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对老挝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分析

2017-07-17杨滨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共外交老挝

摘要:在新时期,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在“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同东南亚邻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我国在经济体量发展为世界第二的同时,应努力把经济上的硬实力转换为人文方面的软实力,建构我国在周边邻国中的良好国家形象。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改善国家形象,需要积极我国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公共外交关系。其中,中老公共外交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中老外交;公共外交;老挝

当今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持续向前发展,中国顺应新时期的潮流和趋势,在“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同东南亚邻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我国在经济体量发展为世界第二的同时,应努力把经济上的硬实力转换为人文方面的软实力,提升我国在周边邻国中的国家形象。在新时期,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步伐的加快和南海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就要思考并处理好周边外交关系。首先,如何协调和改善周边外交关系,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周边环境和良好时机;其次,如何发展并加强同东南亚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积极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提升我国在该地区的国际声誉。随着全球政治民主化、科技革命浪潮和国际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全球的交流沟通日益便利化,公共外交开始成为各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在与邻国老挝发展外交关系时,也应注重发展两国之间的公共外交,积极发挥公共外交“润物无声”的效力,在传统经济外交的同时,向老挝传播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他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使之增信释疑,减少中国和平崛起的阻力。

一、公共外交

(一)公共外交的内涵界定

在我国,“公共外交”作为一个概念名词是“舶来品”,该词是由塔夫兹大学(Tufts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里恩(EdmundGullion)提出的。公共外交指的是公众态度对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执行所造成的影响。它涵盖了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包括“一国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一国私人与利益集团与他国私人利益集团的互动;有关外交事务及其影响的报道;职业外交官和驻外记者之间的联络和跨文化沟通的过程”。①国内学界对公共外交一词的定义尚缺乏定论,曲星提出“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就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公关行动”(该含义笔者认为太過模糊,且含义不太全面。公共外交不应只是单方向争取他国民心,而应该是先赢得本国民心,并以此反击他国争取本国民心的“对抗性”公共外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外交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主张把对外交流研究从权力政治转向心灵政治,强调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如赵可金教授在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标准考察了公共外交理论,指出国家形象是公共外交的理论硬核。笔者在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公共外交”的评议后认为,对“公共外交”的理解应该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公共外交一词不同于宣传(Propaganda),“宣传”一词在西方观念中带有“强行灌输”的含义,而公共外交应该是“讲真话”②;其次,公共外交的主体是一国政府,它不等同于“民间外交”,是一国政府出面组织或幕后支持,按照本国政府的意志,由政府或者本国公众向外提供和传播消息,组织交流,从而间接影响国内外公众支持外交政策;第三,公共外交的客体是公众而不是政府,这使之不同于古典外交;同时,这里的“公众”具有双面性,不仅指他国民众,也指本国民众;第四,公共外交注重宣传和对社交网络媒体的运用,以期培育国内外的公众舆论。③

(二)公共外交的必要性

公共外交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手段,是在新世纪以来才开始在我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中逐渐得以重视,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并首次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指导中国未来外交工作发展的理念。公共外交近年来备受重视的原因其中不乏是自身对海外国家形象不佳的一种反思,以及扭曲的国家形象对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现状感到忧虑的结果。随着国际政治民主化、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加之国际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对信息的传播权和垄断权早已被打破,非国家行为体和跨国集团,甚至是恐怖分子都可以依靠现代通讯和传播手段散布谣言,影响民众对信息的接收。而此时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国强必霸”的论调甚嚣尘上,中国正面对不良国际舆论的挑战。因此,中国应该利用公共外交手段,以公开的方式从宣传本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尊重国内外公众的外交知情权,克服外交决策和政策信息的不对等不和对称性。在积极影响国内民众支持外交决策和政策的同时,支持并鼓励民间外交,提供信息并组织相关文化交流项目,转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好形象,在国外创造好的“国外民意基础”。

二、中国对老公共外交的背景动因

(一)中国对老公共外交的背景

中国和老挝山水相连,又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享有共同的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始终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召开后,1988年,中国和老挝互派大使,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随后两国关系进入快速改善和发展的阶段。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双方的人员往来迅速增多,尤其在经贸合作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不断攀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老挝方面表示“抓住中国国际威望提高的良好时机,发展同中国的兄弟合作关系是当务之急”。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老关系不断深入发展。2009年,中老两国关系提升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老挝与中国恢复正式外交关系近30年来,老挝与中国的关系迅速发展,形成了在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真诚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且密切配合、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交往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⑤中老外交关系在老挝全方位外交政策和中国睦邻友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政策的指导和引导下,愈发展现出活力与生机,两国之间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在新时期,中国在与老挝既有的外交关系下,应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认识,促进两国互利友好、合作共赢。

(二)中老公共外交的动因

第一,开展中老公共外交,是中国在老挝国家形象建构的需要。中老外交关系在逐年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自1975年老挝建国以来,中老因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志”关系,一直发展较为友好的外交关系,两国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期间,因为中越关系恶化,中老关系曾陷入过低潮。后来随着国际局势和东南亚情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老挝于1988年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尤其是两国经贸往来,发展迅速。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03年首次突破一亿美元,达1.0944亿美元,到2010年首次破10亿,达10.851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出口国。⑥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为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带来契机的同时,随着中国海外国际形象建构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两国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老挝目前仍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老挝近年来在实行“经济外交”时,注重来自诸如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而日美等发达国家在向老挝提供经济援助时,也在积极推行其倡导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在帮助老挝发展国内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在逐渐传播其文化和价值观,让老挝民众越来越接受和肯定该国的外交政策和措施,进而加大了该国在老挝的民意基础和该地区国际事务中的話语权。相较而言,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还欠佳。从理论层面来讲,这就是国家软权力的建构。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不仅阐释了软权力理论还进一步提出了“灵巧力”理论,这两个理论都成为美国外交事务的指导理论,也自然是美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理论指导。我国在经济体量发展为世界第二的同时,也应努力把在经济上的硬实力转换为人文方面的软实力,建构我国在周边邻国中的良好国家形象。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改善国家形象,需要积极我国发展同周边邻国的公共外交关系。其中,中老公共外交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老挝接受中日经济援助的情况,从中可以帮助我们窥见中国在老挝开展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原因之一,即中国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中面临来自日美等国家对该地区公共外交的压力,以及中国在该地国际声誉和国家形象欠佳的同时尚待健全完善的开展公共外交的能力和手段。老挝经济高度依赖外援,外援占比老挝GDP比重常年超过10%。其接受的外援中就包括中国和日本。我国同日本在对老挝的经济援助相比,虽然我国对老援助的付出较为可观,但在手段和影响方面相比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日本在老挝长期保持着首要援助国的地位。“中国对老挝援助的政策和实践虽然一直不断在加强和改善,但中国的援助始终集中在单个大型‘点”项目,较少有覆盖面较广的普及型‘面项目。而日本的平民保障项目在这方面颇具特色,体现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日本在对外援助时,一直都致力于展示和增强其软实力,援助的项目从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到人力资源开发和老挝政府能力建设,投入力度都占比日本对老援助的较大比重。它通过日本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参与等方式,用小型援助项目来解决老挝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同时也通过援助项目的实践,接触广大老挝百姓,并树立了日本援助的良好形象,这值得中国对外援助管理者者的思考和借鉴。”

第二,开展中老公共外交,是加强同老挝建立深层次合作伙伴关系的需要。中国开展同老挝的公共外交,其另一个动因就是,这是加强同老挝建立深层次合作伙伴关系的需要,同时这也是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同老挝建立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利于政治上的互信,更能促进两国之间在经贸上的良性互动,实现两者的合作共赢局面。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中老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具备在资源与技术、市场与资本、出口商品结构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的现实条件。⑦老挝有丰富的水能、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中国正好在相关技术开发方面有足够的实力;老挝虽资源丰富,但因国内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发展能力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中国产能丰富,资金和技术的实力雄厚,可以激活老挝市场,带动其经济实现增长;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老挝是自然资源大国,两国之间的出口商品结构恰能形成一定的优势互补。

第三,开展中老公共外交,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需要——周边外交战略的需要;助力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战略。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在东南亚接壤邻国中唯一的陆上国家,是连接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和中国的陆上中心枢纽,也是连接澜沧江-湄公河的重要水域段,具有相当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外交工作中提出要开展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工作,老挝作为中国周边的传统睦邻,当然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作为周边外交工作中的公共外交,它既是周边外交的手段,也是对周边外交工作的补充。开展同老挝的公共外交,这是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需要。其次,中国开展同老挝的公共外交,在老挝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各项公共外交活动和项目中加强同老挝民众的交流,树立国际威望,加强自身国际话语权,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顺应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建设,开展中国同老挝的公共外交,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传播、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战略转型、有助于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认识的有效途径。⑧

第四,开展中老公共外交,是为应对世界和地区大国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心理,是国际软实力的博弈。2014年中国迈入了10万亿美元俱乐部,在全球仅有中美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万亿美元。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同样无可避免地是中国对周边外交的调整引发了相关大国的关注与猜疑。⑨拿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为例。美国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视为挑战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则是将其视之为中国欲控制海上通道,并发展海上力量从“第一岛链向第二岛链扩展力量”⑩。而今,美国又担心中国欲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来扩展在亚洲的影响力,从而决定亚洲未来的经济发展,挑战其影响并控制世界经济的能力。同样担心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会对冲其在中亚的影响力的国家还有俄罗斯,但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战略压制,为了维持战略回旋空间,俄罗斯也只能逐渐接受中国的倡议。印度则担心中国“一带一路”会影响其在南亚的影响力,进而推出意欲重振印度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季风计划”,《外交学家》网站也表示,“季风计划”是印度利用其历史、文化和地缘资源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展开竞争。②

面对中国崛起,世界和地区大国的不适应心理还体现在,西方国家的舆论也频频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国强必霸”、“中国新殖民主义”等歪曲丑化中国的论调。进入新世纪,国际政治的博弈已进入国际“软实力”之争。日美等西方国家相继在东南亚等地区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影响并扩大其海外民意基础,与此同时对外恶意中伤和丑化中国国际形象,对冲中国公共外交。中国加强国防建设本是我国内政问题,却反被曲解为在为“霸权主义”铺平道路;中国加大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也被视为“新殖民主义”的表现。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使得东南亚邻国开始“另眼看待”我们,原本是一起玩耍的“伙伴”,如今长大却变成比自己个头大无数倍的“巨人”,这难免在心理层面会对我们有“畏惧”和“怀疑”的一面。那么在国际软实力博弈中困难和挑战频频、国际舆论也并不向好的情况下,中国对外公共外交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要了。

三、中老公共外交的条件

中国开展同老挝的公共外交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这些有利条件都将助推两国发展更为牢固和密切的睦邻外交关系,进而有益于中国在老挝开展公共外交工作,提升中国在老挝的国家形象和地区国家声誉,帮助扩大在老挝以及周边邻国中的文化影响力。首先,中国同老挝历来都是邦交友好的邻国,两国在社会经济、人文交流方面互动频繁,并在新世纪发展为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已在长期的合作与交流中积淀下友好交往的基调和人文精神上的共鸣,两国人民有继续发展彼此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关系的需求。其次,中老两国自2003年双边贸易额首破1亿美元后双边贸易量逐年增多,贸易合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就两国货物贸易方面而言,就涵盖了农林副食、手工艺品、建材、医药制品和矿产等多个领域。双边不断扩大加深的经贸往来也将助推民间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助推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再次,两国已有的合作机制和共同加入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也将在结构层面加大两国之间的交往频率,促使两国在多次国际经贸活动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加之两国领导人的频繁接触,也使得两国构建了牢固的政治互信关系,从而有助于改善并加强中国在老挝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机制等,都将促进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往来。最后,当今中国十分重视文化传播工作,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在老挝建立孔子学院、开展老挝中文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文化交流活动,为老挝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钦点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也在助推中老友好外交关系的建设。云南与老挝自1989年恢复边境贸易以来,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形成了“云南——老北合作”这样的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也在认真运作国家经援的项目,其中包括老挝国家文化中心项目、老挝万荣水泥二厂项目、东盟峰会物资援助项目等,帮助实现中老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云南省还积极开展昆交会、边交会、塔銮博览会、经贸洽谈会等交流会,加大两国间多层次的互动,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双边经济发展。其次,在文化交流方面,云南省多所高校长期保持同老挝国立大学的互派交换生项目,为中国学生认识老挝、了解老挝、传播中国“好声音”提供了有效渠道,同时也为老挝留学生认识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中国文化在老挝的传播,吸引更多的老挝民众了解并喜爱中國文化。

四、总结

中国开展同老挝的公共外交是我国现阶段周边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手段和途径,是我国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良好国际声誉、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面对美国重返亚太意欲打压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日本在东南亚推行“价值观外交”等行为,中国必须要做好这场国际软实力博弈的准备,积极开展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公共外交,在增进彼此两国外交关系的同时,通过“倾听”与“文化传播”,使公共外交参与政府决策,善用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元素,提升我国国际公信力,并进一步达到增信释疑,帮助老挝等国家的民众正确认识我国。另外,在提升自身地区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也不忘帮助老挝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国际发言权,在改善全球治理的体制机制方面,贡献中国及第三世界的声音,促进国际规则和机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最后,参考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卡尔在其《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中的话来补充一点:“公共外交需要人人参与。公共外交承受不起糟糕的政策,同样也经受不起糟糕的人民。假如国民行为与国家“品牌”塑造目标背道而驰,那么信息传递活动都会是徒劳。有时,公共外交的关键战役不在于提升海外声誉,而是要说服国内民众不辜负已经拥有的国家声誉”。

我国开展对外公共外交工作任重道远,其中对老挝开展公共外交工作尚需要在理论的指引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下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和政策支持;中国公民同样也肩负着对老公共外交的使命,我们的形象也就是国家的形象。笔者真诚希望两国人民真诚相待,中老两国友谊长存。

【注释】

①“WhatIsPublicDiplomacy”,http://fletcher.tufts.edu/Murrow/Diplomacy.

取本国民心的“对抗性”公共外交。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外交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主张把对外交流研究从权力政治转向心灵政治,强调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②1997年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宣传一词”在英译中改用“publicity”。参见,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404.

③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2005(06):105-111.

④方芸.老挝全方位外交政策与老中关系[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02):14-19.

⑤方芸.老挝全方位外交政策与老中关系[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02):14-19.

⑥张建中.新形势下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关系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2(01):29-33.

⑦张建中.新形势下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关系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2(01):29-33.

⑧楼项飞.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公共外交的机遇和策略[J].文化论苑,2014(12).

⑨孙云飞.中国周边外交调整的预期目标与大国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04):57-71.

⑩KazuhikoNoguchi,“BringingRealismBackIn:ExplainingChinasStrategicBehaviorintheAsia-Pacific”.Asia-PacificReview,2011(02):75.

作者简介:杨滨(1990-),女,苗族,云南昭通市,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公共外交老挝
“中国优秀电影走进老挝”巡映活动落幕
公共外交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启示
公共外交视野下琼海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中缅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美国和平队历史及影响探析