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曼殊与花雪南:画楼宁负美人恩

2017-07-18

山海经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苏曼殊杨柳岸红尘

苏曼殊与花雪南:画楼宁负美人恩

1905年的西湖像明清时期一样,歌舞升平青楼处处,“杨柳岸”只是很平常的一处,掩藏在杨柳丛中,风流才子常常坐着画舫而来,一掷千金后满意离去。这一年春天,浪迹天涯的苏曼殊在“杨柳岸”附近的西湖作画,夜夜在“杨柳岸”眠花宿柳。结果,他就在这里遇到最让他动情的情人——花雪南。

艳遇在“杨柳岸”

苏曼殊对西湖情有独钟,这源自于他凄凉的身世、飘零的青春。苏曼殊在短暂的一生中,曾多次莅临西湖访友忆旧,并长居灵隐寺。1905年这一次来西湖是专为陈独秀作画。陈独秀是他的好友,一直向他索要西湖山水,苏曼殊拖延了许久,这一次决定成全他。

他对西湖印象极好,有一次游湖时曾经遇到一个叫花子讨钱,叫花子也着长长的青布衫,划着小船在西湖上漂荡,遇到游船,就将一支绑着小布袋的竹竿伸过去,一直伸到游船上,口中低低地吟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场景让苏曼殊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杭州这样的城市,在西湖这样的水边,连要饭讨钱的叫花子都做得那么诗情画意,这个城市真是太美了。随后苏曼殊只要有空,就会来西湖边走走。这一次作画也是如此,果然,他在“杨柳岸”又相逢了一个让他倾倒一生的美女。

那天从西湖边收工后,苏曼殊本来想回灵隐寺,数数口袋里的大洋,差不多可以在“杨柳岸”花销一夜,就提着青布袍踱了进去。面对一排美女,他一眼相中了花雪南——这不仅仅因为花雪南漂亮,在“杨柳岸”,哪个姑娘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花雪南是以她的独特令苏曼殊刮目相看。

当然,她一眼就认出苏曼殊,这也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她将她抄录在宣纸上的《忆西湖》拿出来给苏曼殊看。苏曼殊惊呆了,那力透纸背的柳体字,功夫好生了得。出自烟花女之手,更是不得了。他还在惊奇之余,花雪南就吹起一种日本乐器尺八,边唱边舞,唱的也是苏曼殊的《忆西湖》,苏曼殊没有理由不点她。那个西湖之夜,“杨柳岸”红笼高挂,花雪南的闺房,红烛高烧一夜不灭。

然而,让花雪南失望的是,苏曼殊彻夜未眠,只是在天色微明时分,和衣伏案小憩了片刻。花雪南怕他着凉,又怕惊醒了他,拿着自己的一件长衫轻轻地披在他的身上。

此后一连多日,夜夜如此。苏曼殊夜夜在花雪南闺房留宿,饮酒吟诗。当然两个人也会牵手,但都是点到为止,动情而不动欲。花雪南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怪异的寻芳客,以为自己不够可爱,不能让苏曼殊喜欢,于是独坐在一旁,暗自垂泪。

埋头作画的苏曼殊听到啜泣声,似有所觉,停下笔道:“花小姐有何难言之隐,可愿向我诉说?”花雪南抬起脸,满脸泪痕:“自我花雪南来到杨柳岸,还从来不曾遇到哪位先生如此讨厌我,避我如避鬼。”苏曼殊一听,笑了,走近花雪南,道:“花小姐误会我了,我一见花小姐就情有独钟,否则也不会在众多美女中独选花小姐。”花雪南说:“可是你人虽在,却让我独守空床……”苏曼殊一言不发,持笔在纸上龙飞凤舞:

忏尽情禅空色相,

琵琶湖畔枕经眠。

不向情田种爱根,

画楼宁负美人恩。

花雪南十分惊讶,苏曼殊在另一张纸上又写下一首诗: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君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搁下笔,牵起花雪南的手与她热烈拥吻,然后深情地说:“花小姐,你对曼殊的爱曼殊铭记于心,请相信曼殊对你的爱,也请相信曼殊的情僧之名并非虚传。”花雪南含泪点头,将脸贴在苏曼殊的胸前:“有君一席话,我花雪南死而无憾。”

半个月后,苏曼殊在杭州参加一个朋友之父的生日,巧遇好友赵伯先。令他吃惊的是,他竟然在赵的身边看到了一派大家闺秀打扮的花雪南。

西湖边的痴情女子

苏曼殊震惊之后感到十分生气,强行将花雪南带至屋后花园,厉声问道:“你为什么和赵伯先在一起?是不是只要有钱,你就可以马上跟他走?”花雪南站在樱花树下,一时说不出话来,她眼圈红红的,好像也不想再说什么。苏曼殊连连发问,过后又叹了口气:“我真糊涂,你花雪南是‘杨柳岸’里的女子,怎么不会见钱眼开!”

赵伯先追出来,一头雾水地问:“曼殊,你认错人了吧,这明明是我堂妹赵春笺,怎么变成了花雪南?”苏曼殊眼睛直直地盯着花雪南:“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你什么时候变成了赵伯先的表妹?”花雪南低头不语,赵伯先十分焦急:“你说呀,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苏曼殊,还叫什么花雪南?这些日子不见你,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花雪南叹了一口气,冷着脸说:“好,我就说吧,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杨柳岸’里做烟花女子,就是为了想接近苏曼殊。”赵伯先大惊失色:“什么?你去了‘杨柳岸’?伯父大人要是知道,非杀了你不可!”花雪南看看苏曼殊,带着恨意说:“我喜欢苏曼殊,为了他,我什么都愿意做!”

原来,这花雪南本名赵春笺,是杭州富商赵家的大家闺秀,父亲在西湖边开着一家丝绸店,专为太太小姐做旗袍,生意好得让人嫉妒。另外还在苏州与金陵开着丝绸商号。家里就赵春笺一个独养女,全家都宠着她,从小到大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赵春笺,从没受过半点委屈。

赵春笺十八岁的时候,来求亲的人踏破门槛,从官家子弟到才情书生,她没有一个看上眼。从前表哥赵伯先总和她说苏曼殊什么的,她也没有放在心上,这天有点无聊,就随手从表哥的房里拿到一本书——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她一下就看呆了。接着又看了他的《焚剑记》与《绛纱记》,就从心底爱上这个飘逸风流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并且完全不计较他的出家人身份,死心塌地要爱他。从表哥口中得知半个月后苏曼殊选在西湖一处叫“杨柳岸”的地方作画,深谙苏曼殊习性的赵春笺认定他到时候会留宿青楼,便乔装打扮成流落风尘的烟花女子,果然“邂逅”苏曼殊,并凭着才情赢得了他的心,结果却因一场意外露出马脚。

苏曼殊当天什么话也没说,回到灵隐寺后再没有出现,赵春笺被情所困,夜夜以泪洗面。赵伯先心里也不好受,既然表妹为苏曼殊付出了如此深情,苏曼殊无论如何要给她一个说法。他当即来到灵隐寺,一身袈裟的苏曼殊在赵伯先的追问下沉吟半天,才说:“明日我约花雪南游湖。”

第二天烟雨迷离,西湖一片雨雾茫茫,苏曼殊划着一叶扁舟,涟漪一圈圈扩散。花雪南撑着油纸伞独坐船头,一言不发。扁舟最后停泊在西泠桥边,苏曼殊望着一湖烟雨,说:“我苏曼殊早已抛弃红尘皈依佛门。为了皈依佛门,我曾到暹罗去研究梵文,决心之大,世人无解。一个皈依佛门的弟子,怎能再轻易承诺伤害红颜?你应该听说过我的前世今生,我的心就像一块顽石,对红尘早已死心,也希望你对我死心。”

花雪南泪如雨下,风雨吹来,漂荡于西湖烟雨中的扁舟,就像一片落叶……

短暂的一生,长长的情诗

寄身于灵隐寺的苏曼殊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不停地给花雪南写情诗,花雪南得到苏曼殊的情诗,意乱情迷,又哭又笑,发疯又发痴。一家老少担惊受怕,派赵伯先来灵隐寺找苏曼殊说情,赵春笺若不嫁苏曼殊,只有一死。如果苏曼殊能娶赵春笺,这万贯家财全属于他。

苏曼殊摇头发笑:“伯先,我的为人你最清楚,此生浪迹天涯,遇见过多少一掷千金的痴情女子?萍水相逢后,无一人能拴住我的心。”赵伯先说:“我相信你是爱赵春笺的,否则,你为什么要写情诗给她?”

苏曼殊长叹一声:“伯先君啊,你我相交这些年,如何至今你对我仍一知半解?我以情立命,爱天下所有可爱的女子,我从女子身上得到的,是知性的情,尽管我身在俗世心在佛门,但僧与俗都难逃一个情字,谁为情种?乃我曼殊——我爱过的可爱女子你多半都已知道,我非无情之人,我一面爱着爱情之美,一面又逃避爱情之累。很多人呼我为情僧,以为我在纵欲,而实际上我是在禁欲。我对花雪南就说过,爱情者,灵魂之空气也,我不图肉体之快乐,而伤情神爱也,故如是,愿她与我共守之。欲望的实现便是爱情的失败,所以我不能接受她的爱。”赵伯先仿佛明白了,说:“所以你用情才全无牵挂。”苏曼殊点点头:“正是,正是,我用情无牵挂,来去无踪影,天马行空,从红尘逃向庙宇,从庙宇又逃向红尘。”

苏曼殊为了让花雪南死心,最后一次托赵伯先捎一首诗给花雪南,然后决定离开灵隐寺。

人间花草太匆匆,

春未残时花已空。

自是神仙沦小谪,

不须惆怅忆芳容。

那一日雪花纷飞,西湖上下白茫茫一片,苏曼殊推开灵隐寺的侧门,忽然就见一位黑衣女子站在冰天雪地之间。苏曼殊大吃一惊:“花雪南,是你?这么冷的天,你来这里做什么?”

花雪南颤抖着说:“我的名字中有一个雪字,我难道还怕雪吗?听说你今天离开灵隐寺,请带上我,你到哪里,我到哪里,我已死了心,决定辞别红尘,随你出家。”苏曼殊大怒:“你,你疯啦?你为了我,舍弃人间钟鸣鼎食绫罗绸缎,这叫我难过,我也承受不起!”

那是西湖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纷飞的大雪中,花雪南与苏曼殊僵持了大半天,最后苏曼殊强行离去,并拒绝花雪南跟随,同时斥责她:“你以苦肉计乞求爱情,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比偷拿强抢还恶劣!”苏曼殊的狠心话让花雪南如万箭穿心,她当即就在灵隐寺出家,法名慧静。

据说在苏曼殊三十五岁去世那年,得到消息的慧静并没有流泪,她在午夜时分来到林木深深的禅房,不停地吹箫——那是苏曼殊最喜爱的、从日本传来的尺八。

猜你喜欢

苏曼殊杨柳岸红尘
宁静(外二首)
忘却饥饿的读书人
阜南春
七夕
上林春令·滋味
苏曼殊为绝世美人,损及一衣
苏幕遮·春游遗爱湖
释怀
忘却饥饿的读书人
冷热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