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边给药双重身份核对落实情况调查分析

2017-07-18江美玲刘燕珍陈灼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床边身份人工

江美玲 刘燕珍 陈灼燕

床边给药双重身份核对落实情况调查分析

江美玲 刘燕珍 陈灼燕

目的调查人工及数据终端(PDA)相结合的双重核对方式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的落实情况。方法根据《标准化床边给药身份核对流程》制订查检表,对4个护理单元124名护士床边操作身份识别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双重核对均到位69名(55.65%),人工核对执行率59.68%,PDA核对执行率8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管护师在人工核对第一步中患者姓名执行率为83.33%,护师在人工核对第一步中患者姓名执行率为98.08%,护士在人工核对第一步中患者姓名执行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使用PDA进行身份识别时存在手工操作及使用他人界面的现象。结论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包括双向核对患者姓名,核对手腕带信息,遵循PDA身份识别操作流程,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床边给药;身份识别;数据终端

中国医院协会从2007年起连续发布的《患者安全目标》,都是把“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做为首要目标,身份核实及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1]。本文通过调查及探讨信息时代下护理人员身份识别过程中存在的缺失,旨在认真落实身份识别及查对制度,保障患者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福建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病房9:00~11:00进行床边操作护士共124名,其中胸部外科33名,腹部外科32名,呼吸内科29名,消化内科30名,其中护士48名,护师52名,主管护师24名;年龄23~45岁,平均(28.34±11.08)岁;文化程度:大专学历82名,本科学历40名,中专学历2名,均在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持续时间20个月以上。各病区护理人员在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

采用隐蔽式自然观察法,2017年3月7日—3月21日,由经过培训的观察人员4名,每人固定一个科室,观察治疗高峰期9:00~11:00护士进行床边操作时身份核对情况,连续2周,每名护士观察一次。观察表根据该院《床边给药标准化身份核对流程》步骤要求,包括第一步是否人工双向核对患者姓名,第二步是否人工核对患者手腕带信息,第三步是否通过数据终端(PDA)扫描患者手腕带及执行单二维码匹配患者身份、药品、医嘱,第四步是否等待PDA显示“执行成功”,护士才可进入下一步操作4个方面。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床边给药身份核对执行情况

给药过程中双重核对均到位69名(55.65%),第一步人工双向核对患者姓名到位119名(95.97%),第二步人工核对患者手腕带信息到位76名(61.30%),第三步通过数据终端(PDA)扫描患者手腕带及执行单二维码匹配患者身份、药品、医嘱到位122名(98.39%),第四步等待 PDA 显示“执行成功”,护士才可进入下一步,操作到位102名(87.10%),床边给药双重身份核对执行率比较,见表1。

2.2 不同职称护士床边给药身份核对执行情况

给药过程中双重核对均到位主管护师13名(54.17%),护师30名(62.50%),护士26名(54.17%);人工核对到位主管护师13名(54.17%),护师33名(63.46%),护士28名(58.33);PDA核对到位主管护师22名(91.67%),护师44名(84.62%),护士37名(77.08%),不同职称护士床边给药身份核对执行率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人工核对执行率低

表1显示人工核对比使用PDA核对执行率低(P<0.001),其中人工对手腕带信息进行核对的执行率低(61.30%)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与护理人员过分依赖PDA智能核对,认为数据终端(PDA)已经高效、智能匹配患者身份及执行条码信息,如果不匹配,PDA会自动发出错误提示音警告护理人员[2]。前卫生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提出: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1)患者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等);(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等。患者一次住院诊疗活动,涉及医院多个部分,数据终端(PDA)核对方式未在医技科室广泛使用,这些科室工作人员主要还是依靠传统人工核对方式。数据终端(PDA)实现了护理工作站的延伸,但目前PDA应用仍处于不断开发及探索过程[3],其稳定性是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4],信息系统更新或程序中存在漏洞均可能导致信息发送错误或滞后等电子产品常见现象,故人工对手腕带信息核对也是患者身份识别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2 数据终端(PDA)性能稳定性仍需提高

数据终端(PDA)核对是基于患者标识系统的条码或射频识别技术,护士在床旁为患者进行操作时,用PDA对患者进行信息确认,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5],护士充分认识到PDA核对的优点,并且能掌握正确核对步骤。

表1 床边给药双重核对执行率比较(n=124)

表2 不同职称护士床边给药身份核对执行率比较(n=124)

3.3 不同职称护士床边给药双核对执行率情况

3.3.1 主管护师双向核对执行率低 双向核对是指在辨别患者身份的环节过程中,操作者先询问患者的姓名,患者回答自己姓名后,护士再根据执行单复述患者姓名双方确认的过程[6]。主管护师在第一步双向核对患者姓名执行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在核对患者身份时未行双向核对或直呼患者的姓名,未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核对。主要原因是因为主管护师多承担护士岗位责任,长期与患者接触,熟悉患者,故在行身份核对过程中就凭个人印象及定势思维进行操作。在临床工作中,住院患者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存在迁床,也有因环境嘈杂或治疗原因无法听清护士核对信息而含糊应答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未严格按要求识别患者身份,就存在护理差错的危险[7],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定势思维的危害性,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督促及指导,对有该倾向的护士及时纠正,严格遵循查对制度。

3.3.2 护士在PDA操作规程上存在不规范现象 (1)手工操作:在无法刷码或提取患者及治疗数据延迟的情况下,护士存在手工在PDA界面找寻患者信息和(或)治疗信息,未经过后台数据核对,手工确认“执行完成”,护师及主管护师在这种情况下多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包括重新打印手腕带及到信号强的位置重新核对等。(2)使用他人界面进行操作,导致PDA上的签名与实际操作者签名不一致。主要原因与护士法律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操作后未及时退出个人界面。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用药错误以及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给药安全性[8]。PDA手工操作不仅违反操作规程,失去了智能核对的优越性,同时由于PDA屏幕小,极易造成信息点击错误,在人工核对也缺失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护理差错的发生。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低年资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同时进行《标准化床边给药身份核对流程》的培训考核,护理人员严格遵循PDA核对的操作流程,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及高效性。

4 小结

患者身份正确识别是保证医务人员开展各种医疗护理活动的前提,是患者安全的保障,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包括双向核对患者姓名,核对手腕带信息,遵循PDA身份识别操作流程,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 钱少敏,高霞. PDCA循环法在药物治疗掌上电脑规范使用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121-123.

[2] 屠蕾,高歌,张渊.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3,28(22):63-65.

[3] 张建男,金晓红,王加凤. 影响临床护士PDA执行规范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临床护理杂志,2015,14(1):53-55.

[4] 郭雪林. 移动护理工作站(PDA)在创优工作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4,16(9):1516-1517.

[5] 张友惠,杨云智,曹丽,等. 医院信息系统下临床护理数字信息化效能应用[J]. 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69-71.

[6] 张瑶琴,蒋银芬,丁力.双向核对在临床护理患者识别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74-2075.

[7] 魏艳芳,邓喜红,黎艳.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0,25(17):40-41.

[8] 戴巧平,李宏伟. 护士用药安全中PDA条形码扫描核对技术的运用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2):1676-167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Bedside Double Identity Checking

JIANG Meiling LIU Yanzhen CHEN Zhuoyan Senior Officials Inpatient Ward, Fujian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Fuzhou Fujian 350014,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uble check system of manual and data terminal (PDA) in pati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ized bedside administration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dure” for checklist, 4 nursing unit 124 nurses bedside operation identification were observed.ResultsDouble check were in place 69 (55.65%), manual check execution rate was 59.68%, PDA check execution rate was 83.06%,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The supervisor in the first step in the artificial check the name of the patient's implementation rate was 83.33%, nurse in the first step in the artificial check the patient's name implementation rate was 98.08%, nurses in the first step in the patient check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was 100%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nurses used PDA to identify exited manual operation and the use of other people interface phenomenon.ConclusionNursing staff should strictly implement th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wo-way checking the patient name, checking the wrist band information, follow the PDA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 medication.

bedside dosing;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data terminals

R473

A

1674-9316(2017)13-017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3-099

福建省肿瘤医院高干病房,福建 福州 350014

猜你喜欢

床边身份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叮咛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从人工到大数据+AI:“一张网”稽核加速中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患者急救的应用
假如我有一个梦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