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嘎村:乡村变美了 村民更富了
2017-07-18杨婧
文 /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婧
海嘎村:乡村变美了 村民更富了
文 / 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婧
海嘎村新建的美丽民居。
“开发贵州最高峰,韭菜开花香喷喷,人民好好感谢党,家家户户路修通……”一曲情真意切的山歌回荡在海拔2900多米的“贵州屋脊”——韭菜坪。
循着歌声,记者见到一位边收白菜边放声高歌的农妇。她叫刘展英,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村民,山歌是她自己编的。她说,政府开发韭菜坪,帮扶海嘎,现在日子好过了,每天上山劳作时自己就想把心中的话唱出来。
刘展英今年60岁,住了大半辈子茅草房,回忆当初的情景,她记忆犹新。“地面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屋外下大雨时屋里下小雨;家里没盐了,要去镇上买,天没亮就打着火把出门,爬坡上坎要走好几个小时……”
提到过去的苦日子,海嘎几乎家家一个样儿。
村党支部书记陈二福告诉记者,海嘎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村,由于自然环境差,耕地主要种植土豆、玉米、苦荞等,这也导致村民脱贫增收慢。村里1998年才通电,2004年之前村民平均年收入仅几百元。到2008年仍有部分村民住着茅草房。随着精准扶贫实施后,海嘎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结合文明乡村建设,完成村内道路的全面规划,在村内主要道路安装路灯,并执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全村垃圾日产日清,优化了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变得整洁美观。
“自2013年以来,政府扶持海嘎力度加大,除了建设富、学、乐、美“四在农家”政府每户补助6500元外,又配合韭菜坪景区建设和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补助每户28500元实施民居改善,每一户直接受益35000元以上。”陈二福说。
自从韭菜坪景区大力发展旅游项目,景区建设也带动了周边村寨数百人务工,刘展英就是其中一员,她专门负责韭菜坪旅游大道上的保洁工作,每月至少可挣1000元。身边的村民告诉记者,去年刘展英家卖了3头猪,还丰收了土豆、玉米、荞子共10000多斤,年收入增加了6000多元。
得益于新农村建设,村民陈大元一家人搬进了漂亮的小洋楼,妻子也被分派到韭菜坪景区管理中心做保洁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600元。他高兴地说,现在住在农村,空气好、路好走、治安好,村干部积极为村民排忧解难,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随着韭菜坪声名鹊起,海嘎人也开始端上“旅游饭碗”,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办“农家乐”,还有不少村民到景区做旅游商品等小生意。“摆个烙锅摊,卖些烤玉米、烧土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差不多能挣500多元。”陈二福说。
大湾镇镇长司彬表示,自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争取了各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兴建规模化养殖场和种植基地,积极发展旅游业,以韭菜坪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旅一体化项目,为村民们谋求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目前,海嘎村贫困户由原来的104户减少为45户,村民们的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1680元增长到2016年的7230元。
(责任编辑 / 李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