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工化解老龄危机之失独老人辅导案例
2017-07-18温云油
◎温云油
社区社工化解老龄危机之失独老人辅导案例
◎温云油
■接触
与冯伯(化名)见面前,社工只知道他是居委会提供的社区重点关心的名单之一。社工入户探访到他家门口,按过门铃后,冯伯打开里门,隔着一层不锈钢防盗门警觉地看着门外的两个陌生人。
“老伯,我们是社区的社工。”社工先做了自我介绍。
“怎么我没见过你们?”冯伯疑惑的问道。
“半年前就在我们社区工作了,今天是特意来探访您的。”社工说明了来意。
冯伯犹豫了一会儿便请社工进屋。这套两房一厅收拾得窗明几净,其中一个房间内摆放的一张老妇人和一张年轻女孩的遗像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看来,这可能是一户失独家庭。”带队的社工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和冯伯交谈。
冯伯的老伴12年前去世,那年他58岁,独生女儿刚刚研究生毕业。有孝顺的女儿陪伴,那段日子过得还算舒心。也许是应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句老话,丧妻之痛还未完全抚平,唯一的女儿又在一场车祸中离他而去。于是,冯伯成了失独的孤寡老人。
提起过世的女儿,冯伯声音哽咽,“她还那么年轻……才31岁,都准备嫁人了……”社工给泣不成声的冯伯递过纸巾,此时此刻,倾听,就是最有效的安慰。“我们这一代啊,当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只生一个……哪怕让我们再生一个也好啊……唉,认命吧。”
■分析
这个个案是我们在探访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例 外,当时并没有任何有关失独老人、哀伤辅导的实战经验。经过详尽分析,我们归纳了冯伯的三大需求。
1.重拾生活信心的需求。
哀伤辅导理论指出哀伤有三个阶段:首先是震惊和逃避,然后是体会哀痛,最后是接纳与重整。从冯伯当时的状况看,已基本上度过了前两个阶段。冯伯说的“认命”,虽然可视为一种接纳,但并非完全接纳。从提起女儿便泣不成声分析,需要外力去帮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2.家务和精神慰藉需求。
冯伯说他原本不做家务的,老伴儿和女儿不在了,不得不自己做,但一些技术活和体力活还得劳烦那位远亲。“整个屋子空荡荡的……”听得出,冯伯很希望能有人和他说说话,“平常也会有学生义工过来探望,但这些‘后生仔’说话比我还紧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3.重塑人际交往的需求。
冯伯独自在家,远房亲戚一个月才过来一次,街坊邻居都是租户,基本没什么来往。“就是自己死在家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啊。”冯伯的话里充满伤感。社区曾经给他申请过平安通服务,但冯伯认为对自己帮助不大,便没有开通。虽然社区活动也叫他参加,但他怕在活动中听到别的老人有意无意提起自己的孩子,那样会勾起自己内心的痛,也就很少参加了。
■介入
根据冯伯的具体情况,我们为他量身定制了辅导计划。
1.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期许的专业工作关系。
与冯伯真诚交流,让他明白社工是来帮助他的,从而形成初步的信任关系;给冯伯留下工作电话、工作地址,告诉他随时都可以找社工并得到社工的帮助,从而建立互相期许的关系。
2.介入过程中重视对方的感受及背后的含义。
每次探访之前,社工都会搜集好几个生活小笑话,进门后便讲给冯伯听,让他先笑起来。探访中冯伯都会不自觉地提起了老伴儿、女儿的事情,社工便按照哀伤评估的框架从其行为识别冯伯背后的“意向、知觉、情绪情感”,了解冯伯提起女儿后失落持续的时长、哀伤是如何度过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感受到的事务是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作用的等等,然后诱导冯伯重新“审视-梳理-整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3.助其学会掌握表达失落和表达告别过去的技巧。
“老伴儿去世后,女儿也走了……如果女儿还在的话,就……”冯伯拿起一件棉衣,“衣服越来越旧了,不舍得扔。”最终,冯伯还是扔了这一件不合身的棉衣。社工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去引导冯伯宣泄自己的失落感。社工买了一盆植物放在冯伯原本放棉衣的案台上,委托他好好照顾。一个星期后,社工看到冯伯倚靠着放置亡妻和女儿遗像的案台,轻缓地说道:“就这样吧,再过几年,我就来找你们。”冯伯开始表达着对这份失落情感的告别。
4.助其走出去认识新朋友,恢复正常的生活心境。
冯伯开始表达告别,社工因势利导,鼓励并陪伴冯伯参加社区活动。在社工的陪伴下,冯伯逐渐增多了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遇到街坊提及家人时也不会那么介意了。随着参加社区活动的增多,冯伯有了一群新朋友,生活的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目前,社工正在转向为冯伯搭建日常生活网络支持互助平台。
■总结
失独和独居老人是“老龄危机”的重要方面,要解决这些危机,不仅要有宏观层面的政策介入,还有赖于中观层面的社区服务和微观层面的专业技术的共同作用。在本个案中的冯伯虽然也有政策的照顾,然而本人生活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满足,直至补足了中观层面的社区服务和微观层面专业社工的介入,才真正安享了晚年。
( 作者系中级社会工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