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都是困在笼子里的生灵
——对电影《澄沙之味》的一种另类解读

2017-07-18王心如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春130012

名作欣赏 2017年20期
关键词:铜锣太郎笼子

⊙王心如[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春 130012]

我们都是困在笼子里的生灵

——对电影《澄沙之味》的一种另类解读

⊙王心如[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春 130012]

电影《澄沙之味》讲述了德江太太、千太郎和若菜三个被困在“笼子”里的人温情交流的故事,他们相互救赎,帮助对方打开“笼子”,追求身心的自由。生活中我们被困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笼子”里,我们努力想要摆脱桎梏,然而发现“笼子”之外还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笼子”。即使我们不能拥有纯粹的、没有枷锁的自由,但我们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

《澄沙之味》 笼子 自由 希望

“该片改编自明川哲也所著同名小说,以一家铜锣烧店为背景,讲述了曾身患汉森病的老人德江与周围人展开的温情交流故事。”这是百度百科对《澄沙之味》所洋溢着“和式”审美气息电影的概括。诚然,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温情满满、暖流涌动的故事——两边种满了樱花树的街道、匆匆穿城而过的黄色列车、装修古朴的铜锣烧小店,在日式小清新滤镜之下,显得恬淡而美好;质性自然的德江太太,深沉忧郁的店长千太郎,单纯善良的初中生若菜,在那恬淡美好的情境里,演绎着他们的人生与成长。整个故事即使不算圆满,也能称得上是暖色调的。看过电影的人大都被它温暖过、感动过,人们也津津乐道于那“暖”背后的人性之光。但笔者始终觉得这“暖”并不是那种蜜糖似的能够甜化人心的“暖”,而是一种带有一些怅惘甚至微微酸楚的“暖”,犹似冬日午后的阳光,的确温暖也的确不甜美。这样的“暖”,有时候是有点虐心的,因为笔者总是习惯于去思考它们背后的东西,时而顺应主流,时而天马行空,得到的结果常常有一种吃了冰糖葫芦的感觉——舌头不满足于表面上那层琥珀似的糖浆,为里面红色的果子所吸引,然后一口咬开,满口酸涩。于《澄沙之味》,看到德江太太在遗言中对若菜说“我明明答应要帮你养小马尔文,但是我给放生了。听着它的叫声,渐渐听出它在说起:放我出去吧。对不起”之时,笔者心里的那颗糖葫芦似乎瞬间裂开了,何止小马尔文在笼子里呢?德江太太被困在称作“疗养院”的笼子里,也被困在世人偏见目光之笼里;千太郎被困在叫作“铜锣烧小店”的笼子里,更被困在自己似乎永远也难以走出的过去之笼里;若菜则被困在名为“家庭经济条件不良”的笼子里,还被困在愿望无从实现的悲伤寂寥之笼里……

一、德江太太的笼子

德江太太去铜锣烧小店应聘的时候,已经七十六岁了。她说自己做了五十年豆沙馅料,很早就想拥有这样的一份工作。德江太太因为麻风病(即汉森病)被隔离了五十年。直到后来,若菜问起,她说她在若菜这么大的时候就在那里了,心里便更惊。若菜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初中女生,如此算来,德江太太被隔离了六十年有余——轮回了一个甲子,她懵懂美好的青春年华,她始谙世事的青年时代,她不惑、知天命的中年时光,甚至她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人生最后时间,全都埋葬在了那个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通往那里的路上,长满了成荫的常青树,看起来绿意盎然。只是,人们所谓“不老”的背后,除却对“绿”的坚守,也不免暗含着单调的生命轨迹。有的常青树可能会觉得,做一棵春开花、夏繁茂、秋结果、冬飘零的樱花树更有意思吧。

德江太太童心未泯,是一个温暖而可爱的人。她在剧中的独白,那些用温馨的语调讲述着的诗味哲理,满满都是来自自然的灵感。她喜欢甚至深深热爱着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她在表达自己能够起得很早的时候,会说“我起得比小鸟还早”;她在煮豆子的时候,会倾听它们的低语,会“认真款待”它们,因为它们“好不容易从地里长出来”;她在答应帮若菜养马尔文的时候,会说那是“我、月亮还有你三个人的约定”。她深信世上存在的东西都能说话,所以侧耳倾听的话,连照射的阳光、刮过的风,都会和她交谈。这般热爱生活、内心充满光明的德江太太实在令人感动。然而这些浪漫的想象背后,又是什么呢?感性地说那是一个人灵魂的美好;而理性地说,那九成和孤独有关。这就像古代很多诗人在思念远方的伊人时,总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诸如“红豆”“婵娟”“尺素”之类的东西上。若佳人就在身旁,他们的千般情、万般意便可以悉数诉给不过咫尺之遥的“她”,又何苦望月长叹、对豆长思呢?又何苦为青鸟迟迟未至而感到焦虑呢?这也像一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精神赡养,便养一条狗,还叫它“儿子”,把它当作儿子来疼爱。那狗身上承载着的,叫作“无处安放的父爱、母爱”。德江太太觉得万物都会说话,不过是因为她想听到罢了。如果她有家人守候在身边,如果她有很多朋友,如果她能够找到聆听她心声的人,她对“物”的执念,便不会那么深。只可惜,那些只是“如果”而已。真相,惨淡而寂寥——因为得了麻风病,便被哥哥抛弃了,然后就被关在了那个名为“疗养院”的笼子里。从此,她与亲人被彻底隔离,甚至母亲亲手为她织的白色针织毛衣也被处理掉了。从此,她做母亲的资格也被生生剥夺;从此,她便在世人被遗忘的一隅生活了六十年有余。

至今仍对一本书上若菜去查找与德江太太的病有关的资料时的一句话记忆犹新:我们也想生活在明媚的世间。有人说,一个人越向往什么,他的生活中就越缺少什么。向往明媚春樱、明媚日光、明媚笑颜的德江太太,生命中所缺少的,不就是明媚吗?疗养院的“笼子”不过是把他们隔离在了偏僻的一角,世人的不解、嫌弃、厌恶目光编织成的无形笼子,才是真正地把他们隔离在明媚世间之外的元凶。无形的笼子比有形的笼子可怕之处在于,想要挣脱有形笼子的桎梏不算太难,但是无形的笼子无边无际,大得甚至需要用光年来丈量。

德江太太把马尔文从有形的鸟笼里放走,是因为觉得它在对她说“放我出去吧”。那五个字,又何尝不是她内心的独白呢?她想逃脱,逃脱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笼子。后来,她还是得偿所愿了——她因为肺炎去世了,大家为她种了一棵树,叫作染井吉野。那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观赏樱花品种,樱花也是她的最爱。等这黄叶遍地、西风渐紧的秋过去,再等待一个冬天,就是来年的春了。那时候,染井吉野的芽一定会沐浴在阳光之下吧。她爱的,明媚的阳光之下。四季多番轮回后,第若干个春天,又是春樱烂漫。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够夺走属于她的明媚了。

二、千太郎的笼子

电影的开头,天色苍白,一个男人独自从略有锈迹的楼梯上了天台,脚步声沉重。他蹲在一个角落里,点燃一根烟,看旭日初升,城市在晨光熹微中渐渐有了颜色。这大概是在春天吧,樱花开得娇媚可爱,淡淡的粉色甚是柔和。如此场景,总容易让人和一个词联想起来——希望。

但是,那个名叫“千太郎”的男人却是满面沧桑、目含忧郁的,他似乎和“希望”无关。

下了天台,包上白色头巾,和好面液,准备开店。把圆勺里盛着的混合着面粉的液体摊开,等待铁板的热量将它烤成圆饼。下面的那一面烤成棕色的时候,就翻一面。过一会儿,就抹上早已准备好的豆沙馅料。循环往复,迎来又送走一个又一个客人。他做这一切的时候,看起来很认真,然而眼里却没有什么喜悦、成就感之类的东西。可能是因为他做着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吧。

当德江太太好奇:“不爱吃甜食的人却在铜锣烧店工作,为什么啊?”他回答:“我也很苦恼,不过还是更喜欢这工作。”“那样的话在酒馆里工作不就好了。”他沉默不语。德江太太的建议,还是让他动心了吧,或者,他也想过在一家酒馆工作。可是,现实将他束缚在了铜锣烧店里,让他苦恼。可能他苦恼的不是做铜锣烧本身,毕竟他能对它说出“喜欢”二字。他苦恼的,是自己的无从选择,是对未来的迷茫。并非不知道该做什么而迷茫,反而是因为太过清楚地知晓自己会做什么却心不甘情不愿而感到惆怅。难道他的面前,只有那一条路可走吗?铜锣烧店老板为他背负的赔偿金,他可能在店里工作一辈子也还不清。难道他的余生,都是要为付清少不更事时任性的代价、偿还老板的人情而活吗?这铜锣烧店,已经困了他好些年,兴许还会再困他几十年。他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难道会生生地困住他一辈子吗?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好在善良的雅典娜女神及时关上了潘多拉魔盒,将“希望”永远留在了人间。千太郎遇见了德江太太,救赎了他的身与心的德江太太。她告诉他,做豆沙是要投入感情的。她“认真款待”每一粒红豆,为它们加油。她投入感情做出的豆沙,也让不爱吃甜食的他觉得美味可口。她告诉他:“店长,我们的出生,是为了亲眼见识这个世界,去倾听这个世界。所以啊,就算没有成为什么,我们啊,在我们身上,都有活下去的意义哟。”那个一颦一笑间满是真诚,一言一语里尽是童趣的德江太太,如同春日里明媚的阳光,将他心里的霜雪逐渐融化。店里的铜锣烧因为豆沙的存在感变强,能和皮完全融合而愈发美味的同时,他的内心也渐渐充满光明,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当他辞去铜锣烧店的工作后,那个有形的笼子便被打开。当他知晓自己生命的意义时,那个无形的笼子也彻底消失。

笔者相信千太郎会像德江太太所说的那样,做出能表达自己心意的铜锣烧。他会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直走下去,走到旭日初升、其道大光。路上他仍会遇到很多困难、挑战,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当困住心灵的笼子已经被打开,还有什么笼子能够真正困住他呢?

三、若菜的笼子

疾驰的黄色列车匆匆穿城而过,扎着两条辫子的小女孩,温顺地跟在她母亲身后走。

“你想上高中?但是家里没钱送你上补习班。”显然,不富裕的家庭条件困住了想要求学的她——初中生若菜。

日本和中国的子女教养观念,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日本的父母更强调子女的独立性,因而很少有人像中国的一些父母那样,倾其所有也要满足孩子的求学愿望。何况,由若菜从容自然地问店长千太郎要铜锣烧店的“残次品”来看,她家里条件的确窘迫,也就无从怪若菜母亲的语气和态度太过决绝了,而实在是无奈。

懂事的若菜在问千太郎能否在店里打工的时候,大抵已经想放弃自己的求学梦了吧。然而放弃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该有多难、多不舍。一次,她和千太郎去一家饭店,遇见了在那里兼职的学长。当她对千太郎介绍说“那是学校社团里的一个学长,已经上高中了”之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一次,她和三个年纪相仿的初中女生坐在一起吃铜锣烧。听到那三个女生谈论“上学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的时候,她的眼里满满都是落寞。不一会儿提示铃响起,三个女生起身准备去上补习班,留下她一人坐在那里,极像一只落了单且无力继续飞行的大雁,孤独而无奈。这一切,多残酷啊。特别是亲耳听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微如尘芥,就像一个极度饥饿的人,嗅闻到“朱门酒肉臭”,眼睁睁看着有钱人家把一些还未动过的珍馐佳肴当作泔水倒掉时的心情。

也由于家庭条件拮据,她住在不能养宠物的小公寓里。可是,她确实喜欢小马尔文,后来离家出走,都带着它和它的笼子。之前德江太太问她,金丝雀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她能准确形象地模仿出来,大抵是因为真的喜欢,观察至微吧。金丝雀小马尔文的陪伴,也是若菜“不觉得孤单”的原因之一吧。可能在一些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的夜里,若菜曾将自己满腔落寞与失意倾诉给马尔文听。马尔文不会懂什么“高中”,什么“家庭条件”,但一定懂得“自由”。同为“笼中鸟”,它大概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小主人因为“不自由”而难过吧,就像自己被关在笼子里面,不能在蓝天中欢快地飞。

德江太太曾经对若菜感叹“年轻真好啊”,曾经望着小鸟飞过的地方感叹“真羡慕小鸟啊,自由自在的,那么自由地飞”。但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小鸟都能够自由自在地飞,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若菜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看望过德江太太的染井吉野之后,来年春樱漫漫时,她背着单肩包,在两边种着樱花的路上,踽踽独行。不知道她读高中的心愿是否有机会实现,但她和千太郎一样,一定从德江太太那儿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

优秀的电影总是有对现实人性与人生的映射、演绎。电影中的麻风病人德江太太、铜锣烧店长千太郎、初中女孩若菜,都被困在一个个笼子里。电影外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被困在一个个有形或无形的笼子里呢?作为生来向往“自由”的生灵,我们有时会尝试着或挣脱或打开各种笼子,我们不断离开之前的笼子,然后发现,笼子的外面还有层层笼子,密密麻麻。即使不能获得纯粹的“自由”,但我们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它能带给我们的幸福,可能超过“自由”本身吧。即使“人生总是有各式各样的困难”,但“在我们身上,都有活下去的意义哟”。

作 者:王心如,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猜你喜欢

铜锣太郎笼子
孤独是基本条件
大象和我
10分钟搞定铜锣烧
贺红安县铜锣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逃出牢笼的袋鼠
铜锣的心事你别猜
细节处见真情
最后一声铜锣
替鸭宝宝造房子
哇噢,植树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