数字图书馆原型系统,汇集了关于机械与仪器的文本、手稿、图纸、照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数据,并积累了数字化展示古代机械与仪器发明的经验。

近些年来,刘仙洲先生开创的机械史研究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国内同行的工作又延伸到了传统机械的田野调查与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中国传统机械调查研究》(张柏春、张志中、冯立昇等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和《中国手工艺·工具器械》(冯立昇、关晓武、张志中等著,大象出版社,2016年)是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成果,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师生(戴吾三主持)还翻译了《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这些工作对相关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1 董树屏, 黎诣远. 刘仙洲传略[M]//刘仙洲纪念文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207~210.

2 刘仙洲. 机械原理·序[M]. 上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4.

3 刘仙洲. 中国旧工程书籍述略(以民国以前线装书为限)[J]. 清华周刊(工程专号), 1933, 39(10).

4 刘仙洲. 王徵与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J]. 新工程, 1940,(3):1~10.

5 刘仙洲. 续得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十二则[J]. 工程学报, 1948, 3(2):135~138.

6 高瑄.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发明编辑委员会”[J]. 中国科技史料, 1990,(4).

7 刘仙洲.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初稿·序[M]. 北京:清华大学印刷厂, 1961. v.

8 刘仙洲.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2.

9 天野元之助. 中国における農具の発達—劉仙洲《中国古代農業機械発明史》を読んで—[J]. 東洋学報, 1965, 47(4):57~84.

10 刘仙洲. 关于我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的几项新资料[J]. 农业机械学报, 1964, 7(3):194~203.

Establishment and Inheritance: Liu Xianzhou and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at Tsinghua University

FENG Lisheng

(Institutefor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AncientTexts,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Liu Xianzhou (Liu Hsien-chou, 1890-1975) was the main founder of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discipline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t concentrates in particular on: his pioneering work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his systematic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materials relevant to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 R. China, his scholarly method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influence of his academic work.

Liu Xianzhou(Liu Hsien-chou),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2017- 04- 14;

2017- 04- 17

冯立昇,1962年生,山西浑源人,所长,教授,主要从事数学史与技术史研究。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史研究”,项目编号:2012Z0116。

N092∶K826.1

A

1000- 0224(2017)02- 0167- 13

猜你喜欢

机械工程清华大学农业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2020 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