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观察
2017-07-18赵雅玲李洪书
赵雅玲 李洪书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观察
赵雅玲 李洪书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3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 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1、2.104、13.528、2.251, P<0.05)。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25.6±6.1)cm/s高于对照组(18.5±6.5)c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芬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显著, 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丹参多酚酸盐;低分子肝素钙;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
妇科盆腔手术后, 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发生后如果未及时的治疗, 会发生慢性深静脉功能功能不全, 使患肢发生残疾, 而且血栓脱落后, 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容易引发肺栓塞, 严重时会导致患肢的死亡, 在临床中具有极大的危害性[1]。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临床中采用了多种方法预防, 本研究收集在本院实施妇产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方式, 另选同期实施妇产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方式, 现将两种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本院30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3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3~56岁, 平均年龄(35.6±6.9)岁;对照组年龄24~57岁, 平均年龄(35.9±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初次进行妇科盆腔手术, 无血液系统疾病, 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及家族史, 凝血功能正常, 无严重的肝功能、肾功能障碍, 未合并血液疾病或恶性肿瘤。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 均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做双下肢四头肌舒缩及踝泵运动, 做膝关节屈伸, 叮嘱患者大量的饮水, 根据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适当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静脉穿刺的位置不要选择下肢[2]。在上述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术后24 h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1次/d, 4100 U/次, 连续注射7 d[3]。观察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 丹参多酚酸盐于手术后24 h, 将200 mg丹参多酚酸盐加入到250 ml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滴注7 d。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 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2.671、2.104、13.528、2.251,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25.6±6.1)cm/s高于对照组(18.5±6.5)c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血小板计数(×109/L)凝血酶原时间(s)纤维蛋白原(g/L)D-二聚体(μg/L)对照组30206.5±26.513.5±2.12.8±0.6265.2±30.2观察组30 188.6±25.4a14.9±2.2a2.5±0.5a175.6±20.1at 2.6712.2512.10413.528 P 0.0090.0140.0390.000
表2 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s, n(%)]
表2 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股静脉血流峰速度(cm/s)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3018.5±6.54(13.3)观察组30 25.6±6.1a1(3.3)bt/χ24.3631.964 P 0.0010.161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深静脉内出现异常的血液凝结情况, 使血液回流发生障碍, 临床表现出肢体肿胀、疼痛、远端静脉高压等体征, 若情况严重会发生肺栓塞,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该病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妇科盆腔手术后,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继而使下肢血流速度减慢, 静脉回流滞缓,使血液处在高凝状态, 最终形成血栓[4-8]。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式有多种, 本研究为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将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 另选取同期3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 结果显示,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 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2.671、2.104、13.528、2.251, P<0.05)。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25.6±6.1)cm/s高于对照组(18.5±6.5)cm/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方式。分析原因, 低分子肝素为选择性抗凝血因子活性, 具有抗凝血作用, 并且不会影响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结合, 已经在临床广泛的应用[9,10]。同时, 配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血小板细胞的聚集, 增加纤溶酶活性, 降低血液的黏度, 使血流变学改善, 进而改善了微循环, 时血管得到舒张。在海赛尔·哈德等[5]研究中也得出丹参多酚酸盐具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结论。
综上所述,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具有应用价值。
[1] 钟梅, 叶金英. 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全科护理, 2013, 11(19):1800-1802.
[2] 邵启峰, 杨平. 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光明中医, 2014, 29(1):148-149.
[3] 任蓉, 刘明翠, 石峻, 等. 抗血栓压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盆腔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1, 2(20):46-48.
[4] 黎惠金, 肖智青, 谢延华, 等.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7):27-29.
[5] 海赛尔·哈德, 阿里木江·阿布来提, 帕尔哈提·拜合提.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严重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创伤外科杂志, 2012(6):523-526.
[6] 叶科.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5(6):1060-1062.
[7] 周红霞, 王兴元, 杨善进, 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人民军医, 2015(11):1308-1309.
[8] 豆晓蕾. 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6):64-66.
[9] 张春燕.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114例. 中国药业, 2013, 22(9):98-99.
[10] 鲍杰伟, 王力, 涂宏, 等.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36例. 江西中医药, 2012, 43(2): 3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63
2017-04-01]
523850 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